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用埃博拉幸存者的血液來治療埃博拉患者的臨床試驗在西非拉開序幕,其目的主要是來測試埃博拉幸存者向患者捐獻血漿或血液的是否安全、有效的,并能夠減少了疾病和死亡。采取這一療法的理論依據是:幸存者體內的血液里可能已經存在埃博拉病毒的抗體,能夠有效地對抗那些感染了病毒。
感染埃博拉病毒后的幸存者中,有很多人可以成為潛在的血液捐贈者。圖為埃博拉幸存者在幸存墻上的手印。
日前,首個用埃博拉幸存者的血液來治療埃博拉患者的臨床試驗在西非拉開序幕,在第一批臨床試驗中,研究者測試了來自埃博拉幸存者的血漿和血液是否能夠安全有效的降低埃博拉病毒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采取這一療法的理論依據是:幸存者體內的血液里可能已經存在埃博拉病毒的抗體,能夠有效地對抗那些感染了病毒。人們希望,幸存者血液中的抗埃博拉病毒抗體能對受感染者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雖然有一些病人已經在其他治療的基礎上注射了這些“康復”血液或血漿,但是由于缺少正式的臨床試驗,這種療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然未知。
利比亞試驗
測試抗體是否能夠有效降低病毒數量
利比亞在上周開始第一次的康復血液療法試驗,蒙羅維亞(Monrovia)ELWA2醫院收集了來自幸存者的血漿并完成了第一次輸血試驗。
美國西雅圖地區的比爾及梅琳達·蓋茨(Bill & Melinda Gates)基金會為這項試驗提供了570萬美元的資助,用于開發和測試處于實驗階段的埃博拉療法。位于美國俄亥俄州辛克利(Hinclkey)的研究組織Clinical RM,美國國家衛生局和世界衛生組織(WTO)共同參與了這項試驗。
Clinical RM的高級科學顧問大衛·胡佛(David Hoover)表示,這項研究將包括大約70個被試者,其中不接受血液治療的對照組病人將被給予同等的照顧。對照組的病人由目前無適合血漿配型的病人組成。
這項試驗的主要目標是測試抗體是否能夠有效降低病毒的數量。由于該研究規模較小,而且在疾病傳染的中心進行,使得研究困難重重,所以試驗可能無法確定這項療法是否能拯救生命。
幾內亞試驗
檢測病人在輸血14天后的存活率
今年年底,在幾內亞一家大型的歐非輸血研究機構將開展一項獨立的臨床研究。這項研究由歐盟提供290萬歐元(360萬美金),并由倫敦生物醫學慈善團體維康基金會(Wellcome Trust)繼續資助。研究機構將聯合一家人道主義組織在其位于科納克里(Conakry)的治療中心進行。
幾內亞試驗將由200至300名病人參加,包括同利比亞試驗中相同的對照組。在更大的樣本量的基礎上,試驗將檢測病人在輸血14天后的存活率。
巴拉圭熱帶醫學(Tropical Medicine)研究所的臨床研究員約翰·范·格林斯分(Johan van Griensven)將參與這項試驗并表示,這項試驗將于十二月末或一月初開始評估血漿康復的效果。
血液VS血漿
動物實驗表明血液血漿均可行
血液療法是選用血漿還是血清?由于血漿需要離心分離,利用全血治療相對于血漿要更加方便。但是綜合來看,采用血漿對抗流行病卻更為合適,因為余下紅細胞可以重新回到捐贈者體內,這意味著捐贈者可以根據體重每兩星期捐贈最多1升血漿,而捐獻全血每3至4星期才能進行一次,再者,血漿可以保存一年,而全血至多保存1個月。
格林斯分表示幾內亞試驗預計在2個月或更短的時間內可以得到結果,而且他對結果“適度樂觀”。
為準備試驗,組織者同國家有關當局,WHO和其他國際機構正在積極的增援各區域的輸血設備,因為某些地區幾乎沒有。此外,他們正在訓練護理人員并提供檢測捐贈血液中病原體(如HIV)的工具。
參與了幾內亞試驗的利物浦大學臨床病毒性專家富勒姆·森普爾(Calum Semple)表示,在對恒猿猴進行單抗混合物試驗(ZMapp)中,康復血液和康復血漿療法100%抵抗住了病毒,這表明康復血液和康復血漿療法似乎是可行的。但是,只有臨床試驗能夠確定治療是否有效。如果有效,那么在西非會立即生產大量的康復免疫血清。
而在疫情排名第三的國家塞拉利昂,塞拉利昂行動(Sierra Leone Action)組織正計劃開展其自己的康復血清試驗。該組織由本土和移居國外的科學家和臨床研究員共同建立,希望從這個月末開始收集血清。
以血為藥
古老理念的勝利
用幸存者的血液來治療患有同種疾病的人這個理念已經存在很久了,最晚在19世紀末期就有科學家發現幸存者的血液中存在一些特殊的物質,能夠傳給其他患者,幫助他們康復。從那以后,醫生就經常用康復者的血液來治療病毒或細菌感染了。
后來我們知道,這些特殊的物質就是抗體,是免疫系統經歷某種感染時催生的。抗體可以依附在病毒上,阻止它們進行繁殖。但是,有的感染發生地太快,身體來不及制造出足夠的抗體,因此無法一力擊敗感染。從理論上來說,這時如果能從其他人身上補充抗體,應該會有一些幫助。
第一次用這種方法治療埃博拉是在1976年,剛果的一名年輕女性感染該病毒后,接受了另一個人的輸血。這個人并不是埃博拉幸存者,他曾患上的是一種與埃博拉很相近的疾病——青猴病。這名女性的出血癥狀比別人輕微,但是輸血后沒多久就死去了。
1995年,剛果8名患上埃博拉的患者使用了幸存者的血液,其中7人活了下來。但是在之后的動物實驗中,科學家給新感染的猴子使用了已經康復的猴子的血液,結果所有接受了輸血的猴子都死去了。
今年9月份,布蘭特利是第一個在美國接受埃博拉治療并痊愈的人,痊愈后他捐獻出自己的血液,希望其中存在的抗體能夠用于治療埃博拉。
今年10月份,世衛組織助理總干事瑪麗·波勒·基尼(Marie Paule Kieny)博士指出:“我們一致認為,血液療法可以用于治療埃博拉病毒,必須采取一切努力盡快幫助疫區國家使用這種療法。現在正是使用血液衍生產品的恰好時機,并且可能對于治療患者有奇效。”她曾表示現在有許多幸存者狀況良好,可以采用其血液來治療病人。
