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8-10 09:20 原文鏈接: 卵巢癌中醫診療方法

      卵巢癌是指發生于卵巢表面體腔上肢和其下方卵巢間質的惡性腫瘤。其發病年齡是婦科腫瘤中最寬的,可以發生在婦女一生中的任何時期。由于卵巢腫瘤深藏于盆腔,患病初期很少有癥狀,以至確診時60%~70%的卵巢惡性腫瘤已屬晚期。近20年來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較低水平(20%~30%)。有資料表明,卵巢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仍不斷上升,國際抗癌聯盟(UICC)統計1985年年齡校正死亡率以丹麥最高,達9。78/10萬;希臘最低,為2.59/10萬。經統計,在1955~1985年間,日本和美國因腫瘤致死的人群中,卵巢癌呈不斷上升的傾向。據報道,中國1988年卵巢惡性腫瘤的發病率為5.37/10萬,因此進一步開展防止卵巢腫瘤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視。

        傳統中醫學對本病的認識,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經典醫籍《黃帝內經》《靈樞·水脹》篇載有:“寒氣客于腸外,與衛氣相博,氣不得營,因有所系,癖而內著,惡氣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懷子之狀,久者離歲,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此其候也。”這描述與卵巢腫瘤相類似。對卵巢癌的治療,傳統醫學根據《內經》:“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的治療大法與辨證施治的原則,采用以內服藥物為主,兼以外治、藥膳、單驗方等療法,效果較為理想,且有不良反應小,療效穩定,改善體質,提高生存質量2等優勢。

        卵巢癌在傳統醫學中稱謂不一,中醫屬癥瘕、腸蕈、腹痛等范疇。

        病因病機

        對于本病之成因,歷代醫學均有論述。綜合之,本病的發病因素雖有諸多方面,但其主要病機在于寒凝、氣滯、血瘀。蓋寒為陰邪,其性凝滯,侵襲機體易致遏阻陽氣之升發,氣血之運行。婦人在經前或經期,或產后,由于感受風寒,或過食生冷,或因素體陽虛,寒從內生,而致寒客于胞宮經脈,阻滯氣血運行,遂致瘀積胞官,日久形成癥瘕。又因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由于情志不暢或抑郁,或煩怒傷膽,或思慮過度,而致氣滯血瘀,瘀血凝滯于胞脈之中,漸成斯疾。

        臨床表現

        1)早期一般很少有癥狀,部分患者可出現腹脹,腹部不適,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

        2)病至晚期,當忡瘤繼續生長,牽引、壓迫和浸潤鄰近臟器時要產生腹部疼痛劇烈,腹部有壓迫感,伴大小便刺激癥狀,甚則導致輸尿管梗阻,部分患者可伴有出血現象。

        實驗室檢查

        (1)細胞學檢查:少數卵巢腫瘤患者,陰道涂片可見到砂粒體和腺癌細胞。

        (2)超聲檢查:B超超聲掃描可顯示盆腔胂塊的部位,大小和質地。

        (3)電于計算機斷層掃描攝影(CT):能確定病變的全部范圍,有助于確定卵巢癌的期別及復發的癌灶。

        (4)淋巴造影:可以幫助確定卵巢癌的淋巴結受累率。據統計,準確率為87%。

        (5)腹腔鏡檢查:通過腹腔鏡可直接觀察腹腔內臟器,確定病變的部位及性質,也可吸取腹水行細抱學檢查,借以評價卵巢腫瘤的擴散與否。

        (6)手術一病理學檢查:剖腹探查術后的病理學檢查是確診卵巢腫瘤的重要方法,其符合率據統計可達94.16%。并可對腹腔后淋巴結的受累作出確切的評價。

        治療

        (1)藥物治療

        基本證侯治療

        1)溫熱郁毒證。

        主證:腹部腫塊,腹脹痛或伴少量腹水,不規則陰道出血,大便干燥,尿黃灼熱,口苦。口干不欲飲,舌質暗,苔厚膩,脈弦滑或滑數。

        治法:清利濕熱,解毒抗瘤。

        方藥:龍膽瀉肝湯(《和劑局方》)。龍膽草6g,山梔5g,黃芩9g,柴胡9g,當歸12g,生地12g,澤瀉9g,車前子30g(包),木通6g,生甘草3g。

        腹部脹甚加檳榔、枳實;出血量多酌加大、小薊,茜草;大便秘結加生大黃。

        分析:方中以龍膽草苦寒清泄下焦濕熱為主藥,與黃芩、梔子等清熱燥濕解毒藥相配伍而成為較強的清熱瀉火劑;柴胡、生地、當歸分別具有疏肝、活血、涼血、并陰等作用,與清熱解毒藥配合,其意在于瀉中有補,疏中有養,使瀉火之藥不致苦燥傷陰;再配以木通、車前子、澤瀉等清利藥物,使濕熱從小便而出。甘草調和諸藥,瀉火解毒。
     

