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3-05 16:55 原文鏈接: 古DNA揭示結核病如何塑造人類免疫系統

      新冠肺炎(COVID-19)只是一種對人類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的新發傳染病。而一項新研究利用古人類DNA揭示了在過去2000年里,結核病如何影響歐洲人,特別是對人類基因組的影響。3月5日,相關論文刊登于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 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美國人類遺傳學雜志》)上。該論文不僅對進化遺傳學研究有意義,也對研究遺傳學如何影響免疫系統有意義。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的資深作者Lluis Quintana-Murci說:“今天的人類是那些戰勝了諸多災難幸存下來的人們的后代,例如氣候變化和大流行病,包括黑死病、西班牙流感和肺結核。這項工作利用了群體遺傳學來分析自然選擇是如何影響我們基因組的。”

      這項研究的重點是TYK2基因的一個變種,被稱為P1104A。該論文第一作者、巴黎大學影像研究所遺傳疾病領域博士生Gaspard Kerner之前發現,當該變種是純合子時,它與感染結核分枝桿菌后患病的風險增加有關。(TYK2通過影響干擾素信號通路參與免疫功能。)Kerner開始與進化基因組學專家Quintana-Murci合作,在進化和自然選擇的背景下研究人類結核病的遺傳決定因素。

      研究人員利用一個包含1000多個歐洲古人類基因組的大型數據集發現,P1104A變異首次出現于3萬多年前。進一步分析表明,這種變異的頻率在大約2000年前急劇下降,這段時間也大約是當時傳染性結核分枝桿菌開始流行的時期。該變異與其他感染性細菌或病毒無關。

      Kerner說:“如果你的基因組中攜帶了這種變異的兩個拷貝,并且你遇到了結核分枝桿菌,你就很有可能會生病。在青銅時代,這種變異更為頻繁,但我們看到,隨著歐洲結核病流行,它開始被負選擇。”(注:負選擇是自然選擇的一種形式,又稱純化選擇。突變的等位基因是有害的,在選擇中處于劣勢,因而在群體中被淘汰。)

      Quintana-Murci解釋說:“這項工作的美妙之處在于,我們使用了群體遺傳學方法重建了一種流行病的歷史。我們可以使用這些方法嘗試了解,在過去1萬年里,哪些免疫基因變異增加最多,這就表明它們是最有益的,以及哪些因負選擇減少最多。”

      他補充說,這類研究可以補充其他免疫學研究,例如在實驗室進行的研究。此外,兩位研究人員都表示,這些工具可以用來研究多種傳染病的許多不同基因變異的歷史和影響。

    相關文章

    DNA信息存儲編解碼新方案解決腦部核磁海量數據存儲難題

    記者9月29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合成生物學研究團隊與天津市環湖醫院合作提出了一種創新的DNA信息存儲編解碼方案——“DNAPalette”。通過體外存儲實驗,該方案成功將患者疾病全周期的腦部核磁共振......

    借助科技考古,黃公略烈士終于“回家”了

    93年前,時任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第三軍軍長的黃公略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東固畬族鄉六渡坳指揮部隊轉移時,遭敵機襲擊壯烈犧牲。近年,疑似黃公略烈士遺骸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東固畬族鄉出土。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

    DNA編碼化學庫新技術助推藥物研發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夢然)近年來,科研人員雖然在分子療法開發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但新發現的活性物質數量依然不足。現在,美國哈佛大學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共同開發的DNA編碼化學庫(DEL)......

    分子工程新技術造出復雜類器官

    科技日報北京9月10日電 (記者張夢然)德國“3D物質定制”卓越集群、馬克斯普朗克醫學研究所、海德堡大學有機體研究中心和分子生物學中心合作,開發出一種新的分子工程技術。研究團隊利用特定折疊的......

    Nature:雄激素治療后的跨性別男性,免疫系統被重塑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隆德大學、烏普薩拉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上發表了題為:Immunesystemadaptationduringgender-affirmingtest......

    Nature:雄激素治療后的跨性別男性,免疫系統被重塑

    傳染性疾病、炎癥,以及自身免疫疾病,在男性和女性身上的表現不同。例如,男性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的死亡風險更高,而女性更容易出現長新冠(LongCOVID)。此外,女性對疫苗的反應更強烈......

    Nature:重要發現!科學家識別出能讓機體更易患上結核病但卻不會患其它感染性疾病的特殊遺傳突變!

    結核病是世界上傳染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據推測,這些死亡患者可能占到了結核病感染人數的5%,抗生素能挽救一些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患者的生命,但在感染的流行程度和其影響的目標嚴重程度之間仍然存在一定的鴻溝,如今......

    五萬個人類結狀DNA現“真容”

    DNA因其標志性的雙螺旋結構而廣為人知。但澳大利亞加文醫學研究所科學家發現,人類基因組還含有超過5萬個不尋常的結狀DNA結構,稱為i-基序。最新一期《EMBO》雜志發表了這些獨特DNA結構的第一張綜合......

    五萬個人類結狀DNA現“真容”

    DNA雙螺旋結構中伸出的結狀i-基序結構已被定位在人類基因組的50000個位置上,集中在包括控制基因活動的區域在內的關鍵功能區域。圖片來源:加文醫學研究所科技日報北京9月1日電 (記者張夢然......

    美科學家發現DNA內“空間語法”或重塑基因調控理解

    美國科學家發現了DNA內長期潛伏的“空間語法”,這是理解基因活動如何在人類基因組中編碼的關鍵。這項研究或重塑科學家對基因調控的理解,更深入地揭示遺傳變異如何影響發育或疾病中的基因表達。相關論文發表于《......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