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摘要的基本要求和常見結構

      一般而言,摘要需要突出全文的五個要素,這五個要素分別是問題陳述、動機、方法、結果和結論(Koopman,1997)。

      問題陳述:對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概括,適當突出問題的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不足。

      動機:指出具體研究什么內容,該研究內容是問題陳述中聲明的問題的一個子集。必要時給出研究目標。

      方法:簡要介紹為得到研究結果所采取的研究方法。

      結果:概述論文得到的最重要的研究結果,如重要數據、規律和發現等。

      結論:研究結果有什么含義、影響和意義。

      以下是摘要的一些基本要求:

      長度要求:不同期刊對摘要的長度規定不一樣,但如果摘要是一頁的三分之一左右,那么顯得有種美觀的感覺。

      五要素的權重:看哪些要素重要。如果問題重要,突出問題;如果方法重要,突出方法;如果某條結果重要,突出結果;如果結論重要,那么突出結論。如果某個要素完全不重要,那么可以不出現。

      結果的介紹:盡可能給出最具體的甚至量化到最后一級的結果。例如,“不一樣”比“高、低、強、弱”差一些,“高、低、強、弱”比“高多少、低多少、強多少、弱多少”差一些。

      結論的介紹:結論除交代解決了什么問題外,可適當總結出對本領域科學家甚至更寬闊的領域而言你的研究結果的通用價值。這對于需要將影響力輻射到其它學科讀者的論文尤其重要。

      其它要求:摘要是全文的一個簡介,應盡可能簡短;摘要是獨立閱讀的文本(可能單獨出現在檢索系統和公告中),不能包含需要翻閱全文才能理解的符號和編號,因此不允許按編號引用章節、圖表、公式和參考文獻等;摘要用于吸引更多的讀者,是給沒有看全文的人看的,因此摘要要求通俗易懂,盡量避免行話。

      哈特利(Hartley 2010)針對學位論文的摘要指出,常見的摘要有四種基本結構:(1)以五要素為綱領的結構,(2) 三段結構,(3)四段結構和(4)自由結構。實際上,期刊論文的摘要也可以是這四種基本結構之一。

      (1) 以五要素為綱領的結構

      大多數論文的具體寫作采用了背景、動機、方法、結果和結論的單向思路,因此在摘要中適合按順序交代問題陳述、動機(目標)、方法、結果和結論五個要素。

      (2)三段結構

      有的論文工作的意義比較明顯,不需要另外強調結論,摘要可使用三段結構,分別介紹(1)為什么要做這份工作、(2)這份工作做了什么、(3)這份工作給出的結果是什么。其中,第一段其實包含了問題陳述中的背景、目標和一部分結論(即意義)。第二段包含了動機、方法和解決的具體問題。第三部分包含了有價值的結果。

      (3)四段結構

      有一些學科,如人文科學,可能不需要問題陳述。此時,可以分成四段,分別是(1)這份工作做了什么、(2)這份工作是如何做的、(3)采用的資料或方法是什么、(4)這份工作的結論是什么?

      由于這類工作的結果主要用于形成結論,結果本身可表述性不強,因此往往在摘要中不給出具體結果。

      (4)自由結構

      一些論文強調解決了幾個不同的問題。此時,在介紹完問題陳述和總的動機后,接下來可以分成幾部分,分別針對每個子問題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進行介紹。如果針對每個問題有各自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可以將三個要素結合起來介紹(有時還需要將小動機放在前面)。即使這樣,最后還可以給出總的結論。

      有的期刊則對摘要的結構進行了規定。例如,期刊《Studies in Graduate and Postdoctoral Education》就要求摘要分成目的、方法、發現(即結果)、不足/意義、實際應用和原創價值等幾個部分。圖1是該期刊上Mohamed等人(2020)的論文摘要。

     圖1 規定了結構的摘要


      資源分享:10份寫得好的摘要

      據Kibin網站介紹,蘇珊·米內茲(Susan M. Inez 2017)是一名英語教授和寫作能手,來自美國東北部。除了英語教育學士學位、寫作碩士學位和教育碩士學位外,蘇珊還擁有20年教授寫作、專業寫作、文學等課程的經驗。她還擔任了兩年的校園寫作中心的聯合主任。

      她從各類期刊論文遴選出了10篇讓人獲益匪淺的摘要,除了給出摘要來源、摘要本身外,還對每篇摘要的優點給出了評價。詳細信息見以下鏈接(如果鏈接丟失,可將本文末尾參考文獻列表給出的原文拷到游覽器搜索新的鏈接):

      https://www.kibin.com/essay-writing-blog/10-good-abstract-examples/

      以第一份摘要為例,其原文和譯文如下:

      米內茲指出,這份摘要有幾點值得注意:

      這篇摘要沒有具體說明為什么這個問題值得研究,盡管它暗示了這項研究的重點是成癮。

      此外,這份摘要并沒有公開說明其中的含義。它只是說,文章討論了一些含義。

      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簡要總結研究結果更好,但有時不可能只用幾個句子來總結所有信息。如果是這樣的話,最好像這篇摘要那樣,只指出會在論文中討論結果的含義。

      關于其它九份摘要及其特點的介紹,請從以上鏈接進入閱讀原文。

      摘要的基本句型

      這里針對摘要的每一個要素,分別給出一些我們從各種文獻搜集到的句型。

      句型舉例中, A代表作者, C代表特征,D代表領域或方向,E代表某個解釋或定義, M代表方法,P代表問題, R代表原因,X代表現象、規律等,O代表其他。對應的小寫字母則代表子類或細分,例如,d代表D中的細分方向。摘要舉例取自Schwieterman等人的文章。

      1) 問題陳述常見句型

      X is defined as E, and this problem is important for (or key issue in) D. Though much work has been done concerning P, the related questions about p are little addressed (or not considered, or not thoroughly considered). Understanding these questions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or significant ) in d.

