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7-11-23 09:22 原文鏈接: 侯保榮院士解讀習近平科技創新思想

       轉方式調結構的基礎動力在創新,要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形成一批重大創新成果,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使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經濟活動,形成新的產品群、產業群。

      ——《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節選)》(2015年10月29日),《求是》2016年1月1日

      學習札記

      中國在改革開放前是一個窮國,因為我們窮的時間太長了,所以一直在追求產量,資源不足、供給不足是過去幾十年的突出矛盾。改革開放后,某些品種或者說某些區域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我們不再需要這么多產品了。因此,提質增效才是我們現在的目的,而不是產量,所以要轉方式調結構,減量增效,提質量,保安全。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意味著我們必須從資源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技術資本密集型產業,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政府主導經濟發展轉向市場主導經濟發展。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則需要對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進行調整,主動對接經濟發展新常態。在轉方式的過程中,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很重要。調結構也不是某個產業或領域的調整,而是全方位、多層次、多領域的協調推動。比如在要素投入方面,要從一般性要素投入向技術、資本、信息等高級要素投入轉變;又如產業結構調整,要從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產業向技術或知識密集型、高附加值產業轉變。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轉方式調結構的緊要關口,需要加快把政策轉化為行動,全力以赴打好攻堅戰。

      ——侯保榮

      侯保榮,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海洋腐蝕與防護的研究。

      融會貫通

      經濟下行壓力如影隨形,傳統發展模式日漸乏力,凸顯了我國經濟發展轉方式調結構的形勢已刻不容緩。轉變、調整必然帶來“陣痛”,卻是大勢所趨,是適應新常態的必然選擇。

      創新是轉方式調結構的動力源泉。進入新常態,無論是區域、產業還是企業,都面臨諸多困難和瓶頸制約,歸根結底還是發展方式粗放、對傳統產業和資源消耗依賴過重等體制機制性問題。要想化危為機,就必須走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

      轉方式調結構,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關鍵要處理好新興產業和落后產能的“加減”關系。重化工體量大,新興產業尚未形成,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這些發展中的共性問題,只能從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和管理創新等方面予以化解。同時要處理好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互補”關系。既要發揮國有企業在突破具有戰略方向的關鍵技術上的示范作用,又要充分調動民營企業的創新動力和創新能力。要處理好企業和政府的“主”“導”關系,特別是政府要簡政放權,推進市場化改革,做到不越位也不缺位。

      轉方式調結構,還要以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相結合為導向,推動科技與經濟協同發展。要緊緊抓住當前產業技術變革中一些帶動性強、影響面大、能夠代表一國綜合實力的核心關鍵技術,抓緊謀劃、扎實推進、全面攻關,加快產出一批重大創新成果,加速形成一批新的產品群、產業群,讓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成為結構轉型的示范和推動力量。

    相關文章

    科創板開市三周年,“迎新”步伐不止!

    2022年7月22日,滬市科創板迎來開市三周年。三年間,科創板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守“硬科技”定位,探索注冊制實踐,顯示出對科創企業和社會資本的吸引力。聚焦“硬科技”開市三年來,科創板“迎新”步伐......

    侯保榮:降住海中“吃”金屬的“老虎”

    浩瀚無垠的大海,不僅是生命的搖籃,更是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然而,海洋的自然環境,也在侵蝕著海洋重大工程,悄無聲息地影響著海洋經濟安全。提起侯保榮,業內都稱這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海......

    宋大偉:堅持創新驅動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出了一條適合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創造了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史上的新奇跡。今天的中國已......

    劉振虎:高效協同,創新驅動發展的源動力

    ——關于加強中國農科院農業科研協同創新的思考隨著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來自科研院所、高校、行業企業、中介機構等社會各界、各領域的創新力量不斷發展,全社會的創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在傳統體制......

    工信部工作會議:2019年要抓好這8方面工作

    “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3%左右,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務收入增長15%,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3.5%。”近日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發布了上述預測數據。會議不僅總結了2018......

    湖南高位推動縣域創新驅動發展工作

    近日,湖南省委副書記、省人民政府省長許達哲,在全國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現場會上指出,湖南將圍繞全省高質量發展,全方位增強縣域創新實力。許達哲強調,湖南將著力打造縣域發展新引擎、培育縣域發展新動能,把縣域作......

    堅持攻堅論點燃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研習科技創新重要論述2013年9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最為緊迫的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

    副省級城市工信部門技術創新工作座談會在深圳召開

    2018年12月4日,副省級城市工信部門技術創新工作座談會在深圳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巡視員畢開春出席會議并講話,深圳市副市長王立新到會致辭。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工信部門分管領導和負責技術創新業務......

    安徽省:創新驅動發展專題培訓班舉行

    8月7日,安徽省創新驅動發展專題研討班暨市縣(區)科技局長培訓班在省委黨校開班。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出席開班式并作輔導報告。省委副秘書長、省政府副秘書長、省行管局局長李必方,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張......

    2017年寧夏研發投入大幅增長

    根據最近公布的寧夏2017年研發投入統計結果,寧夏2017年R&D投入強度達到1.13%,超額完成年初預期1.02%的目標任務。2017年,寧夏自治區將創新驅動戰略作為“三大戰略”之一,出臺了......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