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天局9月4日宣布啟動一項競賽,為一顆近地小行星征名,世界各地18歲以下學生均可參加。
這顆小行星是在1999年被發現的,它平均直徑約為500米,目前暫被命名為(101955)1999RQ36。美國航天局將在2016年發射名為“奧西里斯-雷克斯”(OSIRIS-REx)的探測器,從這顆小行星表面取樣并運送回地球。美國航天局說,在所獲樣品中,有望找到有關太陽系起源以及孕育地球早期生命有機分子的線索。
這項競賽由航天局與美國行星學會、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以及亞利桑那大學聯合舉行,參與競賽的學生需通過成人提交最多包含16個英文字母的名字,并提供名稱解釋以及命名理由。比賽截止日期是2012年12月2日,所有命名均可通過網址:http://planetary.org/name提交。
一個專家委員會將初步評估提交的名稱,而小行星的最終命名將由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天體命名委員會確定。
“奧西里斯-雷克斯”項目首席科學家、亞利桑那大學教授丹特·勞蕾塔說,研究團隊將對這顆小行星展開10年以上的研究,他們希望提及這顆小行星時,能使用一個更簡潔的名稱。
小行星撞地球是小概率事件,但它給地球生物帶來的影響卻可能是毀滅性的——據猜測,恐龍的滅絕很可能就是由小行星撞地球而引發。此前,人們已經能夠測算出小行星的軌道,可以通過望遠鏡努力找出那些可能給地球帶來威......
小行星撞地球是小概率事件,但它給地球生物帶來的影響卻可能是毀滅性的——據猜測,恐龍的滅絕很可能就是由小行星撞地球而引發。此前,人們已經能夠測算出小行星的軌道,可以通過望遠鏡努力找出那些可能給地球帶來威......
一個國際團隊使用智利托洛洛山美洲天文臺VíctorM.Blanco4米望遠鏡上安裝的暗能量相機(DECam),發現了3顆隱藏在太陽強光中的近地小行星(NEA),其中一顆是過去8年......
嫦娥五號在月表采樣圖,著陸區月壤中玻璃球粒研究揭示地月系統20億年以來出現撞擊頻率激增。圖片來源:探月中心小行星撞擊是人類文明未來面臨的潛在災難之一。地球上記錄有約200次大型撞擊事件,直徑數千米的小......
主流觀點認為,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向地球,引發了恐龍的滅絕。根據美國密歇根大學的最新研究,這場撞擊還引發了一場巨大的海嘯,海浪高達1英里(約1609米),沖刷了距墨西哥尤卡坦半島......
·這次撞擊是人類首次行星防御實驗,目的是測試我們是否有能力重新定向對地球具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的路徑。·太空望遠鏡將觀察這次撞擊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小行星的運動,可能需要幾個月才能全面了解結果。如果一切如......
中新網9月27日電綜合報道,執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任務的宇宙飛船于當地時間26日成功撞擊了一顆名為“迪莫弗斯”(Dimorphos)的小行星。報道稱,這......
9月24日,“北理工星”命名儀式暨北京理工大學82周年校慶日系列活動在北京理工大學舉行。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批準,獲得國際永久編號第9442號的小行星1997GQ27被正式命名為“北理工星”。中國科學院......
當地時間9月22日,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行星防御任務即將執行。執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任務的航天器將于9月26日撞擊小行......
9月26日,在距離地球1100萬公里的地方,一架自動售貨機大小的航天器將以每秒6公里的速度撞擊一顆直徑160米的“無辜”小行星Dimorphos。這一即將到來的“暴力”行動,是人類有史以來首次對行星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