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日前出臺農業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規劃提出,將設立七個重大創新專項、六個重大科技工程。
七個重大創新專項主要為,設立“種質資源創新、育種新技術及良種創制專項”,到2020年,構建起覆蓋全省區域、主要和特色作物、畜禽的新型種質資源創新體系,培育主要農作物標志性品種20個;針對河北省農業生產中的水、肥、藥利用率不高、面源污染嚴重的問題,開展節水節肥節藥技術創新專項,到2020年,全省化學肥料農藥投入與2015年比實現零增長;針對河北省農機裝備存在的智能化水平低、區域和種類不均衡、設施農業和小作物機械化發展層次不一等問題,設立“農業智能裝備創新專項”,到2020年,研發新型農機具20種以上,引進轉化農機具產品10項以上,制訂標準和技術規程20項以上,建立示范基地5-10個;針對河北省農產品生產環境可控性差,質量安全風險和氣象災害、地質災害嚴重,畜禽現代化生態健康養殖技術水平低,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控制隱患多的問題,設立“主要農產品安全生產與質量控制技術創新專項”,到2020年,提出適合河北省特點的畜禽現代化生態健康養殖技術20項以上,生產水平提高15%,飼料轉化率提高10%,申請專利15項,制定地方行業標準(規程)10項,開發飼料獸藥等新產品20個,獲產品認證證書5個;針對河北省水土資源稟賦不足、霧霾、沙塵暴、農田土壤污染、水污染、草地植被退化等資源與生態問題,設立“生態環境保育技術創新專項”,到2020年,研發生態環境保育技術15-20項,建立生態環境保育示范點10-15個,輻射面積達到1000萬畝以上;針對河北省農產品加工關鍵技術和裝備自主研發能力較弱、加工安全保障體系不完善、企業配套原料生產基地缺乏等主要問題,設立“農產品加工技術創新專項”,到2020年,研發食品加工新技術30-40項,新產品20-30個,新裝備10-20臺(套),建立示范基地10-20個;以先進信息技術農業化應用為核心,設立“互聯網+農業技術創新專項”,到2020年,研發新技術30項,新系統20套,在100家省級以上農業科技園區推廣信息、人才、技術、設施、裝備、產業、市場等管理服務系統。
六大科技創新工程主要為,針對區域干旱、缺水、土壤瘠薄、鹽堿等自然特點,在環渤海低平原區繼續實施“渤海糧倉科技示范工程”,到2020年,環渤海平原區綜合生產能力提高20%,水肥利用效率提高15%,增加糧食產能30億斤,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開展“糧食豐產科技工程”,在河北省山前平原區圍繞糧食核心區建設、噸糧田建設,開展小麥玉米節水節肥一體化技術、農機農藝配套技術、減肥減藥秸稈高效利用等關鍵技術創新研究,到2020年,形成技術模式4-5套,技術輻射區達1500萬畝,核心示范區域產量穩定通過噸糧;以河北省毗鄰北京的14個縣(市、區)為核心區,實施“環首都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帶建設工程”,打造1個農業硅谷創新高地,建設50個京津冀農業協同創新平臺,培育100個具有知名品牌的農業科技“小巨人”企業;以生態環境建設、特色產業提升和特色產業科技示范基地建設三大創新技術體系為動力,開展“綠山富民科技工程”,到2020年,引進培育新品種60個,研制新產品60個,建立示范基地100個,打造知名品牌產品100個;開展“農業科技園區提檔升級工程”,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園區提檔升級,到2020年,建設提升100家省級以上農業科技園區,其中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達到15個以上;開展“京津冀農業協同創新工程”,到2020年,形成以產業鏈為主線的京津冀協同創新團隊20個,聯合開展20項重大技術攻關,引進京津先進技術成果100項,初步建成京津冀協同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京津農產品加工物流產業承接園區、京津副食品產品主要供應基地、環京津生態涵養區和生態休閑觀光區。
智能農機在田野里奔騰輾轉,自動播種、施肥、收割,卻不見一人;指尖在屏上輕輕一點,旅行之余也可以給大棚里的蔬菜澆水施肥;沒有土壤,沒有陽光,植物工廠里的蔬菜依然長得旺盛……科技與農業融合,描繪著最時尚、......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電(記者趙建華)中國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科學技術部近日發布公告,加大支持科技創新稅前扣除力度。三部門明確:高新技術企業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置的設......
伴隨“一帶一路”倡議標志性項目——中巴經濟走廊的穩步推進,中國和巴基斯坦在各領域內的合作逐漸深化。2018年以來,在中國科學院國際伙伴計劃項目的支持下,由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和巴基斯坦......
2021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一流大學要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把發展科技第一生產力、培養人才第一資源、增強創新第一動力更好結合起來,更好為改革開放和社......
郭寧,80后,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副研究員,生物技術研究室主任,主要從事甘藍類蔬菜基因組學、分子遺傳、功能基因和生物育種研究。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業是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一粒粒小小的果蔬......
近日,新鄉縣農業農村局發布《新鄉縣農業農村局新鄉縣種業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公開招標公告,預計花費近1000萬元采購實驗室儀器等設備。詳細信息如下:一、項目名稱:新鄉縣農業農村局新鄉縣種業現代農業產業園......
9月23日,是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農民是否取得豐收,作為農業“芯片”的種子至關重要。不僅如此,種子的質量與安全還關系到農村穩定、農業增效的大局。隨著分子設計育種成為引領作物遺傳改良的前沿技術,越......
9月16日至20日,以“硬科技·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2022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在陜西省西安市舉辦。本次大會針對硬科技屬性,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突出科技成果轉化,聚焦建設秦創原使命擔當,壯大支柱產......
9月14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提前發布的2022版全球創新指數(GII)顯示,世界五大頂級科技集群中有四個位于東亞——日本一個,中國兩個,韓國一個,第五個在美國。同時,中國首次擁有與美國一樣多的頂級科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9/486058.shtm 2947.8億斤!這陣子,一說起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今年夏糧總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