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9日,中國科學院高福團隊在Cell雜志上發表了題為Molecular Basis of Arthritogenic Alphavirus Receptor MXRA8 Binding to Chikungunya Virus Envelope Protein的文章,首次從分子水平闡釋了基孔肯雅病毒囊膜表面E蛋白與其細胞受體MXRA8分子的相互作用機制,揭示了此類病毒入侵細胞的分子機制,為抗病毒藥物開發及新型疫苗設計提供了新靶點。
基孔肯雅熱(Chikungunya fever, CHIKF)是一種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引起,經蚊蟲叮咬傳播的急性發熱性傳染病。該病毒病過去主要分布在非洲、南亞、東南亞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近年來,隨著全球變暖和現代交通工具等因素,該病毒疫情呈不斷暴發和蔓延的趨勢。2005年以來疫情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再度暴發,2007年疫情傳播至歐洲,2013年疫情開始在加勒比海地區、美國以及南美洲等地暴發流行,造成了數百萬人感染。人感染該病毒后可致急性或慢性的外周關節痛或關節炎,嚴重時致人死亡,目前尚無特異性的治療方法和疫苗,使得該病毒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也是重要的全球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與該病毒親緣關系較近,同樣能引起關節炎的甲病毒還包括馬亞羅病毒(Mayaro virus)、羅斯河病毒(Ross River virus)、阿尼昂尼昂病毒(O' nyong -nyong virus)等。
病毒侵入細胞的第一步依賴于病毒囊膜蛋白與宿主受體的相互作用。過去的研究認為,CHIKV等多種致關節炎甲病毒囊膜表面含有80個三聚體形式的刺突E蛋白,每個三聚體由三個E1/E2二聚體組成,其中E1蛋白參與膜融合,E2蛋白參與受體的結合。近來研究報道表明,基質重塑相關蛋白8(Matrix remodeling-associated protein 8,MXRA8)分子是CHIKV等多種致關節炎甲病毒的受體。MXRA8是一種在上皮細胞、髓細胞及間充質干細胞表達的黏附分子,廣泛分布于形成軟骨、肌肉和骨骼的細胞表面。但是,MXRA8分子如何介導病毒入侵卻是未解之謎。
高福研究團隊深入研究了MXRA8分子介導CHIKV的入侵機制。首先,他們利用結構生物學的技術和方法解析了小鼠MXRA8(mMXRA8)的晶體結構,表明MXRA8分子胞外段由兩個免疫球蛋白(Ig)樣結構域構成,但其兩個Ig樣結構域呈現獨特的拓撲結構。結構域1(D1)由兩個不連續的片段構成,而結構域2(D2)插在了D1的兩個片段之間,這導致D1和D2之間有兩個柔性鉸鏈(Hinge loop)連接,這與以往所有報道的含有兩個Ig樣結構域的蛋白都不同。因此,他們首次提出MXRA8是一種新型的Ig樣受體分子,并具有獨特的拓撲結構及結構域間組裝形式。
圖1. 小鼠MXRA8的三維結構
為進一步闡明CHIKV E與受體MXRA8相互作用機制,研究團隊解析了人MXRA8(hMXRA8)與CHIKV E復合物的晶體結構,他們發現MXRA8與CHIKV E采用一種獨特的3:3的結合模式,MXRA8結合到病毒表面三聚體刺突蛋白兩個E蛋白單體間的"峽谷"中,形成非常緊密的結合模式。其中E1和E2均參與結合,MXRA8的兩個結構域及鉸鏈區均與E1和E2蛋白發生相互作用。隨后他們利用冷凍電鏡技術解析了人MXRA8與CHIKV病毒樣顆粒的復合物結構,證明了MXRA8在病毒表面的結合模式跟晶體結構所觀察到的結合模式一致,并通過點突變及表面等離子共振(SPR)方法對結合關鍵氨基酸進行了驗證。該研究首次“看清”了基孔肯雅病毒和受體相互作用的分子模式,為一種新型的病毒-受體結合模式,同時糾正了過去對基孔肯雅病毒和受體相互作用的一些錯誤認識。
圖2. CHIKV E與人MXRA8復合物結構
MXRA8因其獨特的拓撲結構排布而與其他I型跨膜蛋白不同,其N端D1結構域不是遠膜端結構域,而實為近膜端結構域。在復合物結構中,MXRA8的D1結構域深深地插入到CHIKV三聚體刺突E蛋白的“峽谷”中,這就需要近膜端的頸部區有足夠的長度和柔性。
圖3 MXRA8莖部區對CHIKV入侵很關鍵
通過一系列MXRA8莖部區截短體和病毒及細胞水平功能實驗發現,MXRA8中長達48個氨基酸的莖部區為病毒入侵所必需,其足夠長且具有柔性,被病毒利用作為受體入侵細胞。
此項研究首次揭示了致關節炎甲病毒CHIKV與MXRA8受體相互作用機制,證實了MXRA8是一種具有獨特的拓撲結構及結構域間組裝形式的新型Ig樣受體分子,并發現了此類致關節炎甲病毒和受體相互作用是一種新型的病毒-受體結合模式。這些研究結果為新型疫苗及廣譜中和抗體的研發提供了理論指導,為抗病毒藥物設計提供了新靶點。
圖4. CHIKV利用MXRA8入侵細胞的分子機制模型
本研究得到了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中科院青促會、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等的經費支持。
據“浙江大學本科生院”微信公眾號消息,浙江大學“求是大講堂”通識課程第六課將于3月14日開講,由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主講。主講人介紹一欄顯示,高福現任浙江大學大健康學院院長。據浙江大學官網2020年10......
6月10日,第十五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在武漢開幕,眾多院士專家、企業代表匯聚一堂,共同研討生物醫藥技術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長高福,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等專家的主旨演講......
近日,某電商平臺數據顯示,“甲流抗原”搜索熱度高達數百萬,價格也比新冠抗原檢測試劑高出不少,達到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甲流”是甲型流感病毒的簡稱。隨著近期感染比例的上升,甲流病毒檢測需求旺盛。那么,甲流......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馮麗妃提起猴痘病毒,人們可能已不再陌生。今年7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猴痘疫情為全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截至12月,全球110個國家已確認造成超過8.2萬人感染。今年9月,重......
任命劉小南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任命黃柳權為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免去黃柳權的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職務;免去李華的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主任職務;免去高福的國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近期人事變動頻繁。據人社部官網11月30日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免去高福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職務。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官網“領導介紹”一欄最新顯示,李靜海為國家自......
2022年浦東新區“全國科普日”活動之際,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24日亮相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研究院主辦的墨子沙龍,和觀眾分享“人類、病菌與疫苗”話題,并就大眾關心的新冠疫苗“三問”,一一作答。一問:病......
此次履新中國疾控中心主任的沈洪兵,出生于1964年,江蘇南通人,流行病學專家。1999年博士畢業于上海醫科大學(現復旦大學)。曾任南京醫科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2019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22年5月,英國皇家科學院(TheRoyalSociety)公布了新增院士名單,包括51名院士、10名外籍院士和1名名譽院士(Honorary Fellow),以表彰他們在科學領域的杰出......
2021年12月31日獲悉,深圳市兒童醫院與高福院士團隊正式簽約。雙方將在醫療、教學、科研方面合作,推動深圳市兒童醫院快速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在較短時間內實現跨越式發展。深圳市兒童醫院院長麻曉鵬表示,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