目的:研究白細胞過濾對輸血反應的臨床意義。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20例輸血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入院時間的不同,以2015年1月為劃分點,此前入院的納入對照組(給予未過濾白細胞的血漿),此后入院的納入研究組(給予過濾白細胞的血漿),各110例。對比兩組患者的輸血反應。結果:研究組的非溶血性發熱性輸血反應(FNHTR)發生率為8.18%,低于對照組的3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輸血后,研究組的體溫升高幅度為(0.43±0.04)℃,低于對照組的(1.36±0.5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總蛋白(TP)、凝血酶原時間(PT)、血漿纖維蛋白原(FIB)、凝血因子Ⅴ活性(FⅤ:C)及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2.719、9.535、9.381、3.817、8.040,P<0.05)。結論:白細胞過濾避免了輸......閱讀全文
[摘要]目的 探討血液過濾白細胞的質量控制及在臨床輸血應用價值。方法 分別對不同過濾器過濾白細胞的血液作常規外觀、熱源及無菌試驗質控,并隨機抽取902名接受輸血的病人進行觀察。其中以482名輸注采用一次性去除白細胞過濾器病人為觀察組,420名輸注非過濾白細胞血液的病人為對照組,觀察兩組輸血后不良反應
HLA是糖蛋白抗原,又稱組織相容性抗原、移植抗原和組織抗原。HLA由一系列緊密連鎖的基因編碼,這些基因稱為組織相容性復合物(MHC),也稱為HLA基因,定位在第6號染色體短臂上,共有6個座位,至少含4個與移植有關的基因區:即HLA-A,HLA-B,HLA-C和HLA-D.HLA-D又分為HLA-DR
人類白細胞上有3類抗原:紅細胞血型抗原、白細胞特有抗原、與其他組織共有但也是最強的人類白細胞抗原(HLA)。 1.抗原:HLA是糖蛋白抗原,又稱組織相容性抗原、移植抗原和組織抗原。HLA由一系列緊密連鎖的基因編碼,這些基因稱為組織相容性復合物(MHC),也稱為HLA基因,定位在第6號染色體短臂上,
多數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中都會出現自身抗體。雖然有些自身抗體在疾病中的確切意義尚未得到嚴格的證實,但其與疾病的相關性已得到認可,所以這些自身抗體在自身免疫病的診斷和療效評價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抗核抗體 抗核抗體(antinuclearantibodies,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