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6-09-08 14:55 原文鏈接: 環保公司中報業績亮眼板塊分化出現馬太效應

      多項環保政策,給環保企業接連帶來重大利好,不少環保企業中期業績表現不俗。2016年,58家已發布中報的環保上市公司,凈利潤上漲了12.2%。同時行業內細分板塊之間業績分化也較明顯,水處理和監測業績增長較快,但節能和水務業績表現不佳。環保公司中報業績亮眼 板塊分化出現馬太效應

      58家已發布中報的環保上市公司,僅一家虧損,與去年相比,整體營收上漲了28.1%,凈利潤上漲了12.2%,同期A股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僅為-3.9%。PPP項目和環保并購是推動公司業績上升的兩個關鍵因素。整體來看,環保行業業績分化明顯,出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細分板塊之間業績分化也較明顯,水處理和監測業績增長較快,但節能和水務業績表現不佳。

      近幾年,特別是去年以來密集出臺的多項環保政策,給環保企業接連帶來重大利好,不少環保企業中期業績表現不俗。

      據Wind資訊,58家已發布中報的環保上市公司,與去年相比,整體營收上漲了28.1%,凈利潤上漲了12.2%,同期A股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僅為-3.9%,可見環保行業整體景氣度較高。

      除易世達外,其余的57家企業無一虧損,凈利潤(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億元的有27家。特別是中原環保,凈利潤暴漲16.5倍至1.27億元,已超過該公司去年全年的凈利潤。

      整體來看,環保行業業績分化明顯。從公司層面來看,百億市值以上的大公司貢獻了環保板塊的七成收入、八成凈利潤,二者的增速分別達36%、28%,而市值50億元以下的小公司營收、凈利潤都出現了下滑。

      具體到細分領域,不同板塊之間也出現分化。水處理和監測業績增長明顯,二者凈利潤增速分別為57.3%和30.4%。但節能和水務業績表現不佳,節能板塊凈利潤增速僅為8.0%,水務凈利潤則下滑了18.2%。

      行業分化出現馬太效應

      在經濟處于下行期的當下,環保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中期業績答卷。E20環境平臺高級合伙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稱之為“逆周期”產業。

      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58家環保上市公司中期營收累計約581.4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53.82億元上漲了28.13%;凈利潤82.75億元,同比上漲了12.2%。其中26家凈利潤過億,中原環保、理工環科、神霧環保、興源環境等8家漲幅超100%。

      究其原因,PPP項目和環保并購是推動公司業績上升的兩個關鍵因素。

      剔除水務和部分轉型股,據廣發證券統計,PPP訂單向上市公司轉移的趨勢非常顯著:承接PPP項目的公司2016年上半年收入增速49%,顯著高于非PPP類公司的25%;PPP類公司上半年業績增速63%,遠遠高于非PPP類公司的23%。

      此外,剔除三聚環保和神霧環保,廣發證券統計發現,并購對業績提振作用也較為顯著。2016年上半年,并購類和非并購類的收入增速分別為43%和14%,業績增速分別為53%和3%。

      雖然整個環保板塊上半年穩步發展,但從單個子公司的業績來看,還存在一定分化,出現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

      統計發現,百億市值以上的大公司貢獻了環保板塊的七成收入、八成凈利潤,二者的增速分別達36%、28%,而市值50億元以下的小公司營收、凈利潤都出現了下滑。

      15家營收下滑的公司,節能、水務、固廢、大氣板塊均有分布。營收增幅在0%-20%、20%-50%、50%-100%以及100%以上的公司分別有18家、12家、7家和6家。其中,13家營收增長超一半的公司中有5家處于水處理板塊。

      凈利潤下滑的公司更多,共18家。其中下滑最厲害的是大氣板塊的遠達環保,凈利潤5836萬元,僅為去年同期的1/4。另外,8家凈利潤增幅超100%的公司有3家在水處理板塊。

