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佐治亞理工大學學院材料科學和工程系教授王中林領導的研究團隊表示,經過長達5年的研發,他們制造的納米發電機能夠給傳統的小型電子設備提供電力,點亮一臺小型液晶顯示屏(LCD)。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報道,這種納米發電機使用一排纖細的納米線從周圍環境中收集機械能,然后將其轉化為電能,給電子設備提供電力。
除此之外,王中林和同事最近在納米發電機領域還取得了其他一系列的進步,包括發表在上周的《納米快報》網絡版上的更加簡單的納米發電機構建技術,以及更早發表在《納米快報》和《自然—通信》上的研究成果等。
王中林表示,盡管現在納米發電機產生的電流低于諸如iPod或心臟起搏器等設備所需的電流,但是,三五年之內,納米發電機就可以為iPod或者心臟起搏器充電。
提高輸出電力
納米發電機項目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美國空軍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2006年初,王中林在美國《科學》雜志上發表論文指出,可通過由壓電材料合成的納米線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并首次提出了納米發電機的原理。
王中林的納米發電機主要依靠諸如氧化鋅等晶體材料中出現的壓電效應。壓電效應指晶體材料在機械壓力下可產生電勢。通過捕捉和收集氧化鋅納米線產生的電荷,能夠產生3伏電壓,大約300毫微安的電流。
在最新的實驗中,機械能來自于研究人員對位于兩個手指之間的一臺納米發電機的按壓動作。在其他情況下,機械能也可能來自心跳、徒步旅行者的鞋子踏在路上的重量、衣服在風的吹拂下發出的沙沙聲等。
王中林表示,通過簡化設計,使設備更加穩定,并且將更多納米線產生的電力結合在一起,他們成功提高了納米線產生的電力,足以驅動液晶顯示屏、激光器、發光二極管等電子設備。
在另一篇發表于《納米快報》的論文中,王中林和其他同事報告了另外一項提高納米發電機輸出電力的研究進展。他們的方法包括兩個步驟:首先將垂直的氧化鋅納米線轉移到一個聚合物接收襯底上以形成水平的納米線陣列,然后用平行的帶狀電極將所有納米線連接在一起。使用單層的這種結構,研究人員產生了2.03伏特的開路電壓,并且獲得了每立方厘米約11毫瓦特的最高輸出能量密度。
王中林表示,比起當前的發電設備,納米發電機有多項優點。它們不像許多壓電材料那樣需要有毒重金屬,這使其非常環保,而且嵌入到人體內也不會對健康造成傷害。它們還可以在低于水的沸點的溫度,即低于制造標準電子元件所需的溫度下制成。此外,這種發電機“很有可能可以大批量生產”,這樣,它們就能夠“飛入尋常百姓家”,應用于生活的各個方面。
王中林指出,從2005年開始研究納米發電機到現在,納米發電機的輸出電力已經大為提高,目前的納米發電機產生的電流強度與一年前相比已經提高了100倍。如果持續不斷地改進技術,三五年內,就可以將納米發電機真正應用在保健設備、個人電子產品以及環境監測設備上。
簡化組配技術
最早的氧化鋅納米發電機使用固定在一個堅硬襯底上的納米陣列,該納米陣列上部連接了一個金屬電極;而后來的納米發電機可將納米線兩端嵌入聚合物內,通過簡單地彎曲納米線來產生電力。不考慮其線路布局,構建出這樣的納米發電機不僅需要小心地“種植”納米線,而且還要進行辛苦的組裝工作。
在最新的論文中,王中林團隊報告了一種更加簡單的裝配技術。首先,他們種植了一類新的納米線陣列,并將這些呈圓錐形納米線從襯底上切除,放入乙醇溶液中,隨后再將這種包含了納米線的溶液滴在一個細小的金屬電極和一塊柔軟的聚合物薄膜上。待乙醇揮發后,出現了一層新的納米線/聚合物層,最后再利用大量的納米線/聚合物層組建成一類復合材料。王中林認為,這種過程可以對納米發電機進行大規模的生產。
得到的納米發電機大小約為2厘米×1.5厘米,當它被彎曲時,產生的電力足以點亮一個袖珍型計算器上的顯示屏。
PZT制造納米線
在另外一篇發表于《自然·通信》網絡版的論文中,王中林和其他同事報告了一種新方法——使用鋯鈦酸鉛(PZT)來裝配壓電納米線。PZT是將二氧化鉛、鋯酸鉛、鈦酸鉛在1200攝氏度高溫下燒結而成的多晶體。
研究團隊報告了首個可在導電和不導電襯底上的化學晶膜上生長的垂直式PZT單晶納米線陣列。演示過程中,通過使用一個整流電路把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PZT納米發電機為一個激光二極管提供了電力,這表明,PZT也可以成為納米發電機的組成原料。
王中林表示,盡管在發電方面PZT的表現不如氧化鋅好,但這種替代材料可讓研究人員根據需要靈活選擇最好的材料。
有望促進無耗散量子信息技術發展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和荷蘭拉德堡德大學研究人員生成了一種可在納米尺度上傳播的自旋波,并發現了一種調節和放大它們的新途徑。這一成果發表在新一期《自然》雜志上,有望促......
細菌生物膜具有感染能力,幾乎可以侵襲人體任何器官,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尤其是對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細菌生物膜引發的嚴重慢性和持續性感染可能導致致命后果。當前,治療生物膜感染常依賴于強化抗生素,但......
5月14日,記者從西安交通大學獲悉,該校綠色氫電全國重點實驗室白博峰、孫成珍教授團隊,關于特征尺度在亞納米至30納米間的納米通道內水的毛細流動特性的研究,全面揭示了毛細流動的尺度依賴性,打破了通道越小......
砸核桃、敲釘子、用沙子磨、用汽車軋……近期,某款華為手機經歷極限測試后,屏幕仍完好無損的視頻,在網絡上火熱傳播。一塊薄薄的手機屏幕,為何如此堅勁?關鍵是其蓋板采用了國產納米微晶玻璃。納米微晶玻璃實現國......
3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史志文、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教授MichaelUrbakh、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教授丁峰和武漢大學教授歐陽穩根合作,開發了一種生長石墨烯納米帶的全新方法,實現超高......
在日常生活中,納米/微塑料顆粒(NMPs)的存在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環境問題。NMPs似乎無處不在——水、土壤、空氣,甚至是人類心臟、胎盤中。它們不僅對生態系統構成威脅,也可能對我們的健康造成潛在影......
南京郵電大學汪聯輝、高宇及晁潔共同通訊在NatureMaterials在線發表題為“AnintelligentDNAnanodeviceforprecisionthrombolysis”的研究論文,該......
近日消息,瑞士和法國科學家攜手,開發出一種芯片上的納米“光鑷”,能以最小光功率捕獲、操縱和識別單個噬菌體,有望加速甚至改變基于噬菌體的療法,治療具有抗生素耐藥性的細菌感染。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
近日,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張瀟源課題組和南京理工大學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韓衛清課題組合作開發了一種具有微通道傳質-納米催化反應協同增效的二維化片層式催化劑,并對其在高級氧化水處理過程中的構效關系與傳質-催化......
鈣鈦礦材料具有光電性能優異、制備成本低的優點。與目前常見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相比,鈣鈦礦發光二極管可以將色彩純度提升至少1倍。近年來,鈣鈦礦發光二極管的發光效率持續提升,但穩定性仍制約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