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21日早些時候透露,臺積電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3納米先進制程的晶圓廠。消息引發外界關注。臺積電當晚對此低調回應稱,目前尚無進一步消息。對于臺積電可能進一步出走美國,中國國民黨前民代蔡正元痛批,民進黨當局樂于把臺積電變成“美積電”。
據環球網報道報道,其實先前已有外媒報道稱臺積電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擴大投資設立3納米晶圓廠,但當時臺積電并未證實。21日張忠謀則首度證實,亞利桑那州廠可能設立3納米晶圓廠。
臺積電在美國的工廠已經建設一年半了,大部分的基礎設施都已經修建完成。按照臺積電的規劃,會在2024年建成投產。
在此之前,臺媒傳來消息,首批300名臺積電員工正在帶上寵物,孩子包機赴美。臺積電這是不打算回頭了嗎?臺積電從總部運輸設備,人員到美國,會造成什么結果?
臺積電員工赴美
美國有世界領先的芯片技術,但大部分的產業優勢都集中在芯片設計領域。
高通、英偉達、AMD、蘋果等世界級的芯片巨頭都是芯片設計公司,再加上新思科技,楷登電子和西門子并稱美國三大EDA巨頭,讓美國的芯片設計能力從軟件開始就具備壟斷水準。
可設計能力再強,如果無法把控制造業,在遇上芯片緊缺時,同樣會束手無策。
過去幾年芯片行業面臨缺芯風波,大量的美國企業因拿不到足夠的芯片而導致業務停擺。這更加堅定了美國重振芯片本土化的意愿,但美國本土沒有芯片制造頂梁柱。
僅憑英特爾現有的芯片制造工藝,還無法帶領美國芯片制造業走向輝煌。于是美國將目光放在臺積電身上,都知道臺積電掌握了全球領先的芯片制造技術,在7nm以及5nm等制程領域都有很強的實力,而且全球一半以上的芯片產能都出在臺積電之手。
種種因素之下,臺積電成為了美國極力拉攏的對象。臺積電鑒于美國客戶的訂單需求和美國承諾的補貼,在2020年5月份答應了赴美建廠的要求,在2021年中旬開始破土動工。
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的臺積電工廠計劃修建5nm生產線,總投資120億美元,最快會在2024年投產運營。
但是美國不具備芯片產業鏈的優勢,也沒有足夠的芯片人才。那么設備和人員的問題如何解決呢?
臺積電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從總部地區運輸設備,人才赴美。有關注臺積電動態的人會知道,臺積電包了10架飛機將總部的機臺組件等搬運到美國。
另外,有臺媒消息表示,臺積電首批300名骨干員工攜帶寵物、孩子家屬也開始包機赴美。這是第一批赴美工廠的臺積電員工,預計在今年底之前,還會有6架包機將1000多名骨干員工及其家屬運送到美國工廠,成為長期在美工作的核心員工。
臺積電員工赴美,相當于邁出了赴美建廠的重要一步。臺積電這是不打算回頭了嗎?在很多人看來,臺積電到美國建廠應該是重新采購設備,并且面向全球招募人才。
但是我們看到臺積電選擇從總部運輸設備和人才到美國,這樣一來總部地區的產能占比就會逐漸下滑。一旦美國工廠成為了臺積電主要的芯片生產基地,那么往后押注美國的投資會越來越多。
臺積電設備,人才赴美,會造成什么結果?
