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遇到挫折時,依然能克服困難繼續努力。不僅是人類,動物也能為實現目標“百折不撓”。日本一項研究發現,大鼠遇挫后短時間內大腦相關的多巴胺的釋放就會增加,從而讓其“有干勁”去克服困難。
日本京都大學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研究人員訓練大鼠持續努力地去獲取獲得概率并不確定的報酬——甜水,訓練結果是,即使有時出現不能獲得甜水這種“偏離期待”的情況,大鼠也會為獲得報酬能動地進入下一輪的行動。
在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利用鈣離子成像技術等方法精確觀測大鼠腦內多巴胺神經細胞活動。他們發現大鼠腦內一些多巴胺神經細胞會在發生“偏離期待”的情況后瞬間變得活躍起來。使用最新的多巴胺量計測法進一步分析發現,大腦伏隔核會在發生“偏離期待”的情況后馬上增加多巴胺的釋放量。伏隔核在大腦處理獎賞、快樂等活動中起到重要作用。
研究人員還在發生“偏離期待”的情況后,馬上人工刺激通往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經回路,結果成功驅使了大鼠去克服困難。
這項研究稱,多巴胺神經細胞對動物的“干勁”來說非常重要,以往人們認為事情進展順利,多巴胺的釋放量會增加,而當遇到挫折時多巴胺神經細胞的活動會減弱,多巴胺釋放量相應減少。但這無法解釋為何動物也具有克服困難的能力。
在這項實驗中,研究人員找到了動物大腦克服“偏離期待”的機制,有望幫助人們研究抑郁癥、依賴癥等精神或神經疾病,并尋找新的治療方法。
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志上。
12月27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學技術館和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承辦的第十一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正式啟動。啟動環節之后,項目命題專家楊毅教授和張桂鳳老師分別就創意作品項目和科普......
“年輕醫生和醫學生是未來健康科普傳播的主力軍。”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以下簡稱復旦上醫)副院長吳凡表示,“權威的醫學科普離不開醫務人員的廣泛參與,因此,幫助醫學專業人員特別是年輕醫務工作者走上科普路、走......
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國家科普能力建設在提速。11月4日,科學技術普及法修訂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這是科學技術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來的首次修訂。科普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為做好放射衛生科普宣傳工作,進一步提升原創科普作品的質量,為公眾提供內容優質、形式多樣、生動有趣的放射衛生健康科普作品,中國疾控中心輻射安全所于2024年10月9日在江蘇省南京市召開“放射衛生科普作品......
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破繭成蝶”甲狀腺癌防治技術培訓在上海技術交易所(以下簡稱上技所)實現轉化交易。據悉,這是國內首個醫療機構科普專項成果,也是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科普專項中第一個成功產出醫學科......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辦公室的書架上,《最優化理論與方法》被置于書籍滿滿的書架中,但袁亞湘一眼便能找到。《最優化理論與方法》封面。這是199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
據最新一期《自然·遺傳學》雜志報道,由多個機構組成的國際“端粒對端粒(T2T)”聯盟正在推進“反芻動物端粒-端粒”項目,旨在對300多種反芻動物的基因組進行測序。研究團隊期望通過測序得到的基因組圖譜,......
動物之間也能共享“文化”?合作狩獵、資源共享和使用相同信號交流相同信息——這些都是在不同動物物種之間觀察到的文化共享的例子。科學家在近日發表于《生態和進化趨勢》的一項觀點文章中,引入了“共同文化”一詞......
記者7月3日從山西省科技廳獲悉,山西省近日認定了2023年度32個科普基地,進一步加強山西科普設施和科普能力建設。“山西科普基地增至269個,這些科普基地覆蓋面廣、特色鮮明,促進全省科普基礎設施均衡發......
湖南衡陽南岳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7月4日透露,該局近日救助一只從樹上跌落的貓頭鷹幼崽,該貓頭鷹學名斑頭鵂鹠,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經工作人員檢查,這只斑頭鵂鹠因從高處跌落,救助時生命體征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