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11-15 09:11 原文鏈接: 果糖冒充蜂蜜已成行業公開的秘密


    杭州市一些超市銷售的摻假洋槐蜜


    桶里裝著的液體就是“果糖”


    制造“果糖”的劣質米

      蜂蜜,是秋冬進補的佳品,目前正是蜂蜜銷售的旺季。而今年以來,由于氣候原因造成全國蜂蜜嚴重減產。蜂蜜收購價格一路飆升,特別是減產80%左右的洋槐蜂蜜,收購價每噸高達2.6萬元左右,幾乎比去年翻了一番。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記者在對蜂蜜市場進行調查時卻發現,有不少蜂蜜產品的價格并沒有隨著蜂蜜原料的漲價而“水漲船高”,甚至有些產品的價格比蜂蜜原料的成本還要低。

      造假一:洋槐蜜里加了大量油菜蜜

      在浙江省杭州市,一些超市銷售的蜂蜜有洋槐蜜、油菜蜜、棗花蜜等十幾個品種,價格差別很大。同樣標稱“洋槐蜜”,有的賣30多元一斤;有的將近兩斤的包裝才賣20多元。

      一種LH牌洋槐蜜每斤零售13元,廠家是浙江萬隆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廠里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洋槐蜜大量減產,真正的洋槐蜜產量并不多,加工的所謂洋槐蜜,零售價之所以低于正常的生產成本,是因為里面混雜了油菜蜜等價格相對便宜的蜂蜜。

      在北京、杭州等地,很多超市都在銷售一種蜂博士牌的洋槐蜜,這種蜂蜜每瓶凈含量900克,售價只有20元左右,折合每斤約11元。這種蜂蜜的生產廠家是浙江怡康蜂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顧柏鈿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十幾元一斤的價格根本買不到真正的洋槐蜜。“寫的是洋槐,里面多是油菜蜂蜜,油菜蜂蜜至少占到60%。”

      據顧柏鈿透露,油菜蜜每噸售價約8000元,和每噸售價高達26000元的洋槐蜜比起來,采購價至少低了2/3。因此,用油菜蜜冒充洋槐蜜,就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壓低市場價格,而且還不容易被發現。“無論工商,還是技術監督局,都檢測不出來。”

      造假二:“果糖”冒充蜂蜜已不是秘密

      產品出廠價低于正常的生產成本,而且每年銷量高達幾千萬元。廠家如此經營,那么靠什么來賺取利潤呢?記者跟隨浙江怡康蜂業有限公司負責人來到原料倉庫,看到一種藍色的塑料桶里裝著一種液體,無色透明,呈黏稠狀,看上去并不像蜂蜜原料。

      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種液體的確不是蜂蜜,而是一種名叫“果糖”的原料。負責人承認,這種“果糖”是用來冒充蜂蜜的,由于采購價差不多比普通蜂蜜便宜一半,因此摻到蜂蜜里面可以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這種“果糖”又叫“人造蜂蜜”,是另外一家工廠專門生產的。

      記者找到了這家專門生產“果糖”的工廠――杭州紫香糖業有限公司。銷售經理介紹,他們廠年產“果糖”約5萬噸,大部分都是供應給蜂蜜廠做原料。

      銷售經理說,“果糖”又叫“果葡糖漿”,主要原料就是大米。在原料倉庫,記者看到了這種“果糖”的生產原料。所謂的大米,實際上不過是一些大米的細碎顆粒,看上去顏色灰暗,上面爬滿了蟲子。銷售經理承認,這些碎米粒是加工大米時的下腳料,而且很多都不新鮮了。