優勢
幸存者血液呈指數遞增
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醫療中心臨床檢驗后勤服務科的主任詹姆斯·蘭德馬克博士參與了兩次用布蘭特利的血液輸血的治療,他說:“輸血并不是一種通過了驗證的治療方法。但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這種療法確實有效,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可以用來治療埃博拉,只不過是現在還缺乏一些堅實的論據而已。”
采用輸入埃博拉幸存者血液治療會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它可以迅速擴大,現在西非有成千上萬的人在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幸存下來,他們中有很多可以成為潛在的捐贈者。
相比之下,即使目前正在開發埃博拉病毒疫苗被證明是有效的,但其生產和部署的速度仍然不足以來應對當前流行的疾病。雖然埃博拉的死亡率約70%,但目前還沒有被批準的藥物治療埃博拉。
風險
埃博拉幸存者血液黑市熱銷?
在之前,相關專家已經指出,私自接受幸存者捐獻的血液可能帶來危險。如果捐獻者和接受者的血型不匹配,就會引發嚴重的過敏反應;血液中還可能攜帶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因此捐獻后必須接受篩查才能使用。
世界衛生組織(WHO)之前表示:黑市買賣埃博拉疫情幸存者血液一事確實存在。埃博拉病毒患者的家屬希望能用這些血液挽救自己親人的性命是他們覺得這些血液中含有戰勝埃博拉病毒的抗體。但專家指出,注射尚未經過檢測的血液會致使患者體質減弱,引發艾滋病等傳染病,甚至會導致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確實有研究結果證明幸存者的血液可助患者戰勝埃博拉病毒,但該結果仍需進一步證實,康復者體內抗體是否足以治愈病人,也尚不明確。
本文綜合《環球科學》《科學美國人》中文版及生物探索相關報道
“醉駕入刑”以來,“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已經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公共安全行業標準《生物樣品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異丙醇和正丁醇的頂空-氣相色譜檢驗方法》(GA/T1073-2......
藥典委發布關于藥包材生物學評價與試驗選擇指導原則標準草案的公示。擬制定藥包材生物學評價與試驗選擇指導原則。為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適用性,現將擬制定的標準公示征求社會各界意見(詳見附件)。公示期自......
2024年2月2日,中國材料與試驗團體標準委員會碳排放標準化領域委員會標準立項評估會在線上召開,會議對3項團體標準進行了立項評估。會議由CSTM/FC95副秘書長韓曉莉主持,來自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
——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工業綠色低碳技術評價通則》、《工業綠色低碳產品評價通則》審定會順利召開2024年2月2日,中國材料與試驗團體標準委員會碳排放領域委員會(FC95)在線組織了標準審定會,會議......
近日,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關于產品組成變更的問題進行答復。問題描述:已登記產品申請產品組成變更,需提交什么產品化學資料?其中涉及到的熱儲穩定性試驗資料、低溫穩定性試驗資料是否需要認定的試驗單位出具?參......
2024年2月1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日前宣布與Incyte達成協議,整合安捷倫在開發伴隨診斷(CDx)產品方面的專業知識與豐富經驗,為Incyte血液學與腫瘤學系列產品的研發與......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重要人獸共患病與烈性外來病創新團隊在新冠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入侵細胞機制及其抗病毒藥物發現取得重要進展,發現土貝母苷這一植物提取物,可有效抑制新冠病毒和泛絲狀病毒復制,......
國內規模最大反向充電試驗完成,50臺新能源車30分鐘反向放電近1000度。在江蘇無錫,國內規模最大的反向充電試驗近日完成,50臺新能源車的反向充電功率達到了近2000千瓦,試驗歷時30分鐘。這次試驗向......
導讀:實現了從血漿蛋白質組學分析中挑選出的器官特異性衰老標志物 新研究在血漿中發現了器官特異性的衰老標志物,可以突顯個體在一個或多個器官中的衰老速度超過正常。"我們的研究引入了使用......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向參加血液mNGS室間質評的實驗室公布了“2023年全國血液微生物cfDNA宏基因組高通量測序室間質量評價預研活動結果報告”。醫業觀察從多家機構證實此事。報告顯示,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