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10-31 09:00 原文鏈接: 新一代甲醇制烯烴技術向產業化邁進

      10月26日,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烴工業化技術(DMTO-Ⅱ)在北京首簽工業化示范項目許可。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中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與陜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正式簽約。這是DMTO-Ⅱ工業化技術全球首份許可合同,標志著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領先的新一代甲醇制烯烴技術在走向工業化道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

      陜西省副省長吳登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科技部、工信部、環保部等有關部委及大連化物所領導,DMTO-II成果鑒定委員會專家及新聞媒體記者出席了簽約儀式。會議由陜西省政府副秘書長孫安會主持。

    簽約儀式現場

      

    簽約儀式

      發展以煤為原料制取石油類產品的煤化工技術,實施石油替代戰略,是關系我國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和能源安全的重大課題,而實現國家“以煤代油”戰略的必然選擇,其技術瓶頸是甲醇制烯烴技術。近期,我國在甲醇制烯烴的研發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2010年5月19日,由大連化物所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甲醇制烯烴工業化技術(DMTO-II)在陜西省華縣通過了72小時工業化試驗技術現場考核;6月26日,在北京通過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成果鑒定。8月8日,世界首套甲醇制低碳烯烴工業裝置(年產60萬噸烯烴,采用第一代DMTO技術)在神華包頭投料運行一次成功,標志著我國煤制烯烴新興產業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進展。

      大連化物所副所長、DMTO項目負責人劉中民研究員向與會代表介紹了技術開發歷程。劉中民研究員從世界油價歷史趨勢、油價機器相關要素、我國資源特點、國內乙烯供需平衡情況入手,闡述了DMTO技術的重要戰略意義;DMTO項目近30年的研發歷程和進展、關鍵技術指標及其經濟性;神華包頭DMTO項目進展;第二代DMTO技術發展以及技術應用前景等。

      大連化物所所長張濤、陜西煤業化工集團董事長華煒、中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副總經理王國良代表DMTO-II工業化技術許可方,與被許可方陜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培榮簽署了技術許可協議。

    中科院副院長李靜海發表講話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在會上發表了講話。他指出,由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和中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共同合作的“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II)工業化技術”取得新的突破,這是繼三方在2006年聯手成功開發DMTO工業化技術,開辟了一條從煤經甲醇制取烯烴的新路線之基礎上,完成的甲醇制烯烴技術的又一次重大創新成果。這進一步夯實了我國在世界煤基烯烴工業化產業中的國際領先地位,對我國能源綜合利用、拓展低碳烯烴原料的多樣化,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服務國民經濟建設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

      李靜海在講話中代表中國科學院向陜西省政府在甲醇制烯烴工業化技術開發中給予的始終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他強調:此次DMTO-II技術的成功開發,是陜西省和中國科學院緊密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應用方面的重大成果,是科研院所與企業對外合作模式的一次成功探索。從中可以體會到,國家需求是科研工作取得自主創新重大成果的不竭動力,而研究所與企業密切合作是科研成果后續發展,實現工業化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陜西省副省長吳登昌發表講話

      陜西省副省長吳登昌在講話中指出:2006年,第一代甲醇制烯烴技術(DMTO)開發成功后,陜西省政府和中國科學院從戰略高度出發,繼續深化雙方的合作,按照體制創新帶動科技創新的思路,支持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和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于2008年聯合成立了甲醇制烯烴國家工程實驗室和陜西煤化工技術工程中心,從體制上建立起了一項技術從實驗室研究到工業化開發、再到產業化應用的快速通道。工程實驗室和工程中心成立后運作良好,不到兩年時間,先后被國家認定為國家級工程實驗室和國家級的工程研究中心,成功開發了繼續保持國際領先水平的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Ⅱ)工業化技術,同時還有多項關鍵的化工產業化技術正在緊張的研發過程中,表現出了生機勃勃的活力。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創新體制改革一定還會催生更多的自主創新技術,為我們國家的科學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此次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烴(DMTO-II)示范項目技術許可的簽訂標志著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領先的新一代甲醇制烯烴技術在走向工業化道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

    相關文章

    王亮、肖豐收合作團隊合成氣催化效率翻倍

    近日,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鄭安民研究團隊與浙江大學王亮、肖豐收研究團隊合作,報道了一種控制催化劑表面微觀環境中水物種的吸-脫附平衡的策略,實現合成氣制備低碳烯烴過程中催化劑效率翻倍,......

    《Science》大連化物所成果:煤經合成氣直接制低碳烯烴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與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延長石油集團”)合作,在陜西榆林進行了煤經合成氣直接制低碳烯烴技術的工業中試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催化劑性能和反應過程的多項重要參數超......

    大化所二氧化碳加氫制低碳烯烴取得新進展

    我所李燦院士,李澤龍博士等人在CO2催化加氫制備低碳烯烴方面取得新進展:實現了串聯式催化劑體系上直接將CO2高選擇性的轉化為低碳烯烴。近日,該研究成果在ACSCatalysis(ACSCatal.20......

    合成氣直接轉化制低碳烯烴獲重大突破

    低碳烯烴包括乙烯、丙烯、丁烯,被廣泛用于生產塑料、纖維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現代化學工業的基石,傳統上是通過石腦油裂解獲得。由于我國富煤貧油少氣,因此開發從煤、天然氣、生物質等非石油的碳資源制備低......

    新一代甲醇制烯烴技術向產業化邁進

    10月26日,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烴工業化技術(DMTO-Ⅱ)在北京首簽工業化示范項目許可。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中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與陜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新一代甲醇制烯烴技術向產業化邁進

    10月26日,由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烴工業化技術(DMTO-Ⅱ)在北京首簽工業化示范項目許可。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中石化洛陽石化工程公司,與陜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