總部地區的人才為了追求高薪工作,要么選擇留在總部,要么就是赴美工作了。如果留在總部,可能會因為缺乏芯片訂單而無所事事。
客戶的芯片訂單是有限的,即便臺積電攬獲全球的客戶合作,也會有不同的產能分配。臺積電為了能讓美國工廠能盡快實現盈利,大概率會把芯片訂單率先投放在美國生產線。
而且臺積電最大的客戶蘋果公司已經表態了,未來會從臺積電亞利桑那州工廠采購芯片。
這意味著蘋果會把位于亞洲的芯片訂單回流至本土,蘋果之后,估計英偉達、AMD、高通等大客戶也會在臺積電美國工廠下單。畢竟從本土采購芯片,省去了大筆物流費,還能縮短芯片交付周期。
越是如此,臺積電越離不開美國工廠的投資建設。這些都是臺積電設備,人才赴美的結果,原本臺積電還能有更多的選擇,但現在臺積電只剩下加碼投資一條路了。
臺積電本質上是商業公司,為客戶代工芯片是為了賺錢,所以為了賺更多的錢,臺積電會和客戶走得越來越近。看起來對臺積電好處多多,既能更好地服務客戶,又能賺大錢,一舉兩得。
可赴美建廠同樣存在弊端,骨干的核心人才到了美國長期工作,將來還能隨意離開嗎?設備搬到了美國,臺積電總部地區還剩下什么?美國大力扶持英特爾發展,臺積電如何應對競爭?
這些問題都是臺積電需要面臨的,想要拿出妥善的處置方案,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一定的投資距離。適當的合作本身并沒有什么,但如果把設備,技術和人才等底牌擺在別人面前,對方會有怎樣的心思,估計臺積電再清楚不過了。
臺當局官媒“中央社”還援引市場研究機構集邦科技一名分析師的話稱,臺積電擴大海外投資,可能影響臺灣市場占有率下滑,不過,臺積電在美國等地區投資,主要支援當地客戶,產能規模有限,預計臺灣半導體技術仍將居領先地位。
海馬體中的神經元(人工著色)在學習和記憶中發揮作用圖片來源:《自然》網站美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醫學院科學家研究表明,當實驗鼠睡眠不足時,一個與長期記憶有關的關鍵大腦信號會減弱,即使睡眠不足后再正常睡眠一......
韓國總統辦公室6日表示,由韓國、美國、日本、印度和歐盟(EU)共同參與的民官聯合“生物制藥聯盟”當地時間5日在美國圣地亞哥正式成立。在成立儀式上,各國政府和企業人士就構建相互信任、可持續發展的生物制藥......
臺積電今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劉德音指出,預計AI需求比一年前樂觀。針對是否AI開發應用的問題,劉德音稱,不打算改變臺積電的商業模式和客戶競爭,不打算投入AI服務。 ......
美國時間6月2日,一場前所未有的科學盛會在美國拉開帷幕,吸引了來自全球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阿納海姆舉行的第72屆質譜學年會,ASMS2024今日隆重開幕。本屆大會盛況空前,將舉辦超......
第72屆美國質譜年會(ASMS)將于2024年6月2-6日在美國安納海姆舉行。作為質譜領域全面解決方案的前沿供應商,島津將在本屆盛會上發布LCMS-TQRX系列三重四極桿液質聯用儀,為廣大客戶帶來全新......
中新網6月2日電據路透社消息,當地時間6月1日,美國波音公司的“星際客機”首次載人試飛在發射前幾分鐘再次推遲。美國航天局隨后表示是因地面系統故障導致,目前可能的發射窗口在6月5日或6月6日。據介紹,“......
美國辛辛那提兒童醫院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全球首個包含全功能血腦屏障的人類“迷你”大腦。這一成果有望增進科學家對多種腦部疾病的理解并改善治療方法,如中風、腦血管疾病、腦癌、阿爾茨海默病、亨廷......
在近日于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美國物理和天文學委員會(BPA)會議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表示,將停止推進CMB-S4項目。這是一項耗資約9億美元的項目,旨在探索宇宙大爆炸的余輝。該項目計劃在智利的......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宇宙中最古老的3顆恒星,它們恰好在銀河系“光環”附近。據分析,這3顆恒星形成于130億至120億年前,也就是第一批星系形成的時候。5月14日,相關論文發表于英......
為促進人工智能在許多學科中的研究,提高人工智能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信度,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近日宣布了國家人工智能研究資源(NAIRR)計劃的首個項目。據《科學》報道,在這個為期兩年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