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11-28 09:11 原文鏈接: 李冠興院士:核電站進內陸是大勢所趨

    李冠興

      當地時間11月25日下午,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與羅馬尼亞國家核電公司分別在關于建設羅馬尼亞切爾納沃德核電站3、4號機組的合作意向書上簽字。

      事實上,這是中廣核簽署的第二份在歐洲國家開發建設核電項目的協議。此前的10月17日,中廣核與法國電力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資在英國建設核電項目。

      與國際同步,我國核電站建設也開始“回暖”,但內陸核電站建設依舊處于“寒冬期”。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核學會理事長李冠興日前在第十屆“三核”論壇上表示,我國核電站建設有安全保證,進內陸是大勢所趨。“核電站項目可以穩一穩、緩一緩、看一看,考慮進駐內陸。”

      “我國有關核電發展的規劃與政策是穩妥的,對安全標準的考量也是最高的。”李冠興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強調,我國完全能夠保證內陸核電站建設、運行的安全性。

      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只在沿海安排少數已經過充分論證的核電項目,不安排內陸核電項目。這意味著眼下核電建設項目想要入駐內地幾無可能。李冠興希望,在“十三五”規劃中核電站進入內陸能夠提上日程,這樣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核電的建設速度才不至于落后太多。

      其實,我國關于在內陸建設核電站的爭論由來已久。“公眾更多的是擔心在內陸建核電站后,是否會污染河流、是否絕對安全。這種擔憂可以理解。”李冠興認為,學術界與公眾有爭議是好事,“有爭議才能促進研究與行業的發展”。

      他告訴記者,運行20多年的秦山、大亞灣、田灣三大核電站對公眾造成的輻射量均遠低于國家規定量限值。“不僅如此,現在建設核電站采用的第三代‘AP1000核電技術’,完全可以避免類似福島核泄漏事故的發生。”

      “‘AP1000技術’可以做到‘兜底’。”李冠興解釋說,即使像福島核電站那樣,由于不可預測的事件造成堆芯熔化,也可以把堆芯熔融物保持在壓力容器內,確保反應堆安全殼的完整性,同時確保無放射性物質向廠外泄漏。

      其實,在核電站建設上,國際上并不存在內陸和沿海兩個標準,對內陸與沿海發展核電的要求也沒有本質差別。

      “實際上,發達國家的大部分核電站是建在內陸的。”李冠興介紹說。

      據了解,美國建設有64臺內陸核電機組,占該國所有核電機組的61.5%;法國的內陸核電機組占比更高,為69%;烏克蘭的19座核電站,則全部建在內陸。

      今年兩會期間,湖南代表團有關盡早啟動內陸核電項目建設的提案曾再度引發公眾討論。

      對此,李冠興認為,我國在建的三門核電站采用了“AP1000技術”,其運行的經驗與積累的數據可為以后內陸核電站的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首臺AP1000核電機組的建設是有風險、有難度、有挑戰的,科技界與產業界共同努力跨過去,我們就是世界第一了。”李冠興說。

      “目前中國的核能只占不到2%,理想比例是在10%以上。”李冠興告訴記者,時下國人廣泛關注的霧霾與能源結構調整問題,都可以從發展核電中找到答案。

    相關文章

    無障礙環境建設法9月1日起施行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6月28日表決通過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將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出,新建、改建、擴建的居住建筑、居住區、公共建筑、公共場所、交通運輸設施、城鄉道路......

    吉林省建設科技專家庫,入庫專家需具備這些條件

    關于發布《吉林省科技專家庫管理辦法》的通知各市(州)科技局,長白山管委會教育科技局,長春新區、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管委會科技局,各縣(市)科技管理部門,各有關單位:為進一步規范吉林省科技專家庫管......

    探秘“華龍一號”核電技術有何安全“盾牌”?

    在福建省南部,有一座名叫云霄的小城。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在這座小城誕生、成長,它承載著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從并跑到領跑的戰略使命,始終以安全為中心。“華龍一號”的批量化建設首個項目——......

    南開大學有機新物質創造前沿科學中心獲批立項

    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22年度前沿科學中心立項建設的通知》,南開大學“有機新物質創造前沿科學中心”獲批立項建設,這標志著該校在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平臺建設上取得了新突破。據悉,“有機新物質......

    楊長利:我國核電已具備實現更大目標的基礎

    楊長利認為,我國核電目前已具備實現更大目標、更高質量發展的扎實基礎,他向大會提交提案:進一步加大力度,在確保安全前提下,未來十年保持每年核準開工10臺以上機組;拓展空間布局,在清潔基荷電力供應保障能力......

    高校學科群建設如何實現1+1>2?

    學科群一方面使具有共同性和互補性的學科匯聚以解決現實問題,培養學科領域內“通才”;另一方面,也使高校傳統優勢學科獲得來自其他學科的新鮮血液,使人才培養從單一學科的“學術圈地”,走向多學科交叉融合,獲得......

    “華龍一號”核電1號機組穹頂吊裝成功

    今天(2月17日)上午9:30,位于福建漳州的“華龍一號”首個批量化機組完成外穹頂吊裝。“華龍一號”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它的建設對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跨越具有重要意義。......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方案印發,側重科學儀器領域

    據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2月8日消息,為培育構建在滬高水平科技力量,更好推進新時期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按照《上海市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條例》《2021—2035年上海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關......

    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取得巨大成效

    近日,中國科學院發布資源環境領域系列研究報告。報告表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湖泊、濕地、山地、西北干旱區、東部超大城市群的生態環境建設取得巨大成效。中國科學院組織相關院屬單位,在長期系統性工作基礎上,......

    “玲龍一號”全球首堆核島安裝工程開工

    央視網消息:記者從中核集團獲悉,近日,位于海南昌江的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型反應堆“玲龍一號”核島安裝工程正式開工。本次實施的項目為反應堆廠房管道支吊架安裝子項,是連接核島、常規島的基礎設施。“玲龍......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