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難治愈的關鍵點之一是其有極高的復發轉移率。廣東省肺癌研究所科研團隊17日發布消息稱,通過血液檢測查找殘留病灶,能對復發概念精準預測。
對于早、中期肺癌患者而言,在接受了根治性手術或放化療后,精準辨別復發與不復發者是當前臨床的重要問題。
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名譽所長吳一龍教授領銜的臨床科研團隊,通過對接受了根治性治療的早中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血液檢測,查找是否存在腫瘤分子殘留病灶(MRD),能對患者的疾病復發概率精準預測。
上述研究成果,已經以《MRD持續陰性定義非小細胞肺癌可能被治愈》為題,在惡性腫瘤領域的頂級期刊《癌癥·發現》發表。
吳一龍稱,這一發現,將改變早中期肺癌的治療策略,即避免過度治療,又能對復發高風險人群開展精準介入治療,將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質量。
根治性手術切除、圍術期治療是目前早中期肺癌的標準治療模式,但即便如此仍有30%至70%的患者術后面臨疾病復發。
借鑒血液腫瘤領域通過MRD能預測白血病等血液患者是否復發的理念,吳一龍團隊通過對外周血進行高深度的檢測,以查找肺癌相關的分子殘留病灶或微小殘留病灶,陰性代表患者沒有腫瘤殘留或者腫瘤負荷極低,陽性則代表體內仍存有腫瘤,并據此對患者是否會復發進行預判。
在這項研究中,廣東省肺癌研究所團隊歷經4年入組了261例經過手術根治性切除后的I-IIIA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用MRD監測結果與患者疾病復發情況進行對應分析,首次定義了肺癌術后潛在治愈人群。
“如果患者術后一直保持腫瘤微小殘留病灶陰性,僅有3.2%的概率發生復發轉移,復發風險極低,可被認為是潛在已經治愈人群。”吳一龍說。
此外,MRD可預測術后輔助治療療效,陰性人群或許無需接受輔助治療。“分析數據證實,MRD陰性意味著患者體內沒有腫瘤殘留,該部分人群沒必要接受輔助治療。”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醫院院長周清教授說,這一研究成果必然會對后續精準輔助治療決策帶來提示作用。
肺癌是歷年來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其死亡率居高不下主要是因為其極易發生轉移。如今,原位肺癌的控制與治療已趨成熟,但對于轉移性肺癌依然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因此,深入研究肺癌轉移的發病機理對于肺癌的控......
肺癌是歷年來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其死亡率居高不下主要是因為其極易發生轉移。如今,原位肺癌的控制與治療已趨成熟,但對于轉移性肺癌依然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因此,深入研究肺癌轉移的發病機理對于肺癌的控......
2023年4月15至21日是第29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肺是人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器官,肺功能包括肺通氣功能和換氣功能。目前,肺癌是全球發病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那么,我們如何才能遠離肺癌,一起聽聽......
肺癌是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但人類尚缺乏對這一疾病背后生物機制的全面理解。《自然》和《自然·醫學》雜志新發表了7篇論文,給出了肺癌如何演化的復合分析,相當于繪制出一幅肺癌演化的“分子畫像”,其有......
近期,艾瑞利 ?(阿得貝利單抗)肺癌領域適應癥上市會在上海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肺癌領域知名專家、頂級大咖、學者共赴上海,共同見證了中國首個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的PD-L1抑制劑成功上市的榮耀......
關于生孩的這個問題,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政策,當年要求每家每戶只能生一個孩子,作為80后,至今依然清晰記得當年的宣傳標語:“只生一個好,政府來養老”;可時代變了,幾十年后,政策突變,國家現在放開了三胎,一......
IT之家4月9日消息,中國聯通官方微博今日發文官宣,中國聯通研究院、廣東聯通攜華為建成全棧自主創新AI智算中心,并完成全國首個OSU(光業務單元,OpticalServiceUnit)靈活入多云的現網......
2023年3月22日,《中華腫瘤雜志》發布了最新一期的中國惡性腫瘤流行病學數據。由于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為了確保真實性和全面性,一般滯后3~6年,本次發布數據為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收集匯總全國腫瘤登記......
3月20日—26日是廣東省第四十二屆“鳥節”“愛鳥周”,今年主題為“保護野生鳥類,共建綠美廣東”。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了解到,廣東作為全球重要的候鳥遷徙和越冬歇息地之一,現記錄野生鳥類584種,其中國家......
廣東省科協關于公布2023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計劃入選者名單的通知各省級學會、協會、研究會,有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根據《廣東省科協關于開展2023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計劃申報工作的通知》(粵科協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