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研制的CSA-DIS數字電離層測高儀在廣西南寧通過了國家氣象局組織的現場驗收,正式投入國家氣象局空間天氣觀測業務化運行。這是電子所自主研制的第二代電離層測高儀產品首次為國家相關業務部門采購,標志著該設備完成了從科研到產品的轉變。
2016年9月,電子所經過公開競標,獲得了廣西南寧電離層測高儀設備的采購任務。在科技處和質量處的組織領導下,課題組在不到半年的研制周期內,先后完成了產品的生產、裝配及集成測試,依據國家相關標準進行了產品的可靠性、環境適應性等第三方試驗,并開展了外場試驗運行。驗收會上,來自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單位的專家認為電子所的電離層測高儀產品的功能和性能指標滿足采購合同的要求,能夠投入業務運行使用,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電離層測高儀實質上是一臺短波脈沖探測雷達,工作頻率涵蓋整個短波波段,一般為1-30MHz。電離層測高儀通過發射天線垂直向上發射,并在同一地點接收,通過測量電離層反射回波的幅度、頻率和時間延遲,得到信號反射高度與頻率的關系曲線(即頻高圖),進而處理生成電離層密度廓線、通信臨界頻率等數據產品,為通信、偵察、導航、測控、航空航天等活動提供高時間分辨率的區域電離層環境監測信息。
2009年開始,在“863”等課題的支持下,電子所與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合作,完成了CAS-CADI電離層測高儀的集成開發,先后為國家氣象局建設了新疆克州、青海都蘭、廣西南寧、陜西西安、湖北武漢等電離層觀測站。為實現電離層測高儀的全國產化,電子所又開展了新一代電離層測高儀的研發,于2013年研制完成了CAS-DIS數字電離層測高儀系統,該系統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技術指標處于國際先進水平。2015年中國地震局采購了該產品,在四川甘孜建設了用于科學研究的電離層觀測站。除本次驗收的廣西南寧站外,電子所近期還將為中國氣象局建設福建廈門電離層測高儀觀測站。
重慶市氣象局12日與重慶市科學技術局簽署合作協議,共同設立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發展氣象聯合基金。創新發展氣象聯合基金作為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針對重慶氣象災害精準防御、數字氣象、人工......
記者12日獲悉,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高佳維博士后與其合作導師戎昭金研究員、魏勇研究員等首次刻畫了火星電離層中的磁場和電流分布特征。相關研究論文近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與地球一樣,火星也存......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今日發布太陽耀斑信息提示:北京時間2024年5月3日10時22分,太陽爆發了一個強耀斑(X1.6級)。該事件發生時我國處于白天,耀斑對我國上空電離層產生了影響。國家空間天氣監測......
“人類第一次對空間物理有直觀、切身實際的感受就是對極光的認識”。在北航,空間與環境學院的符慧山教授將一個個聽上去艱澀的物理名詞與我們熟悉的極光聯系起來,研究太陽、行星際空間、地球和行星的大氣層、電離層......
9月15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與廣東省氣象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就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進行座談交流。南海海洋所所長李超倫、廣東省氣象局局長莊旭東代表雙方......
記者15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于當天18時發布今年首個高溫中暑氣象預報,較常年平均首發日期提早13天。根據預報,16日白天,北京東南部、天津中西部、河北東部、遼寧西南部、山東北......
中國氣象局消息:當地時間5月24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辦的第19屆世界氣象大會宣布了最新一批百年氣象站,由中國申報的內蒙古海拉爾、安徽蚌埠、浙江杭州3個氣象站,因建站歷史悠久、多年致力于持續觀測及推動探測......
日前,國務院決定:任命陳振林為中國氣象局局長。......
中國氣象局日前印發《高精度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濃度自動觀測系統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以期充分發揮氣象資源優勢,快速構建覆蓋我國主要城市和區域的溫室氣體濃度高精度觀測網,規范全國氣象部門開展高精度......
近日,首批中國氣象局重點創新團隊名單正式公布。天氣氣候一體化模式系統、地球系統觀測及化學天氣系統、氣候變化檢測與應對、智能預報技術、氣象衛星遙感應用、模式資料同化與資料再分析、強對流天氣、暴雨研究、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