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深綠色的核桃樹、火紅色的蘋果樹和紅棗樹、銀白色的長絨棉、金黃色的水稻,綿延數百公里……9月下旬,記者乘車至新疆阿克蘇地區北緣,從天山山腳一直向南,到達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其間所見,可謂“風拂楊柳千層浪,水潤瓜果萬重彩”。
新中國成立初期,王震將軍率領的359旅部分官兵來到阿克蘇地區南緣屯墾,并組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全師官兵修建水庫多座,開墾良田120余萬畝,創造了開荒拓地、自給自足的奇跡。
如今,阿克蘇人繼承發揚屯墾精神,通過實施大規模生態綠化工程,成功實現了人進沙退、再造“大漠綠屏”的壯舉。令人矚目的是,久久為功,阿克蘇人的“綠色涅槃”,在收獲綠色的同時,將林果業打造成可持續提現的“綠色銀行”:蘋果、紅棗、核桃等林果品牌逐漸在全國打響,成為一張綠色新名片。
人進沙退何以真正實現
經濟林、生態林、景觀林“三林共建”,既要治沙,也要致富
如果沒有“新疆楊”等生態林的保護,荒漠綠化的結果就是“空中樓閣”;如果沒有蘋果樹等經濟林的支撐,荒漠綠化的結果就是“海市蜃樓”——從大量種植純生態林,到經濟林、生態林、景觀林“三林共建”,阿克蘇地區的生態治理,走過了由“見樹不見人”到“見樹又見人”的過程。
目前,阿克蘇地區林地面積142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8%;林果種植面積450萬畝,當地農民林果純收入已達453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2%。
過去,阿克蘇地區環境惡劣,七八級以上大風長年不斷,把僅能抵抗3級風的蜜蜂吹得無影無蹤,導致蘋果樹開花后無法授粉,自然也就結不出果子;即便能掛幾個果,也會被大風卷起的粗沙打成“麻子臉”,失去“賣相”。
“創造和保護好生態環境是基礎,否則連蜜蜂都得‘移民’,哪里會有現在碩果累累的豐收景象?”阿克蘇冰雪蜜脆園果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小平感觸很深。
小氣候變好了,風沙消失了,蜜蜂也飛來了,這才有了聞名全國的阿克蘇蘋果!
實際上,阿克蘇林果業是典型的勞動、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比如,林果全靠引入天山雪融水進行灌溉,無法利用地下水;沙土中的鹽堿含量極高,種植果樹需要換土;沙土還有1米厚的凍土層,需要深埋種植、細心呵護;果樹四周的防護林也需要定期澆水、定期管護……這里每畝果樹的種植成本高達1萬元左右,其中的環境成本比其它地方高得多。
阿克蘇的實踐表明,既要治沙,也要致富,才能保住新開拓的綠洲,真正實現人進沙退目標。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兩者不可偏廢。”阿克蘇地委書記竇萬貴表示,只有“以水定林”“以林養林”,推動林果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才能實現“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目標。
生態扶貧如何脫貧不反彈
因地制宜、精選產業,將林果業打造成可持續提現的“綠色銀行”
吐爾遜是柯柯牙鎮紅山新村的一名維吾爾族村民,過去曾在托木爾峰下放牧,如今作為生態移民,分到了一套全新的定居房和8畝核桃樹。牧民們放下鞭子、拿起鋤頭,能否適應新工作?
“種核桃也很好,可以待在暖和的家里,擰開自家門前的水龍頭,就能把水肥通過細管送到兩公里外的地里,用滴灌方式給樹澆水,很方便!”吐爾遜介紹,這幾年山上特別冷,雨雪特別大,把人凍得厲害,他的關節炎也犯了,放牧很辛苦。
近年來,阿克蘇地區建成3個自治區級森林公園、11個縣級以上自然保護區。不少游牧民從山區搬到平原,改變了逐水草而居的傳統生產方式。
“現在生態環境好了,野生動物也多了,天山下的黃羊經常成群結隊地亂竄。去年冬天還暴發了狼災,群狼咬死了130只羊。如今牧民下山了,人與野生動物的沖突就少多了。”柯柯牙鎮黨委書記劉杰介紹。
生態扶貧必須以生態產業為支撐,因此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林果業是關鍵。“只有因地制宜、精選產業、規模發展、合理延伸,打造可持續提現的‘綠色銀行’,才能實現精準扶貧目標,做到脫貧不反彈。”烏什縣委書記王凱旋表示。
烏什縣位于天山腳下,是一個典型的河谷綠洲,又是國家級貧困縣,其水資源較好,但雨雪較多,冰雹災害嚴重。種植蘋果、紅棗、香梨等果樹容易受災,因此當地選擇核桃作為扶貧主打品種,共種植了36萬畝。
“要讓全部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光靠擴大核桃種植面積還不夠,目前我們主要實施提質增效工程,通過果樹疏植、增施有機肥等辦法來提高核桃單產。”王凱旋介紹。
近年來,烏什增植了大果沙棘、葡萄等林果品種,同時利用豐富的旅游資源推動全域旅游,獲得了較好的扶貧效果。據統計,烏什縣原有貧困人口6.5萬人,目前僅余1.8萬人尚未脫貧,預計到2019年即可實現全部脫貧目標。
林果業市場風險如何防范
強化品牌形象、拉長產業鏈,構建長效市場機制和循環經濟模式
如今,阿克蘇蘋果、紅棗等享譽全國,栽種面積和產量約占全疆的1/4。但林果業的快速發展,也遇到了市場瓶頸。以紅棗為例,去年當地平均收購價僅為每斤三四元,低于6元左右的成本價,導致一些棗農不惜撂荒。
市場化運作有波動期,會出現果賤傷農現象,全國各地屢見不鮮,如何解決這一難題?