    #p#副標題#e#

        2)痰濕凝聚證。

        主證:胃脘脹滿,時有惡心,面虛浮腫,四肢怠倦,腹部可捫及腫塊及腹股溝以及皮下結節腫物。舌潤,苔白膩,脈滑。

        治法:健睥利濕,軟堅抗瘤。

        方藥:四君子湯(《和劑局方》)合海藻玉壺湯(《醫宗金鑒》)。黨參15g,白術10g,茯苓15g,海藻9g,昆布9g,海帶9g,半夏9g,陳皮6g,青皮4.5g,連翹9g,浙貝9g,當歸6g,川芎6g,獨活6g,甘草1.5g。

        不思飲食酌加焦楂曲;大便溏薄加蓮肉、炒白術;頭昏加炙黃芪;腹脹甚加木香、大腹皮;腹部腫塊堅硬加穿山甲、莪術。

        分析:四君子為健脾益氣利濕基礎方,方中黨參與白術健脾化濕相配伍,為方中主要組成部分;茯苓淡滲,輔白術以健脾化濕,甘草甘平、輔黨參以閃氣和中。海藻玉壺湯中海藻、海帶、昆布、半夏化痰軟堅散結,青、陳皮疏理肝氣,當歸、川芎、獨活活血行氣,浙貝、連翹消腫散結,兩方合用,共奏健睥抗瘤之功效。

        3)氣滯血瘀證。

        主證:腹部包塊堅硬固定,腹脹,面色晦暗無華,形體消瘦,肌膚甲錯,神疲之力,大便欠暢,尿黃少,舌質暗紫或有瘀斑,苔光剝,脈細澀。

        治法:行氣活血,軟堅消積。

        方藥:桂枝茯苓丸(《金匱要略》)。桂枝9g,茯苓15g,丹皮12g,桃仁12g,赤芍15g。

        頭昏乏力加黃芪、黨參;腹塊堅硬者加虻蟲、水蛭、鱉甲;熱毒甚者加土茯苓,干蟾;陰虛甚者加女貞子,旱蓮草;大便欠暢酌加火麻仁、熟大黃;疼痛甚者加乳香、沒藥。

        分析:桂枝茯苓丸是治療婦女少腹癥塊的名方。方中桂枝辛溫而通經脈,赤芍行血中之瘀滯,丹皮涼血散瘀,桃仁活血。其他可加,如半枝蓮、龍葵、七葉一枝花、苦參、白花蛇舌草、商陸、豬苓、澤瀉等,以加強抗癌功效。

        卵巢腫瘤化療毒性反應和不良反應的中藥治療

        1)消化道反應。

        主證:惡心嘔吐,納呆腹脹,頭昏目眩,四肢乏力等癥。

        治則:健脾和胃,降逆止嘔。

        方藥:旋復代赭湯(《傷寒論》),旋復花9g,代赭石15g,生姜二片、半夏6g,黨參9g,炙甘草3g,大棗6g。

        舌苔厚膩,痰濕偏重者可加厚樸、陳皮、茯苓;熱象明顯者可加黃芩、黃連。

        分析:本方以旋復花消痰下氣,代赭石重鎮降逆,配合同用,治療胃失和降所致的噯氣,嘔吐,呃逆等癥,為方中主藥;半夏、生姜增強主藥的和胃降逆功能;黨參、大棗、炙甘草健脾以和胃氣。

        2)血象降低。

        主證:白血球下降,血小板減少,同時伴見頭昏,目眩,皮膚紫癜等癥。

        治則:益氣生血。

        方藥:當歸補血湯(《內外傷辨惑論》)合二至丸(《醫方集解》)。氣虛甚者可酌加西洋參、黨參;牙齦出血可加生熟地、茜草、仙鶴草等癥。

        分析:當歸補血湯為補氣生血代表方,方中得用黃芪以資生血之源,配合當歸補血,則陽生陰長,氣旺血生。適用于各種血虛之證候。合二至丸養陰益精,涼血止血,以冀早日恢復血虛證候。

