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2-01 10:44 原文鏈接: 哺乳動物社會組織與壽命有何關聯?

      哺乳動物的社會組織與壽命之間有何關聯?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科院動物所)/中科院動物生態與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周旭明、李明研究員團隊領導完成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群居哺乳動物可能普遍比獨居哺乳動物活得更久。

      這項研究結果基于對包括川金絲猴、裸鼴鼠、弓頭鯨和菊頭蝠等近千種哺乳動物的分析產生,可推動人們進一步理解這些哺乳動物物種在社會組織和壽命方面的演化,并有望為闡明群居生活與壽命背后機制的進一步實驗和跟蹤研究奠定基礎。北京時間2月1日凌晨,該研究論文在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線發表。

      此前,學界對豚尾狒狒等個別物種的研究發現,社會關系強的個體比社會關系弱的個體活得更久。同時,過往研究已發現群居能減小被捕食與饑餓的風險,這有助于增加哺乳動物的壽命。不過,對跨物種的比較分析迄今仍較為有限,而闡明哺乳動物社會性與壽命之間演化關系的分子機制對于人們理解哺乳動物的演化非常重要,但這些分子機制一直不甚明確。

      為此,中科院動物生態與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和澳大利亞西澳大學等科研人員開展合作,通過分析974種哺乳動物,比較了它們獨居、成對生活、群居三類社會結構與壽命的關系,其中,群居物種包括亞洲象、非洲象、環尾狐猴、山斑馬以及菊頭蝠;成對生活物種包括長臂猿;獨居物種包括儒艮、土豚、東美花鼠。

      他們發現,這近千種哺乳動物中,群居物種普遍比獨居物種壽命更長,且短壽到長壽的轉化率在群居物種中更高,從而支持了社會組織與壽命之間存在協同演化的論點。比如,北方短尾鼩(獨居動物)和馬鐵菊頭蝠(群居動物)體重相近,20克左右,但最長壽命分別為2年和30年左右。

      此次研究中,研究團隊還對94種哺乳動物進行轉錄組分析(一類遺傳學分析),并鑒定出與社會組織和壽命相關的31個涉及激素和免疫相關通路的基因。例如,XRCC6基因在獨居中表達量下調,而在群居和壽命中表達量上調。該基因已被證實與自閉癥、社交和行為的改變有關。

      周旭明表示,最新這項研究結果提示人與人之間良性的社會關系可能有助于延年益壽。在此次研究成果基礎上,研究團隊后續將進一步通過行為學控制實驗和分子實驗去驗證潛在基因對社會組織和壽命的調控機制。(完)

    相關文章

    打破限制!鋅離子電池同時實現高容量和長壽命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維慎和研究員朱凱月團隊在鋅離子電池電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團隊揭示了電解液中水含量對正負極界面動力學和可逆性的影響,發現通過適當的調控電解液中的水含量,可以......

    《科學》重磅:科學家首次發現,腫瘤竟會將中性粒細胞的壽命延長3倍

    在固若金湯的實體瘤面前,免疫細胞始終是弱小的一方。去年8月份,美國范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殺傷性T細胞竟然在接觸腫瘤后的6-12小時內就能發生耗竭[1]。去年年底,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

    Cell:我國科學家在幾種小型哺乳動物物種中發現病毒跨物種傳播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復旦大學、龍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溫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探究了毛茸茸的小型病毒載體如何影響病毒的傳播和進化。他們報告了669種病毒......

    野生小型哺乳動物病毒組組成和病毒播散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32130002、31930001、32041004、U22A20526)等資助下,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學研究院(廣州)、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永振教授團隊在野生小型哺乳......

    昆明動物研究所發論文:在喜馬拉雅地區發現2個哺乳動物新種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蔣學龍課題組與安徽師范大學等單位合作,在長尾鼩鼱屬分類和系統演化研究中取得新進展。這一研究在喜馬拉雅地區發現2個哺乳動物新種以及一個待描記新種。圖為雪山大爪鼩鼱生態照。中國科學......

    極端高溫或在未來2.5億年滅絕哺乳動物

    根據《自然·地球科學》26日發表的一項模型研究顯示,在約2.5億年后下一個超大陸形成時,炎熱氣候將會超出哺乳動物生理極限。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有避免過熱的策略。但溫度長時間超過40℃會導致許多哺乳動......

    毛方園:探索哺乳動物進化的奧秘

    如果只是停留在對標本的簡單描述上,前人已經做得非常細致了,留給我們的空間很小。我們現在已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要想再進一步就必須要引入新的方法。見到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毛方園時,她......

    新進展!長壽哺乳動物體內存在抗腫瘤機制

    在適應性輻射過程中,哺乳動物的壽命演化出較高的多樣性,包括從最長壽命只有3年的鼩鼱到壽命長達200余年的弓頭鯨。其中,一些特殊的哺乳動物類群如裸鼴鼠、弓頭鯨、大象和蝙蝠等,展現出長壽命、抗腫瘤的特點,......

    小行星撞擊地球后,恐龍不敵人類的原因

    據發表在最新一期《當代生物學》雜志上的一篇新論文,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和瑞士弗里堡大學的一個古生物學家團隊利用對化石記錄的統計分析,確定了胎盤哺乳動物(包括人類、狗和蝙蝠)起源于恐龍大滅絕之前,這意味著......

    微囊藻毒素長期暴露,引起小鼠腦區特異性脂質代謝變化

    隨著水體富營養化日益嚴重以及氣候變暖,全球湖泊藍藻水華日益頻發。藍藻衍生污染物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慢性暴露已成為全球性健康問題。MCs具有強烈的神經毒性,能夠影響哺乳動物大腦......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