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9-15 23:38 原文鏈接: 臭氧成多地空氣污染最大元兇

    圖為6月28日拍攝的北京東三環。

      進入夏季以來,名不見經傳的臭氧代替PM 2.5,坐上了很多城市空氣污染物的“頭把交椅”。業內資深專家表示,臭氧危害長時間以來未被人們重視。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研究所所長柴發合告訴記者,令人欣喜的是,臭氧在多年未引起足夠重視之后,2012年環保部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加入了臭氧8小時平均濃度指標,將對提高空氣質量起到一定作用。

      “在天是佛在地是魔”的臭氧

      7月底,環保部發布今年上半年空氣質量數據顯示,京津冀地區只有不到1/4的天數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重度污染天數占到1/5以上,主要污染物是P M2 .5和臭氧。

      在環保部公布的74個重點城市月度空氣報告中,臭氧已經在5月至7月穩居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地區污染物之首,在華北地區其污染程度也與PM 2.5不相上下。

      “臭氧,我用一句話評價它‘在天是佛,在地是魔。’”柴發合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說。他進一步闡述說,臭氧是氧的同素異形體,在常溫下,它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藍色氣體。臭氧主要存在于距地球表面20-35公里的同溫層下部的臭氧層中,它吸收對人體有害的短波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線的傷害。它就像給我們撐了一把大傘,讓我們安全地生活在地球上。所以說它是佛。

      當然我們不能忽視地面上的臭氧。“它不是我們人為排放的,是在大氣中間生成的一種二次污染物。”柴發合告訴記者,它的前提物是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污染物,這兩種前提物在熱和太陽光的共同作用下生成臭氧。

      他說,多年研究表明,我國地面臭氧濃度是在逐年上升的。它的危害不容忽視。首先,臭氧濃度上升后,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第二,它是一個強氧化劑,一旦濃度超標后會促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一些揮發性的污染物,向顆粒物轉化,并加速轉化的過程。第三,它不僅對人體健康有影響,而且對生態,特別對農作物的影響也非常大,可以導致農作物減產。

      記者調查了解到,空氣中臭氧濃度為0.5-1ppm時,時間長了人們會感到口干等不適,濃度在1-4ppm時會引起咳嗽。對患有氣喘病、肺氣腫和慢性支氣管炎的人來說,臭氧的危害更為明顯。

      近地臭氧的“迷惑”易被忽視

      資料表明,臭氧層中的臭氧是在雷電、太陽高能射線輻射等自然條件下產生的。相對于高空臭氧,近地對流層臭氧主要來自工業和汽車尾氣中污染物的化學反應,危害人體、植物和農作物,是溫室氣體和形成城市光化學煙霧的主要因子。

      “二氧化硫、PM 10等污染物,一般都是在早上、晚上很高。臭氧是化學反應過程產生的二次污染物。這種污染物一般在夏季5-9月份的下午兩三點鐘,太陽輻射最強、溫度最高時濃度最高,對人體和生物危害最大。作為二次污染物,臭氧需要在強烈陽光的條件下發生反應才能生成。而判斷光化學煙霧的一個標準就是臭氧超標。從直觀感受上,發生光化學煙霧臭氧有時可以看到顏色,但有時根本看不到。這就意味著,即便是晴天,也有可能臭氧濃度超標。近地臭氧的這種‘迷惑’,讓公眾往往忽略了對它的關注。”柴發合向記者介紹說,鑒于臭氧的特性,實際上它屬于季節性污染。所以美國在5-9月份這段時間,對電廠氮氧化物的控制,比其他幾個月要嚴格得多。

      要從前提物上進行控制

      “事實上臭氧污染長時間以來被人們忽視。”環保行業資深專家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我們對臭氧的認識和其危害就長時間停留在表面階段。而將治理重點放在二氧化硫、粉塵等一次污染物上。對PM 2.5也是近一兩年才引起公眾關注的,然而對于另一主要污染物臭氧,社會各界的認識都很不夠。”