        (2)針灸療法

        1)穴位埋藏、注射療法。

        穴位:足三里(雙)ST36、三陰交(雙)SP6、關元RN4。

        方法:藥物為麝香0.1~0.5g,在局麻下,雙側足三里穴位切開皮膚至皮下,稍作分離后,每次每穴埋賡香0.1~0.3g,嚴密包扎傷口,以后每隔15天,在足三里(雙)、三陰交(雙)、關元穴交替埋藏麝香一次,12次后基本控制腹水。然后改為每日肌注自制的1%麝香注射液2ml,15天為一療程,休息15天后繼續注射,每隔3月做一次穴位埋藏治療。


    相關文章

    JCOGlobalOncol:科學家在中國卵巢癌患者中識別出可靶向作用的特殊突變體RAD51D

    卵巢癌(OV,ovariancancer)的遺傳變異往往存在種族差異,但來自中國人群的數據仍然不足,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JCOGlobalOncology上題為“GermlineMutationa......

    最新研究稱復發卵巢癌患者手術治療死亡風險降低

    中國醫學專家攜手開展多中心研究(SOC-1)。SOC-1研究在國際學術領域將腫瘤患者的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應用于臨床研究方案中,創新探索新的臨床研究終點—累計無治療時間(TFSa)。研究發現,手術帶來1......

    最新研究稱復發卵巢癌患者手術治療死亡風險降低

    中新網上海6月2日電(記者陳靜)記者2日獲悉,中國醫學專家攜手開展多中心研究(SOC-1)。SOC-1研究在國際學術領域將腫瘤患者的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應用于臨床研究方案中,創新探索新的臨床研究終點—累......

    學者成功構建卵巢癌診斷人工智能融合模型

    近日,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婦科教授劉繼紅團隊與合作者,針對卵巢癌目前早期診斷困難、缺乏有效腫瘤標志物的困境,基于常規體檢中的實驗室檢驗構建了卵巢癌診斷人工智能融合模型,為卵巢癌提供了一種低成本、易獲取......

    Nature子刊|四川大學趙瀛蘭團隊發現卵巢癌的重要調節新因子

    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劑(PARPi)在由BRCA1/2和其他DNA修復途徑成員突變引起的同源重組(HR)缺陷(HRD)卵巢癌(OC)中具有選擇性活性。研究尋求在HR精通細胞中誘導HRD的分子靶......

    PARP抑制劑為卵巢癌維持治療帶來新希望

    卵巢癌為婦科惡性腫瘤中十分兇險的癌種,被稱為“婦癌之王”。據《國家癌癥中心:2022年全國癌癥報告》顯示,我國每年新發卵巢癌患者5.7萬,發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中位居第3位,死亡率居首位。遺憾的......

    北醫三院團隊開發一種無創卵巢癌早期診斷新方法

    卵巢癌的早期篩查終于迎來了好消息!近期,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的郭紅艷/李默團隊對219名婦科患者的子宮液進行了代謝組學分析,從中建立了一個由香草扁桃酸、去甲腎上腺素、苯丙氨酸、β-丙氨酸、酪氨酸、12-S......

    新型分子影像探針助力卵巢癌精準診治

    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婦科腫瘤,絕大多數患者會經歷復發,從鉑敏感發展為鉑耐藥。因此,對于鉑類敏感復發的治療管理尤為重要。近日,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核醫學科主任宋少莉教授團隊和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瘤科主......

    HRD陽性晚期卵巢癌患者迎來希望,這一藥物正式獲批!

    9月22日,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正式批準PARP抑制劑利普卓(奧拉帕利片)新適應癥:奧拉帕利聯合貝伐珠單抗用于同源重組修復缺陷(HRD)陽性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在一......

    預防骨質流失的藥物或能幫助降低機體患卵巢癌的風險

    上皮性卵巢癌幾乎沒有現成的可修飾的風險因素,臨床前研究結果表明,雙磷酸鹽或許具有化學預防作用;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JNCI:JournaloftheNationalCancerInstitute上......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