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4日,Plant Physiology在線發表了東北農業大學大豆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趙琳研究組完成的題為“GmRAV confers ecological adaptation through photoperiod control of flowering time and maturity in soybea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大豆GmRAV作為關鍵的光周期抑制因子可延遲大豆開花和成熟。
光周期嚴格控制著大豆(Glycine max)的營養和生殖生長階段。不同的大豆品種表現出不同的開花和成熟期模式,這有助于它們適應不同的生態環境。然而,由于大豆是一種典型的光周期敏感性短日照植物,因此大豆品種的種植面積僅被限制在非常狹窄的緯度范圍內。適應高緯度地區長日照條件需要提前開花和降低光周期敏感性,而適應低緯度地區短日照條件需要延遲開花,這可以延長植物營養生長以獲得最大的產量潛力。因此,開花時間和成熟期是決定大豆生產力的關鍵因素,它們受多個基因和位點的調控。
RAV亞家族成員在植物葉片衰老和開花發育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擬南芥AtRAV2-like和AtRAV2是光周期通路中的開花抑制因子。與擬南芥RAV同源的大豆基因GmRAV(RELATED TO ABI3/VP1)負調控短日照介導的開花。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確GmRAV自然變異對生態適應的遺傳影響,以及闡明GmRAV調控大豆開花時間和成熟期的分子機制。
通過多態性-生長期關聯分析發現,GmRAV 啟動子上的六個單核苷酸多態性(M18、M30、M47、M60、M64、M66)與大豆在一種或多種環境中的開花時間和成熟度顯著相關。具有輕微多態性的大豆品種表現出較長的生長周期,有助于大豆適應低緯度地區。GmRAV 啟動子上的順式作用元件 GT1CONSENSUS 基序控制生長周期,該基序中的主效等位基因(M30_major allele)通過降低GmRAV表達水平來縮短生殖階段后期的持續時間。
與對照植株相比,GmRAV過表達轉基因株系的開花時間和成熟期延遲,株高矮小,葉子數量減少。而抑制GmRAV的表達則導致開花時間和成熟期提前,株高增加(圖1)。結合DNA親和純化測序和RNA測序分析發現,有154個推定的靶基因可能與GmRAV直接結合并受其轉錄調控。經進一步鑒定出GmRAV 的兩個結合基序[C(A/G)AACAA(G/T)A(C/T)A(G/T)]和 [C(T/A)A(C)C(T/G)CTG],這與擬南芥中的報道類似,即AtRAV1蛋白的AP2和B3結構域能夠協同結合到特定的靶標序列(CAACA和CACCTG基序)。GmRAV通過結合 CAACA 基序抑制 GmFT5a和GmMULE(Mutator-like transposable elements)的轉錄活性,從而延遲大豆生長并延長了營養和生殖階段。
圖1. GmRAV抑制開花時間和成熟期
已知開花時間和成熟期主要遺傳位點E3(GmPHYA3)和E4(GmPHYA2)在長日照條件下的光周期開花調控中起關鍵作用。時程依賴性表達分析顯示,長日照條件下,GmRAV在E1E2E3E4近等基因系中的mRNA水平較E1E2e3e4顯著降低,表明GmRAV作用于E3/E4下游。
綜上,兩個光敏色素A光感光受體E3/E4誘導GmRAV的表達。GmRAV蛋白通過與GmFT5a和GmMULE啟動子直接結合來抑制它們的轉錄,從而延遲開花和成熟。
圖2. 大豆GmRAV在開花時間和成熟期調控中的功能模型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李敬輝10月25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各地秋糧陸續豐收上市,逐步進入購銷旺季,農業農村部會同相關部門加強對今年秋糧收購形勢會商研判。近期,中儲糧在黑龍江等主產區也啟動了新季玉......
中新網天津10月11日電(孫玲玲劉峰奇)近日,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喻其林教授帶領學生創業團隊“顆碩一號”成功研發出大豆增產抗逆人工微生物菌劑。據悉,該創新菌劑能夠顯著提高大豆對鹽堿地的適應性和抗逆性,......
近日,《自然—遺傳學》(NatureGenetics)在線發表河北農業大學張彩英團隊研究論文。該研究率先組裝高產優質抗病現代品種“農大豆2號”高質量基因組,在基因組水平發掘現代大豆育成品種特有結構變異......
9月12日,東北農業大學召開了“大豆生物育種與高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籌建工作匯報會。黑龍江省科技廳一級巡視員劉愛麗、基礎研究與實驗室處負責人盛黎明、副處長趙傳江,東北農業大學副校長劉竹青、科學技術處......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一項新研究發現,學齡兒童食用更多含異黃酮的大豆食品后,思維能力和注意力會得到提升。研究團隊在6月29日至7月2日舉行的2024年美國營養學會年會上展示了這一成果。異黃酮......
大豆食品富含異黃酮。圖片來源:健康連線網站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一項新研究發現,學齡兒童食用更多含異黃酮的大豆食品后,思維能力和注意力會得到提升。研究團隊在6月29日......
5月9日,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會同全國農技中心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召開大豆藥劑拌種現場會,觀摩佳木斯市大豆種子包衣、根瘤菌劑接種及大壟密植耕作現場,交流大豆單產提升工作進展,安排布置今年重點工作。會議......
《中國科學報》日前從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歷經近30年努力,在國際上首次從大豆中克隆出抗大豆銹病基因,破解了大豆抗銹基因匱乏的世界性難題。目前該基因的相關知識產權已申請多國發明專利,相關成......
大豆是光周期敏感的短日照作物。大豆的生育期和產量受到光周期變化的影響。種子粒重是決定大豆產量的關鍵性狀之一,但控制大豆種子粒重的關鍵基因及其光周期效應的機制尚不清楚。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農業與生物技術......
2月2日,《植物細胞》(ThePlantCell)雜志在線發表了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學技術學院教授郭曉黎課題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大豆LecRKs-CDL1-MPK3/6通路調控大豆孢囊線蟲抗性,并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