      陳舊的碎米經過一系列加工和轉化,就變成了“果糖”。這種“果糖”看上去無色透明,呈黏稠狀。加工好的“果糖”經過簡單灌裝,就直接賣給一些蜂蜜加工廠。

      事實上,在整個蜂產品行業,使用“果糖”冒充蜂蜜已經不再是秘密。很多地方的蜂蜜生產廠家都將“果糖”作為原材料采購。

      監管之痛:檢測方法讓造假鉆了空子

      專家介紹,蜂蜜之所以會對人的身體有好處,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蜂蜜是一種單糖,因而更容易被人體吸收,這也是國家標準中不允許在蜂蜜產品中添加糖類和代糖類物質的原因所在。

      而記者看到的這些蜂蜜,在生產過程中不但添加用長了蟲子的陳米熬制的“果糖”,而且添加的量甚至超過了50%,這樣的所謂蜂蜜價錢是低了,它的營養價值也隨之直線下降,甚至還可能對消費者的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蜂蜜產品的檢測大多只檢測產品中的糠醛、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等單項指標,只要這些指標達標,就視為產品達標了,管得住指標卻管不住原料,這種檢測方式無疑給一些不法蜂蜜生產廠家留下了可乘之機。

    相關文章

    國內首創電科博微在工業智能檢測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電科博微旗下合安院發布國內首創的軋管及管加工系列智能檢測設備,將有效解決冶金、能源、汽車制造等領域的質量檢測難題,為行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可復美陷入EGF風波:ELISA檢測結果引爭議,真相竟然是……

    近日,關于可復美面膜產品被檢測出違禁成分EGF(表皮生長因子)的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事件的發酵始于一位消費者在使用“可復美重組膠原蛋白修復敷料(G型)”后,面部出現疑似“饅化”現象。該消費者將產品送至......

    近紅外光譜等三項高科技,中國海關嚴查“洗產地”美國大豆

    中美國大豆貿易的沉浮,展現了從依賴到反制的歷史嬗變。中美大豆貿易的歷史,是一部全球產業鏈權力轉移的微觀史詩。1990年代,中國為滿足快速增長的養殖業需求,開始大規模進口大豆。美國憑借其轉基因技術優勢和......

    山西省忻州市市場監管部門開展食品安全進農批市場活動

    為踐行“強化服務年”工作主題,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營造“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活動氛圍,3月11日,山西忻州市、區兩級市場監管局在華瑞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開展了“優化消費環境市場監管在行動丨食品安全進農......

    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市場監管局多措并舉保障百姓“菜籃子”安全

    “菜籃子”“果盤子”事關千家萬戶,是最基本的民生,關乎每個人的身體健康。為切實提高全區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近期,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市場監管局多措并舉全力守護人民群眾“菜籃子”安全。開展培訓,提高責任意......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場監管局開展“守安全、穩信心、促消費”食品安全“點檢”活動

    近日,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市場監管局開展以“守安全、穩信心、促消費”為主題的食品安全“點檢”活動,通過廣泛征集群眾意愿,強化重點產品監管,切實抓好風險防控,全力守護“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安全,努力打造......

    2024年度特種設備證后監督檢查情況通報

    為加強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監督管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查辦法》等有關規定,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展了2024年度特種設備生產單位和檢驗、檢測機構證后監督檢......

    5家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被注銷

    近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注銷無錫實樸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等5家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的公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管理辦法》(原國家質檢總局令第163號)、......

    山東潤達檢測取得農產品農殘檢測儀專利,解決農產品檢測時汁液獲取的難題

    2025年2月27日消息,國家知識產權局信息顯示,山東潤達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取得一項名為“一種農產品農殘檢測儀”的專利,授權公告號CN222529327U,申請日期為2024年2月。專利摘要顯示,本實用......

    研究揭示葡萄漿果糖積累的分子調控機制

    果實糖積累決定甜度和風味,影響次生代謝和抗逆性能。肉質果實通過韌皮部篩管-伴胞復合體將光合葉片中的糖長距離運輸至漿果,并在漿果維管束韌皮部伴胞卸載,最終將糖貯存于中果皮細胞液泡中。糖轉運蛋白介導果實糖......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