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通過對腫瘤殺傷性T細胞進行基因工程化改造,使其能夠特異性靶向結合腫瘤細胞表面抗原,提升腫瘤細胞清除效果。CAR-T療法的發展日新月異,在抗B細胞惡性腫瘤的臨床應用方面取得了成功。盡管如此,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作為CAR-T療法的一個常見急性副作用,大大削弱了其為患者帶來的益處。
CRS的發生率因CAR-T治療所針對的癌癥類型而異,一般來說,患者的癌癥范圍越廣,接受的CAR-T細胞就會越多,CRS就越有可能發生。據報告,總體上有37%–93%的淋巴瘤患者和77%–93%的白血病患者出現了CRS。
CRS是由急性炎癥反應觸發的,其特征是與血清細胞因子升高相關的發熱、低血壓和呼吸功能不全。盡管巨噬細胞被報道參與了CAR-T細胞治療的人源化小鼠模型CRS的發病機制,但觸發CRS的機制尚不清楚。
近期,由中國醫學科學院的黃波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首次解鎖CAR-T細胞引發“細胞因子風暴”全過程,揭示了CAR-T療法中CRS的發生機制,提出預防CRS的潛在方案。相關研究成果于1月17日發表在 Science Immunology 上 。
圖片來源:Science Immunology
首先,為了弄清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是如何產生的,研究人員觀察了從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B-ALL)患者中分離的CD19+原發性白血病細胞與靶向CD19的CAR-T細胞共培養時的反應。他們發現CAR-T細胞引發了CD19+白血病細胞焦亡。“細胞會腫脹,你可能會在它們死亡時,看到氣泡從中爆裂。”黃波博士說道。
知識卡:細胞焦亡,又稱細胞炎性壞死,是一種程序性細胞死亡,表現為細胞不斷脹大直至細胞膜破裂,導致細胞內容物的釋放進而激活強烈的炎癥反應。相比于細胞凋亡,細胞焦亡發生的更快,并會伴隨著大量促炎癥因子的釋放。
進一步研究揭示,CAR-T細胞能釋放一種叫做穿孔素的蛋白質,在腫瘤細胞膜上打孔,讓另一種因子——顆粒酶B進入靶標腫瘤細胞,進而激活caspase 3-gasdermin E(GSDME)通路,引起細胞焦亡。而細胞焦亡相關因子能促進巨噬細胞gasdermin D(GSDMD)裂解,導致細胞因子的釋放和隨后的CRS。
接下來,研究人員通過小鼠模型證明了GSDME介導的細胞焦亡在體內觸發了由CAR-T細胞治療引起的CRS。同時,在這些小鼠中,他們發現敲除GSDME、破壞巨噬細胞或阻斷激活GSDMD的酶均可預防CRS。
不過,CAR-T細胞可以利用穿孔素和顆粒酶B誘導腫瘤細胞焦亡,天然腫瘤特異性T細胞也可以利用相同的穿孔素和顆粒酶B機制攻擊靶細胞,但后者導致的是腫瘤細胞凋亡而不是焦亡,這是為什么呢?
研究人員進一步探索,得出的答案是:1)CAR-T細胞比天然腫瘤特異性T細胞釋放的穿孔素/顆粒酶B的數量更多、親和力更高。2)天然腫瘤特異性T細胞只誘導少量GSDME裂解,且不激活GSDMD。
最后,為了進一步驗證這些結果,研究人員分析了在CD19-CAR-T細胞治療前從11名患者中分離出的原發性B-ALL癌細胞中的GSDME水平。他們發現,盡管來自患者的白血病細胞普遍表達GSDME(下圖N),但GSDME水平與CRS嚴重性正相關(下圖O)。
(N)從B-ALL患者(n=11)中分離的原發性白血病B細胞的GSDME Western blot分析。(O)GSDME表達與CRS等級的相關性(n=11)。圖片來源:Science Immunology
此外,研究還發現CRS患者的三磷酸腺苷(ATP)遠高于健康志愿者,血液乳酸脫氫酶(LDH)水平與CRS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這些結果一致證明,由CAR-T細胞治療引起的白血病細胞焦亡在患者中觸發了CRS。
總結來說,該研究揭示了CAR-T療法中CRS的發生機制,以及CAR-T細胞與天然腫瘤特異性T細胞引起的細胞死亡類型差異的原因,并且發現對CRS發生的多個環節進行干預均能阻斷炎癥風暴的發生,這為接下來的CAR-T療法優化提出了潛在方案。
首都醫學科學創新中心資深研究員、首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王立銘教授,2025年1月8日的第七十一期《巡山報告》聚焦主題:紅斑狼瘡的最新治療突破。導讀:或許你最近也注意到了這則新聞:一位網名“沙白白”的......
中新網銀川12月30日電(記者楊迪)12月30日,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完成寧夏首例惡性血液病異基因全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患者在移植后第11天中性粒細胞成功植活,隨后血小板也順利植活,最終出艙。該項工......
近日,吉林大學第三醫院教授陳芳芳團隊系統性研究了六種精確表征的葡聚糖涂層氧化鐵納米材料,并探討了它們蛋白冠形成與免疫激活的完整過程,以及在急性髓系白血病L模型中的免疫治療效果。相關成果發表在《自然-通......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許永團隊與沈陽藥科大學教授趙臨襄團隊合作,研究發現首個BRD4BD2選擇性抑制劑,可作為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候選藥物。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藥物化學雜志》(Jour......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研究員黃慧琳團隊聯合廣州實驗室研究員翁桁游團隊,研究揭示了RNA乙酰化及其修飾酶N-乙酰基轉移酶10(NAT10)通過重塑絲氨酸代謝驅動急性髓系白血病發生及干性維持的重要機制。相關......
近年來,CAR-T細胞療法在腫瘤治療領域的應用取得了巨大成功,已成為抗擊多種惡性腫瘤的強大武器,僅在國內就有多達六款CAR-T產品獲批上市。而在腫瘤之外,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CAR-T細胞療法在自身免......
“這藥是特效藥,四萬塊一瓶,我吃了三年。”這句話出自電影《我不是藥神》主人公程勇和一位白血病患者之間的對話。他們討論的藥物格列衛,是一種針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明星抗癌藥”。它能將這種致命的疾病轉變為......
“這藥是特效藥,四萬塊一瓶,我吃了三年。”這句話出自電影《我不是藥神》主人公程勇和一位白血病患者之間的對話。他們討論的藥物格列衛,是一種針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明星抗癌藥”。它能將這種致命的疾病轉變為......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泌尿外科徐濤課題組、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細胞與基因線路設計中心魏平課題組和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邱曉彥團隊合作,在AdvancedScience期刊發表題為:Nov......
澳大利亞皇家兒童醫院和墨爾本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在Nature子刊NatureBiotechnology上發表了題為:Long-termengraftingmultilineagehematopo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