對此,當地政府采取了強化品牌形象、拉長產業鏈、調整生產組織方式等辦法,一些縣市還實施了保底價機制,以防商販惡意炒作,取得了一定效果。
“實際上,國內消費者對優質林果的需求遠未達到上限,關鍵是進一步提高林果品質,這就需要循環經濟這一全新經濟模式來支撐。”阿克蘇興疆牧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炳全表示。
以阿克蘇蘋果為例,其甜度遠超其它地區蘋果。“但也有不足之處,比如沙土有機質和氮磷鉀等含量低,容易影響蘋果口感;空氣過于干燥,導致蘋果外皮較厚。”來自山東煙臺的果樹專家駱行玉說,如果增加有機肥施用量,品質還會大幅提升。
目前,由于阿克蘇實施“誰建設、誰管護,誰投資、誰受益”的生態建設鼓勵措施,各類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性極高,帶來大量資金的同時,也帶來了先進的種植技術和新經濟模式。
實驗室希望獲取適當的指導和建議,以便通過提高效率來減少環境足跡,但總體上對可持續發展工作持樂觀態度2023年6月13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近日公布了一項第三方全球獨立調查的結果。......
近日,以“構建新格局迎接新挑戰”為主題的華凌牛業——中國國際肉類產業周(以下簡稱“產業周”)在山東青島舉行。與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專家、企業家分別從各自領域就如何構建肉類產業發展新格局,實現肉類產業高質......
在經濟社會的綠色轉型發展之路上,保險資金這一金融活水正在汩汩流動。戰略投資西北電網核心支撐公司青海黃河上游水電、國家電投“零碳智慧名片”北京電力公司、華電集團旗下唯一新能源發展整合平臺、中核集團旗下核......
新華社北京4月7日電(記者謝希瑤)記者7日從商務部獲悉,中法企業家委員會第五次會議6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雙方36家企業簽署制造業、綠色、新能源、創新等領域18項合作協議。商務部歐洲司司長余元堂在開......
地膜,上世紀70年代被引入我國以來,以其保溫保墑、覆蓋除草等顯著優勢,廣泛應用于玉米、馬鈴薯、水稻等作物種植,逐漸成為農業生產中必不可少的生產資料,在很多地區成了“不推自廣”的技術。但由于長期大規模使......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綠(HK0904)、中國升海集團(HK1676)、天邦食品(002124)、金健米業(600127)、五芳齋(603237)等等本文核心數據:中國綠色食品銷售規模;中國綠色農產品獲......
12月28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召開的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表示,為加強綠色低碳技術ZL統計監測,推動綠色ZL技術產業化,國家知識產權局編制了《綠色低碳技術ZL分類體系......
全球小農戶在農業生產和經營過程中,經常遭受重大作物病蟲害的威脅,而全球貿易、氣候變化等因素進一步加劇了病蟲的傳播和為害程度,對糧食安全和區域穩定造成嚴重影響。為了保障糧食安全,消除極端貧困,迫切需要向......
2022年10月21日,由京津冀綠色產業創新戰略聯盟和中關村綠創環境治理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聯合主辦的“聯盟助力京津冀綠色產業創新發展系列活動----政策宣講會專場”順利召開。京津冀科研院所聯盟、北三......
9月17日,2022浦江創新論壇“低碳與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專題論壇”在滬舉行。600余位低碳生態發展研究領域的院士專家通過線下線上參與論壇,共話低碳與綠色可持續發展。當天的論壇上,上海市科委二級巡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