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包括日本在內的許多國家,由于肝臟中脂肪過多積累引起的肝癌在增加。為了改變這種不幸的狀況,重要的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預后。大多數情況下,脂肪肝的原因是暴飲暴食和缺乏運動。脂肪肝通常通過少吃,多運動和減輕體重而得到改善。因此,信州大學研究生院Fangping Jia領導的研究小組提出了一個問題:“少吃還能抑制脂肪肝引起的肝癌嗎?”
由信州大學醫學院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能夠證明,減少食物攝入量30%或直到完全吃飽之前的飲食減少70%,可以有效地減少由脂肪肝發展為肝癌的可能性。脂肪肝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可導致肝硬化和癌癥。研究小組觀察了具有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基因的小鼠中與脂肪肝相關的肝腫瘤的發生率,并證明僅通過飲食限制,肝癌的發生率在15個月內從41%下降到8%。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
盡管已經有研究表明肥胖,脂肪肝和肝細胞癌之間存在聯系,但是在這項研究之前,飲食限制對癌癥的影響和機理尚不清楚。減少食物攝入可抑制細胞增殖,氧化/ ER應激,炎癥,衰老和胰島素信號傳導,同時增加自噬。炎癥和氧化/ ER應激會在體內創造有利于異常細胞發育的環境。自噬是機體清除受損細胞,減少患癌可能性的機制。
信州大學醫學院副教授Naoki Tanaka是該研究的通訊作者,他希望通過提供個性化的飲食指導和飲食習慣的改善來根除肝硬化和脂肪肝癌,直到飲食達到70%。田中副教授使用相同的小鼠模型進行的其他三項研究顯示,富含膽固醇,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飲食會增加肝臟腫瘤的發生率,并闡明其發生的機理。田中副教授推測,不僅脂肪攝入量很重要,而且導致癌癥的飲食脂肪的“質量”也很重要。他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進一步闡明這一點。
先前的許多研究還表明,飲食限制會通過減緩衰老的速度而延遲人類癌癥的發展。有句中國諺語說:“要長壽健康,就吃,直到胃飽滿70%為止。”然后,您將健康地生活,并可能導致壽命延長。
近日,記者從北京協和醫院獲悉,該院肝臟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杜順達教授團隊為一名乙肝相關肝癌的晚期患者進行了特異性T細胞免疫治療并長期隨訪觀察。據悉,這是全球首例乙肝特異性T細胞療法在晚期肝癌患者中的......
肝癌是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預計到2025年將導致超過100萬人死亡。肝細胞癌(HCC)是最常見的肝癌類型,約占所有原發性肝癌的85%。肝細胞癌患者的生存率非常之低,只有約18%的患者在確診后能......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馮丹團隊與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合作,研究揭示了膳食補充姜黃素減少非酒精性單純性脂肪肝患者肝臟脂肪含量與其改善腸道菌群介導的膽汁酸代謝有關。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
近日,寧波29歲的劉女士萬萬沒想到,吃素半年脂肪肝的程度反而加重了。原來,劉女士半年前在體檢中查出輕度脂肪肝,下決心好好減肥。她認為平時葷的吃多了,才會得脂肪肝。于是戒掉了葷腥和精致碳水,每餐基本都是......
在中科院院士樊嘉等專家看來,中國肝癌發病率持續上升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早篩早診是肝癌的關鍵防線,及時發現盡早治療可根治肝癌,建議高危人群6個月進行一次篩查。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在7月26日由上海......
他是納米材料科學家,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在納米材料與生物醫藥交叉領域執著求索;他是教授博導,引領學生在科學前沿不斷進行“以人為本”的創新;他是公司創始人,創立西安超磁納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力促成果轉化服......
5月30日,記者從中國農業大學獲悉,該校生物學院教授黃銀花團隊成功繪制了鴨脂肪肝的動態病理學表型、染色質構象和基因表達的圖譜,解析了鴨減輕機體脂肪肝損傷的保護性分子機制,有望為人類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療......
5月30日,記者從中國農業大學獲悉,該校生物學院教授黃銀花團隊成功繪制了鴨脂肪肝的動態病理學表型、染色質構象和基因表達的圖譜,解析了鴨減輕機體脂肪肝損傷的保護性分子機制,有望為人類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治療......
年逾七旬的包奶奶(化名)被診斷為肝癌晚期,肝臟右側巨大腫瘤合并門靜脈右支癌栓以及左側肝臟子灶,惡性程度非常高,治療效果不容樂觀。記者9日獲悉,面對無法手術的患者,上海肝外科專家袁聲賢教授團隊探索為其實......
國衛辦醫政函〔2024〕9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為進一步提高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化水平,保障醫療質量安全,維護患者健康權益,我委組織對《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