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知道多吃健康食品有好處,可偏偏那些“不健康食品”似乎更誘人。英國《營養和糖尿病》雜志刊登一項最新研究說,大腦對食物的偏好其實可以通過“訓練”來改變,從而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降低肥胖風險。
“我們并非生來就喜歡炸薯條,而討厭全麥面包。”正是基于這一信條,美國塔夫茨大學等機構科研人員開始探究,專門的訓練能否調整人們的飲食偏好。他們征集了13名肥胖或超重者,并為其中8人設計出一整套減肥方案,包括適當的行為改變訓練,高纖維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膳食等。另外5人則作為對照組,不干預他們的日常生活和飲食習慣。
在這項為期6個月的研究項目開始前和結束后,研究人員對這兩組參與者腦部進行了核磁共振成像掃描,重點考察大腦中與回饋和成癮有關的區域對不同食物的反應。結果發現,接受半年訓練之后,被干預者對低熱量食物的興趣明顯增加,而對高熱量的不健康食品興趣下降。對照組則沒有出現這種變化。
研究人員說,如今不健康食品及其廣告充斥在生活中,不利于人們作出健康選擇,但這項研究表明,如果主動作出改變,遠離不健康食品,則大腦也會逐漸適應這種變化,喜歡上果蔬、谷物這類健康飲食。下一步他們將進行更大規模研究,驗證這一結論。
基本信息標準號StandardNo:GB/T5009.83-2003中文標準名稱StandardTitleinChinese:食品中胡蘿卜素的測定英文標準名稱:Determinationofcarot......
近日,多地的進口車厘子、雞翅、啤酒等食品飲料的外包裝或內表面檢出核酸陽性。食品核酸陽性情況為何突然變多?各類食品是否還能放心吃?如果購買的食品與陽性樣本有關該如何處理?看圖了解↓↓......
1月23日,高等學校食品營養與健康專業教材建設啟動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召開,全國首個食品營養與健康專業將著手編寫新專業所需的16門課程新教材。2019年7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率先......
1月23日,高等學校食品營養與健康專業教材建設啟動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召開,全國首個食品營養與健康專業將著手編寫新專業所需的16門課程新教材。2019年7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率先......
2021國自然項目指南已經發布,代表2021年國自然申請正式起航!葡萄研究特別整理了食品方向指南,一起來先睹為快吧~食品科學領域代碼C20食品科學C2001食品原料學C2002食品生物化學C2003食......
2020年12月30日,由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檢測中心提出,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歸口發布的《食品及食品包裝表面中新型冠狀病毒采樣與實時熒光RT-PCR檢測方法》團體標準正式在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發布......
——南京微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肖理文總經理/董事長專訪分析測試百科網訊在糧油及飼料污染物快速檢測領域主要有兩大技術,酶聯免疫和膠體金,前者定量更準,后者使用更簡單。檢驗人員呼喚兼具兩者優點的技術出現。近......
近日,記者從國際健康產業論壇秘書處獲悉,以“后疫情背景下健康產業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將于12月3~4日在山東煙臺舉行,來自11個國家的院士專家以及醫院院長共同為煙臺健康產業發展支招。當......
土壤微生物調控土壤養分循環過程與植物生產力,是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標。在農業生態系統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細菌、真菌、線蟲等)以多營養級微食物網形態共存,尤其在根-土界面(根際微環境)中發揮重要作用,直接或......
——訪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劉倩研究員光譜技術已邁過百年歷史長河,中國的光譜分析技術亦可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今日中國的光譜技術已從國際上“跟跑”躍升到部分領域領跑的地位。在這背后,老中青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