      對此,光大證券環保分析師鄭小波向記者分析稱,大公司與小公司之間的分化在于,前者市場滲透深,能夠向下沉拓展市場,融資能力強,政府資源豐富,PPP項目拿單能力強。綜合起來,大公司的業績表現自然好于小公司。

      細分板塊之間業績分化也較明顯。水務板塊雖然營收同比增長25.98%,但由于處理成本的增加、投資收益的減少等原因使得利潤較去年下滑18.2%。節能板塊的營收和凈利潤增速都不到行業整體水平,分別為9.7%和8.0%。

      大氣治理板塊在三聚環保和神霧環保的拉動下,營收同比增長57.4%,凈利潤同比增長49.3%。若剔除這兩家公司的影響,營收增速僅為13.8%,凈利潤則下滑5.6%。這是因為行業的高速增長期已過,業績欠佳。

      固廢板塊上半年營收增速為25.6%,凈利潤上漲20.1%。受益于再生資源或者環衛業務,啟迪桑德、龍馬環衛、格林美三家營收都增長了30%以上。

      鄭小波稱,城市生活垃圾焚燒已跨過行業高速發展期,市場開始從一二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拓展。因此,四家公司中除中國天楹外,營收增速不足10%,盛運環保和偉明環保營收出現下滑。凈利潤上,除瀚藍環境外,增速都不到10%。

      哪些板塊業績最亮眼?

      眾多板塊中,水處理和環境監測表現最亮眼。

      15家水處理企業累計營收93.47億元,同比增長39.9%;凈利潤累計13.42億元,同比增長57.3%。二者增速都高于行業整體增速。

      中金公司分析稱,該板塊主要受PPP訂單拉動。截至6月末,財政部入庫PPP項目總投資額10.6萬億元,較3月末快速增加了19%,且項目落地率也逐季走高,目前在24%的水平。

      環保產業整體項目額占到PPP投資總額的9%,而污水處理在環保PPP中投資額占比為19%。上半年PPP項目落地是污水治理上市公司利潤增長的主要動力。

      對比津膜科技和碧水源,這兩家都生產并銷售膜產品的公司,可以發現PPP的重要。提供專業膜法水資源化整體解決方案的津膜科技,是該板塊凈利潤下滑最嚴重的公司,僅為576萬元,同比減少了65%。該公司將其歸因于行業競爭加劇和經營存在季節性波動。

      而市值最高的龍頭公司碧水源還保持著凈利潤76.2%的高速增長,這一增長速度為該公司上市以來最高同比增速。同時營收翻番,達到23.5億元。

      鄭小波分析稱,津膜科技單靠設備很難保持業績增長,而碧水源以設備為支撐,通過和地方政府成立合資公司、力推PPP模式等方式拓展市場。

      從去年開始力推PPP模式的碧水源,上半年新增訂單達92.8億元。目前,該公司在手尚未執行的訂單達185億元。

      業績表現亮眼的還有環境監測板塊。該板塊上半年實現營收39.8億元,同比增長29.9%;凈利潤3.6億元,同比增長30.4%。因該板塊起步較晚,6家公司中僅盈峰環境凈利潤破億。

      該板塊貢獻了營收增長最快的公司:理工環科。這家轉型環保行業不久的公司,是電力設備在線監測行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去年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收購了電力工程造價工具軟件生產商博微新技術,以及從事水質監測的尚洋環科,后者被視作該公司“戰略性進入環保產業領域”的契機。

      這兩家公司的并表,使得理工環科上半年實現了收入和凈利潤的雙高速增長:營業收入1.95億元,同比增長191.27%;凈利潤增長846.17%至2635.68萬元。

      而另一家監測企業日子就沒這么好過,雪迪龍今年中期凈利潤幾乎減半,4536.6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9.39%。該公司稱原因有三:拓展新產品新業務導致銷售費用同比增21.82%;新增研發人員、合并境外子公司導致管理費用同比增加了1789.9萬元;投資收益467萬元較去年同期的1908萬元減少了1441萬元,同比減少75.51%。

