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海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副教授付玉彬和他的研究小組在國內首次利用海底生物燃料電池作為電源,在海底的海泥中插上兩根電極,就可以發出電來。
據介紹,海底生物燃料電池主要是利用海泥中的有機物和無機物作為燃料來源,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產生電子。在海泥中放置負極,在海水中放置正極,電子經過微生物傳遞到電極表面,接通電路,形成“海泥電池”。這種電池符合當前國際和國內低碳、環保和新型能源材料技術的發展趨勢,并且造價較低,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和應用前景。
這種“海泥電池”的海泥和海水全是原生態的,沒有任何添加劑,其奧秘全在電極材料上。若使用一般碳/石墨材料電極,電池功率低,須提高功率才能走向應用。為此,研究小組在電極表面改性處理、電極形狀設計、電池結構設計、測試方法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重要進展。該電池輸出功率可以達到數百毫瓦,遠高于國外文獻報道的海泥生物燃料電池水平。日前,在實驗室里,該電池已能成功驅動收音機、計算器、鐘表和小型玩具平穩運行。
付玉彬研究團隊于2007年初開始了該領域的探索研究。2008年,該課題被列為山東省科技攻關項目。在深遠海條件下,海洋儀器的電源供給一直是一個難題,該項目的研制成功為海洋儀器的正常運行提供了持續長效的電源。
據悉,這類電池可望用于深遠海水下儀器的電源補給、海洋環境污染治理、海泥微生物菌種篩選、海洋地質沉積層探測等方面。為了盡快實現海底微生物燃料電池的應用,該研究小組目前正在優化結構設計,開展實海研究。
為推動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編制了《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現進行公開征求意見。意見稿指出,推動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需堅持四大......
10月20日,廣東一女子發布信息稱,自己購買的小米磁吸無線充電寶在凌晨2點多發生爆炸。據介紹,她在2023年4月18日購買了一款199元小米磁吸無線充電寶。在發生爆炸之前很少使用,直到最近才用了兩三次......
(300750.SZ)10月24日發布增混新品。除了長續航與超充功能以外,新品增混電池讓寧德時代的鈉離子電池再次落地新的應用場景。瞄準增長中的增混市場10月24日下午,寧德時代超級增混電池品牌暨新品發......
截至2023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041萬輛;而無論是動力電池還是新能源車,中國均占據全球超過60%的份額。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電池的安全問題日益成為關注的焦點。英國赫爾有限公司(H.E.L)自......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近日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峰會上發布《2023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報告》提出,盡管化石燃料價格回歸到歷史水平,但可再生能源仍具有較大競爭力。2023年,有81%的新增可再生能源在成本上低于化......
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動力心臟”,其充電能力、低溫性能和安全性能都關系到車輛的續航能力和安全保障。未來充一次電就能跑1000公里?即使零下70度也可以實現正常運轉?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正帶......
自然資源部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等重點專項2024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科技廳(局、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然資源局、科技......
當汽車、飛機、船艦或計算機采用一種既能作為電池又能作為承重結構的材料制造時,其重量和能源消耗將大大降低。據10日發表在最新一期《先進材料》雜志上的論文,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在“無質量儲能”研究......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儲能技術研究部研究員李先鋒、張長昆團隊,聯合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勝海,在水系有機液流電池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團隊提出了原位電化學氧化合成方法,制備出耐氧性的萘衍......
西班牙《國家報》8月25日刊文稱,全球電池領域正醞釀一場新革命,先進的儲能系統將成為經濟增長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需求顯著增加隨著電池技術的發展,它們將在可再生能源轉型中扮演核心角色,并有望逐步減少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