      P is a hotly studied topic due to the widespread recongniz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is problem in D. Unfortunaturely, the p of P is little addressed (or not considered) due to the lack of (or owing to or for reason of) R.

      p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P and plays a key role in d.

      R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X frequently observed in p.

      M is among the most widely used methods and

      X is a well-known phenomenon characterized by C.

      The issue of p in P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s because of its importance in D.

      p i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ssue in D.

      2)動機常見句型

      Here we show (or demonstrtae) that X .

      This study aims to elucidate R of X observed in p.

      The main objective/goal/purpose of the paper/article is to introduce a M (or elucidate R or explain the cause of X).

      Here (or in this paper) we study (or address or consider) p (or X or M).

      p (or X or M) is considered in this paper.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p (or X or M).

      The paper/article discusses (or deals with, analyses, considers, explains, describes, establishes a method for, aims on, offer a solution to) p (or X or M).

      This paper develops M (presents M, provides M, studies X, contains R, concentrates on R)

      This paper gives (or aims to give ) a comprehensive account of R.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M for R that exists in p of P.

      3)方法常見句型

      We use the method M for p and this method has the properties of C.

      M is used in this paper.

      Systematic M (experiments or numerical simulation or case studies or surveys or theoretical analyses ) are performed with

      To solve p (or to reveal X) , a method based on m is proposed here and this method is capable of .

      We build M for X and this method is updated from the method of A through introducing m to increase the accurary (or robustness or parameter range).

      4) 結果常見句型

      We find that for ...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ults is that x1, another one is that x2.

      The results are X.

      We obtain the results of or that X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R is the reason of x.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X.

      Interestingly (or Surprisingly), R was shown (found) to have important impact on p.

      The most striking observation from the data was

      The most striking finding of this study was

      The x1 and x2 are here found to be dependent on

      5)結論常見句型

      These results cast new light on (or have important ramifications for ) p.

      The present study bridges the gap between p1 and p2.

      The present study establishes a link between x1 and x2.

      This study closes up a long debate about R.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is that

      The result obtained by this study can be used to (or applied to)

      This study opens up a new field (or issue) in P.

      This study not only solves the challenging problem of P but also offers a method that can be used to solve other problems such as p1 and p2.


    相關文章

    研究人員系統鑒定出哺乳動物生精細胞RNA結合蛋白

    南京醫科大學教授鄭科、郭雪江和副教授林明焰與中南大學教授、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副院長譚躍球等課題組合作,系統鑒定了哺乳動物生精細胞RNA結合蛋白、RNA結合結構域和非結構域元件,構建其男性不育相......

    新研究!揭示現代大豆品種重要性狀結構變異

    近日,《自然—遺傳學》(NatureGenetics)在線發表河北農業大學張彩英團隊研究論文。該研究率先組裝高產優質抗病現代品種“農大豆2號”高質量基因組,在基因組水平發掘現代大豆育成品種特有結構變異......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團隊研究揭示染色質結構和折疊機制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平研究組和李國紅研究組合作,揭示了連接組蛋白H5介導的核小體結合和染色質折疊和高級結構形成機制。相關論文近期發表于《細胞研究》。在真核生物中,基因組DNA被分層包裝到細胞核內......

    致密核物質性質理論研究新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中心研究員雍高產在核物質相結構與中子星“超子謎團”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物理快報B》(PhysicsLettersB)上。核物質相結構的探測研究是當......

    晶態多孔有機框架的設計合成研究取得進展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化學與藥學院劉波副教授提出了一種基于動態B-O、B←N和氫鍵組裝的晶態多孔有機框架的新概念,為高效制備和實際應用可加工和可回收再生的多孔框架材料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該研究成果發表......

    科學家揭示番茄閉花授粉形成機制

    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吳雙團隊首次解析了番茄通過形成特殊表皮毛,改變花的結構,進而改變授粉方式的分子機制。該研究為未來改造植物授粉方式,增加結實率和提高植物的逆境適應力,以及未來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控制提供了重......

    響應設備更新政策|半導體制造工藝、結構與表征解決方案

    半導體制造工藝電動汽車等高新技術領域對高效動力轉換的需求與日俱增,碳化硅與氮化鎵材料扮演關鍵性角色,有效降低能耗并提升動力轉換效率。牛津通過原子層沉積(ALD)與原子層刻蝕(ALE)技術優化了器件工藝......

    Nature:科學家成功揭示神經遞質轉運蛋白的精細化結構

    神經元能通過一種稱之為神經遞質的化學信號來彼此交流溝通,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e上題為“Mechanismsofneurotransmittertransportanddruginhibi......

    激光粒度儀原理、結構及可測樣品類型

    激光粒度儀是利用顆粒對光的散射(衍射)現象測量顆粒大小的。即光在行進過程中遇到顆粒(障礙物)時,會有一部分偏離原來的傳播方向,顆粒尺寸越小,偏離量越大;顆粒尺寸越大,偏離量越小.散射現象可用嚴格的電磁......

    海洋所等在海洋障礙層結構反演重構方面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尹寶樹研究團隊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合作,針對海洋障礙層結構反演重構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環境研究通訊》(EnvironmentalResearchCo......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