      柴發合對此觀點表示認同。他說,臭氧(濃度)在原來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里面就有,是一小時平均臭氧指標。但是,除了搞一些科學研究之外,基本上沒怎么執行。臭氧是沒有進入到考核指標的,好多地方都沒有這樣的檢測。最近一些年,世界衛生組織及世界各國都在研究臭氧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研究表明臭氧對人體稍微長期暴露影響還是比較大的。稍微長一點的時間周期的平均時間周期,就設定為8小時。令人欣喜的是臭氧被忽視多年后,2012環保部新出臺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將臭氧污染首次納入其中。在新標準中不但保留了1小時的標準限制,同時也把8小時平均濃度指標放進去,作為臭氧監測的兩個指標。“這兩個指標納入進去是非常必要的,多年來我們的研究表明,在我們國家,地面臭氧的濃度是在逐年上升的。如果再不控制的話,肯定是要出問題的。”他說。

      如何控制臭氧濃度,柴發合給出答案:就 是 要 從 前 提 物 上 進 行 控制。其實我們現在控制P M2 .5前提物,也是在控制臭氧的前提物,因為這兩個的前提物是重合的,一個是氮氧化物,一個是揮發性的有機污染物。如果我們能夠很好地控制PM 2.5的前提物,也會對控制臭氧濃度起一定作用。

    相關文章

    空氣污染可能會增加城市中新冠感染者的死亡率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導致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2020年3月16日,公共衛生專家表示,汽油和柴油車輛造成的空氣污染可能會......

    韓國持續關停燃煤電廠緩解污染

    據路透社報道,韓國能源部3月1日宣布,將在今年3月關停28座燃煤電廠,以緩解該國空氣污染現狀。圖片來源于網絡根據韓國能源部發布的文件,今年3月,韓國將關停4座運行年限超過30年的老舊煤電廠及8座正常煤......

    大氣污染防治面臨的挑戰及對策

    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我國在不斷加強城市文明建設的進程中取得了顯著成效,但與此同時隨之而來的是日益嚴峻的環境污染問題,當各類環境污染成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環境治理就應運而生。對此,我國對大氣污染治理力......

    侯立安:加強新冠病毒室內空氣污染與傳播阻斷

    “截至3月5日,全國已確診超8萬例,并有多例患者康復出院后復查核酸復陽性,再次住院治療,治療難度和復雜性超過預期;另一方面,境外已有多國和地區疫情暴發,境外輸入風險也在不斷增加。研究表明,飛沫傳播、氣......

    3月上旬全國大部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

    生態環境部29日在官網通報3月上半月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通報稱,3月上半月,全國大部空氣質量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出現區域性重度污染可能性較小,受揚塵和浮塵影響,新疆南疆局地可能出現持續中度或以上......

    武漢市近期環境空氣質量狀況

    最近,正值湖北省武漢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有國外網站報道,武漢市空氣中的SO2指標濃度上升明顯,引發了人們的關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有關負責同志就武漢市近期環境空氣質量相關問題回答了......

    BMJ:每天暴露于臭氧污染中或會增加人群死亡風險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BMJ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20個國家超過400個城市的數據研究發現,每天暴露于地面的抽樣或與人群死亡風險增加有關,相關研究結果表明,......

    2020年元宵節期間我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總體良好

    生態環境部今日向媒體通報,2020年元宵節期間(正月十五19時至正月十六6時)我國城市空氣質量總體良好,受氣象條件和煙花爆竹燃放影響,部分城市出現重度污染。元宵節期間(正月十五19時至正月十六6時),......

    研究發現PM2.5污染對中國人群心血管健康的影響

    最近幾年來,PM2.5這一名詞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重視。PM2.5是指空氣中一類直徑在2.5微米以下的顆粒的濃度,該值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空氣污染的嚴重程度。很多研究已經揭示了PM2.5對于身體健康的影響,但......

    甘肅生態環保治理見成效14市空氣質量優良比率為93.1%

    從日前召開的甘肅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了解到,2019年,甘肅省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取得明顯成效。圖片來源于網絡據了解,祁連山生態環境治理按期完成整改任務。祁連山、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穩步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