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10-22 09:31 原文鏈接: 生化與細胞所研究人員闡明LKB1抑制肺癌轉移的新機制

      10月19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與細胞所季紅斌課題組和葛高翔課題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LKB1 inhibits lung cancer progression through lysyl oxidase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remodeling。該研究闡明了LKB1抑制肺癌轉移的新機制,發現賴氨酰氧化酶不但是肺癌預后相關的分子標記物,而且是肺癌轉移治療中潛在的分子靶點,這將為肺癌的臨床治療提供理論基礎和新的策略。

      肺癌是當今全球范圍內危害性最大的疾病之一,具有高發病率和高致死率。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肺癌的五年存活率僅為15%。隨著吸煙人數的不斷上升和環境的持續惡化,肺癌發病率呈現出逐漸增高的趨勢。研究表明,超過90%的癌癥患者死于腫瘤的轉移和擴散。肺癌轉移是一個多基因參與、多步驟的復雜過程,其中癌細胞和細胞外基質的“親密互動”是腫瘤轉移過程中的一個很重要的事件。前期的研究在肺癌中發現一個新的抑癌基因LKB1,其功能性缺失突變在人類非小細胞肺癌中普遍高發,而且LKB1的功能喪失可以顯著地促進肺癌的轉移,但其具體作用機理一直不清楚。

      季紅斌課題組長期致力于肺癌發生、發展以及轉移過程中的分子機理研究;葛高翔課題組則著眼于細胞微環境對腫瘤發生及轉移的調控。兩個課題組通過長期合作,從肺癌動物模型以及人肺癌細胞株的基因表達譜數據的整合性分析入手,并結合一系列的細胞實驗、動物模型和臨床樣本的分析,對LKB1抑制肺癌轉移的分子機制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探討。

      研究結果表明,腫瘤轉移相關基因賴氨酰氧化酶LOX受LKB1下游mTOR-HIF-1a信號通路負調控,在LKB1缺失的情況下介導了肺癌的轉移。研究還發現,LKB1基因功能性缺失的肺腫瘤中LOX的表達會上調,引起腫瘤胞外基質中膠原的過量沉積,進而通過激活b1-integrin信號通路增強細胞的侵襲能力來促進轉移。在肺癌小鼠模型中給予LOX的抑制劑b-氨基丙腈或抑制LOX的表達可顯著減輕肺癌的發生和惡性轉移。進一步利用臨床樣本的研究還發現,LOX的血清活性與肺癌轉移及患者的臨床預后顯著相關。

      這項研究是由博士生高益軍、肖倩和馬慧敏在季紅斌研究員與葛高翔研究員的共同指導下完成的。該研究不但闡明了抑癌基因LKB1抑制肺癌轉移的新機制,首次揭示了LKB1基因的功能性缺失通過影響腫瘤細胞外基質的重構來促進肺癌轉移,同時還鑒定了LOX能夠作為肺癌患者預后診斷的生物學標記物以及肺癌治療中重要的分子靶點,為肺癌的臨床診治提供理論基礎和新的策略。

      該研究課題獲得國家科技部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和上海市科委的項目經費資助。

    相關文章

    Science子刊:肺癌治療的新靶點

    肺癌是全球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盡管篩查和治療技術都有了改進,但肺癌通常在腫瘤擴散的晚期才被診斷出來。西北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小鼠身上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證明并描述了一種負責激活一種侵襲性小細胞肺癌亞型的......

    新款肺癌臨床智能輔助決策系統發布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張毅講話(宣武醫院供圖)7月23日,記者從2022北京國際胸外科論壇暨第六屆中意胸外科微創論壇獲悉,由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張毅教授團隊聯合其他團隊的科研成果——肺癌臨床......

    科學家新發現破解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耐藥難題

    非小細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的85%,是最常見的肺癌亞型。具有EGFR基因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亞洲人群中可達50%以上。如何延緩和破解相關患者耐藥問題,是當下肺癌患者和學術界廣泛關注的熱點和焦點。記......

    歐盟批準諾華強效MET抑制劑Tabrecta(capmatinib,卡馬替尼)

    諾華(Novartis)近日宣布,歐盟委員會(EC)已批準靶向抗癌藥Tabrecta(capmatinib,卡馬替尼):該藥是一種口服、強效、選擇性MET激酶抑制劑,作為單藥療法,用于治療接受免疫治療......

    長期低水平氡暴露仍是肺癌主因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領導的一項研究表明,長期低水平氡暴露與肺癌之間存在密切關系,空氣中的氡氣會衰變成微小的放射性粒子,從而損傷肺細胞并導致癌癥,這表明需要加強保護措施。研究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環境健康展望......

    抗肺癌新藥不破壞健康細胞

    莫斯科電子技術學院開發出一種抗肺癌新藥。與同類產品不同,這種基于有機復合物的藥物使用程序簡單,不會對健康細胞產生毒性。相關研究發表在《國際分子科學雜志》上。目前,以順鉑為基礎的藥物被廣泛用于治療癌癥,......

    擇捷美拓展適應癥獲批中國III期非小細胞肺癌新選擇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排名第一的惡性腫瘤。2020年全球近有200萬例新發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其中1/3的患者在確診時已處于Ⅲ期,不適用于手術治療,治療難度相當大,臨床上存在著巨大的未滿足的治療需求。近日,港......

    一人吸煙全家患癌,醫生表示也要小心“三手煙”

    近日,河南一女子體檢時發現自己患上肺癌。醫生詢問后得知,該女子丈夫長期抽煙,幾年前就查出肺鱗癌,女子因長期吸丈夫的二手煙、三手煙也患上肺癌。醫生表示,“三手煙”是煙民"吞云吐霧"后......

    廣東專家找到肺癌復發預測利器

    肺癌難治愈的關鍵點之一是其有極高的復發轉移率。廣東省肺癌研究所科研團隊17日發布消息稱,通過血液檢測查找殘留病灶,能對復發概念精準預測。對于早、中期肺癌患者而言,在接受了根治性手術或放化療后,精準辨別......

    肺段切除術可改善小型周圍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總生存率

    作為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癌是無數個人和家庭心頭的陰影。近二十年來,肺癌的發病率逐漸上升[1],尋找最佳的治療方案顯得意義深遠。自1960年以來,手術切除便是早期肺癌治療的“金標準”[2]......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