      除了環境監測之外,上半年投資熱點還有土壤修復。去年開始,各大券商的環保研報中都可見“土十條萬億盛宴”的說法。今年5月31日,“土十條”正式出臺,環保部解讀稱,到2020年,預計可帶動環保產業新增產值約4500億元。

      這些政策利好給環保企業帶來了訂單增長:博世科上半年拿下合同總額近2億元的南化項目。永清環保上半年中標了長沙、大連、徐州、靖江等地的土壤修復項目。

      高能環境訂單實現大幅增長,相繼中標了長春熱電廠、西寧中星化工廠、白馬湖流域治理、蘇州溶劑廠和上海桃浦等大型環境修復項目。據興業證券環保分析師汪洋等人的統計,該公司環境修復板塊新增訂單11.5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不過,營業收入下降8.82%。

      對此,汪洋在研報中分析稱,這主要由于從簽訂訂單到實現收入需要一定時間,本期簽訂訂單無法在當期即實現收入。“土十條”落地后,土壤修復類的訂單有望加速釋放,公司環境修復業務將進入高景氣周期。

    相關文章

    收入大跳水,南華儀器2021全年業績預告

    南華儀器公布2021年全年業績,公司實現收入10.00-12.00億元,同比下降84.936%至81.92%。報告稱,公司2021年實現收入10.00-12.00億元,同比下降84.936%至81.9......

    迪安診斷2021年全年業績預告,穩步增長勢態良好

    迪安診斷發布2021年全年業績預告,預告稱2021財年盈利1105-1252億元,同比增長37.62%-55.93%。根據迪安1月27日發布的《迪安診斷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業績預告》表明,......

    業績疲軟,洋快餐巨頭瘋狂討好年輕人

    “酸甜清香,一口上頭”——你能想到,這是快餐巨頭麥當勞(NYSE:MCD)新推出的香菜新地的廣告語嗎?紅星資本局注意到,2月21日,麥當勞上市了限時新品香菜新地,香菜+冰淇淋的神奇搭配一經推出便迅速登......

    島津2020年前9月業績:營運利潤增長17%,中國地區成亮點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1年2月5日,島津公布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9個月業績,全球總體經濟狀況受到COV1D-19大流行的長期影響,但在這一期間出現了總體復蘇的跡象。2020年財年前三季度銷......

    環保上市公司2019半年業績盤點(附各領域企業排行榜)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基于A股及港股上市公司公布的2019年中報,將127家環保上市公司(包括102家A股環保上市公司和25家港股環保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按照細分領域進行了盤點。127家環保上市公司中水......

    華測檢測(300012):3Q凈利同比預增65%至95%持續超預期

     18Q3業績超預期,利潤向上拐點持續驗證 10月14日公司公告18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18Q1-Q3歸母凈利1.5億-1.7億元(同比+50%至+68%),預計18Q1-Q3扣非......

    凈利最高漲315%!43家環保上市公司半年報數據一覽

    近日,不少環保上市企業公布2018半年報。根據相關網站以及E20圈層會員傳遞的信息,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統計了43家上市公司的半年報數據(如有補充,歡迎底部留言或聯系)。在統計的43家環保上市公司中,......

    神開股份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修正:扭虧為盈700900萬元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上海神開石油化工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關于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修正的公告》。上海神開石油化工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年4月14日披露了《2018年第一季度報告全文》,報告......

    142家環保公司發布預告逾半數盈利過億元

    2017年是我國節能環保產業大力發展的一年,工業污水治理、市政污水處理、黑臭水處理、煙氣處理、VOCs治理、大氣治理、危廢處置等多個領域遍地開花。隨著環保領域業務的“百花齊放”,節能環保上市公司去年的......

    最新|26家上海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名單

    北極星環保網訊:北極星環保網獲悉,近日上海環保局發布了上海最新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名單,涉及26家環保公司,具體名單如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