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了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周倩、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教授鄧興旺、研究員郭立團隊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科研人員從一種從死體營養型植物病原菌番茄匍柄霉中發現了一種低毒真菌病毒,其通過干擾真菌致病相關毒素Altersolanol A的生物合成,導致匍柄霉喪失致病力,且整合病毒基因序列的匍柄霉從致病菌轉變為生防菌,提高了植物對強毒菌株的抗性。研究成果為作物真菌病害的防治提供了一個綠色高效的新策略。
全球每年因植物病害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數千億美元,其中而農業生產中70%以上的植物病害由真菌引起。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長期以來依賴化學農藥,造成食品安全、環境生態以及抗藥性等問題。
真菌病毒是能夠在真菌細胞內復制和增殖的病毒,其中一些真菌病毒侵染后能夠減弱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性,被稱為低毒真菌病毒,它們被科學家認為是控制真菌病害的潛在生物防治劑。
1904年在美國發現的栗疫病,給美洲栗帶來了滅頂之災,超過35億株,360萬公頃的美洲栗死于栗疫病,幾乎將美洲栗這個物種毀滅。隨后栗疫病蔓延到歐洲,也使歐洲栗大面積枯死,但并沒有像美洲栗一樣幾近滅絕。因為低毒真菌病毒CHV1的發現和應用,對歐洲栗疫病的防治取得顯著的成效,挽救了大批瀕臨滅絕的歐洲栗樹林。從那時起,低毒真菌病毒用于生物防治開始被關注。越來越多的低毒真菌病毒被發現報道,但人們對病毒如何導致真菌低毒力知之甚少,周倩說。而且直接釋放被真菌病毒感染的真菌也存在風險,因為病毒存在丟失導致真菌恢復致病力的風險。
一次偶然的機會,周倩與同事們在鑒定實驗基地萵苣葉斑病病原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番茄匍柄霉(Stemphylium lycopersici)菌株,生長特別緩慢,不產生色素,也沒有致病力。研究后發現,它就是感染了低毒真菌病毒的致病菌。研究人員將這個新發現的真菌病毒命名為Stemphylium lycopersici alternavirus 1(SlAV1)。
“番茄匍柄霉是死體營養型的致病菌,它先分泌毒素,把植物組織殺死,然后從死亡的組織里獲取營養。”周倩說。SlAV1抑制了真菌聚酮合成酶PKS1的表達,導致致病相關毒素Altersolanol A合成受阻,使得真菌喪失致病力。進一步研究發現,SlAV1 的ORF3是導致匍柄霉喪失致病力的關鍵基因。用表達ORF3的匍柄霉菌絲懸浮液噴灑番茄等多種植物,能顯著提高植物對匍柄霉強毒菌株的抗性。
研究首次解析了SlAV1導致寄主低毒力的分子機制,證明了病毒基因整合至真菌基因組,改變真菌致病力后,可作為保護劑提高植物抗性。研究成果不僅為植物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重要資源,也為植物真菌病害的防治開辟了一條新的思路。
周倩表示,目前這項工作僅在實驗室進行了驗證,要想應用在大田中,還需要進一步地安全性評價實驗,這也是他們繼續探究的工作。
近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與廣西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員在生物學期刊《生態與進化》上刊發論文,發表了一個目前已知為我國橫斷山區所特有的苦苣苔科植物新種“黃鸝馬鈴苣苔”,為我國的苦苣苔科植物又添加了新成員......
植物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通過根系分泌多種化合物,從而影響鄰近植物生長發育的現象,被稱為植物化感作用。早在2300多年前植物學作為一門學科建立之初,亞里士多德的學生、“植物學之父”提奧弗拉斯特就觀察到化......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李亞平研究員、鄭明月研究員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王當歌研究員在NationalScienceReview期刊發表了題為:STINGagonist-boostedmRNAimmuniz......
菊科植物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和超強的環境適應性,常被視為在進化上最為成功的植物,但是其背后的分子遺傳機制尚不明確。近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楊效曾團隊和北京大學李磊團隊在權威期刊《自然·通訊》上發表題為“Co......
豬肉是重要的動物蛋白質來源。而非洲豬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ASFV)感染豬引起的非洲豬瘟(AfricanSwineFever,ASF),威脅全球養豬業。非洲豬瘟是急性、......
全腫瘤細胞疫苗(wholetumorcellvaccine,TCV)是經典的個體化腫瘤免疫療法,但TCV免疫原性弱且引起的免疫反應個體差異大,亟需通過學科交叉發展新理念和新技術,實現TCV的按需免疫增......
全腫瘤細胞疫苗(wholetumorcellvaccine,TCV)是經典的個體化腫瘤免疫療法,但TCV免疫原性弱且引起的免疫反應個體差異大,亟需通過學科交叉發展新理念和新技術,實現TCV的按需免疫增......
喀斯特碳酸鹽巖在垂直方向上經過強烈的溶蝕作用,使得降水通過巖石的裂隙分散入滲,形成以峰叢為主的巖溶地貌。巖溶作用使得喀斯特坡面土層淺薄,持水能力較差,加之沿坡發生土壤侵蝕,導致自下而上的巖土結構、水分......
近日,我所生物技術研究部高分辨分離分析及代謝組學研究組(1808組)許國旺研究員團隊與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中國醫科大學盛京醫院附屬大連醫院、鞍山傳染病醫院和杭州漢庫醫學檢驗所等多家單位合作,在不......
現階段,CAR-T細胞療法在實體瘤中的治療效果仍然不理想。背后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抗原異質性、免疫抑制性腫瘤微環境、CAR-T浸潤難度大、腫瘤靶抗原丟失......其中抗原異質性和腫瘤靶抗原丟失是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