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記者從北京大學招生部門獲悉,北大擬聯合復旦、港大、人大、南開和廈大等國內八所名校,由北大統一命題,推出“自主招生八校聯考”,目前具體辦法尚在商討當中。不過,復旦大學昨晚表示,暫不對此事做回應,并稱在上海高中頗有影響力的自主招生“千分考”不會輕易取消。
業內專家分析,如果此次聯考成型,將和清華、交大等校的“六校聯考”相抗衡,成為中國高校自主招生最具吸引力的兩大陣營,這將有利于推進我國打破統一高考、實行自主招生的改革進程。
這幾天,多個教育論壇上流傳一篇“八校聯考VS六校聯考 自主招生進入戰國時代”的帖子,眾多考生和家長對此熱議紛紛,并迫切希望知道消息的真偽。17日,記者從北大上海招生組負責人林純鎮教授處獲悉,這一消息屬實,北大正在和另外七所頂級名校討論此事,且已獲得各校的初步同意。其余七校分別為復旦大學、香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開大學和廈門大學,它們共同委托北京大學命題。如果不出意外,明年年初首次聯考就將和考生見面。
對于這一消息,不少考生戲言,從此名校自主招生將分為兩大陣營,即以北大為首的聯盟,和以清華為首的聯盟。他們還發現,北大聯盟的高校多以人文類學科為強項,清華聯盟高校則以理工類學科為強項。林純鎮教授也表示,兩大聯盟的確各有特點,分別多為綜合類高校和理工科高校,除了南京大學和北航正好和聯盟的學科特點相反。他認為,兩大聯盟的形成對于考生極為有利,將為他們在經濟上和精力上大大減負。他還表示,“八校聯考”的試題可能由北大統一命題。
不過,對于北大的“八校聯考”說法,記者試圖向復旦招辦確認這一消息時,復旦方面并未出面核實,并表示暫不對此事做回應。同時,針對“八校聯考后,由北大出題,復旦獨具特色的自主招生 ‘千分考’將可能取消”的傳言,復旦招辦表示“沒有這種說法,千分考不會輕易取消”。
“昨天,我們從網絡上獲悉,復旦要和北大等學校組成八校聯盟,聯合舉行自主招生測試,我們暫時停止千分考復習,等待聯考政策、測試方式的發布。 ”17日,上海交大附中的高三仲同學告訴記者,同學們知道這一政策后,都持觀望態度。往年,11月初,各大高校都會陸續發布自主招生政策,今年的政策遲遲未公布,這可能預示著有大的變動會公布。
17日,記者從位育中學、南洋模范中學采訪獲悉,部分高三學生已經找出去年的北大自主招生的試題。高三學生黃同學告訴記者:“如果真的實行八校聯考,并共同委托北京大學命題,試卷的形式會和往年的北大自主招生的測試相仿,這也成為很多同學復習的依據了。 ”
對此,業內人士建議考生還是不要自亂陣腳,應繼續復習“千分考”。假設“千分考”不取消,則對想要報考復旦自主招生的學生來說,即使考試形式再改革,對考生實際造成的影響也不大。當前教育部尚未對各校自主招生政策進行批復,在各校自主招生政策正式發布前,仍然會存在很大的變數。因此,建議考生“以不變應萬變”,不要“自亂陣腳”。
盡管“八校聯考”的消息還未最后敲定,記者發現,不少培訓機構反應異常迅速,已提前打出“八校聯考”的宣傳廣告。
記者在最先發布 “八校聯考”這一消息的北京某培訓機構網站上看到,他們將在11月27日舉辦一場有關 “八校聯考的試題風格和應對策略”的講座,“邀請曾經參與北京大學自主招生工作的某老師,幫助高三的學生和家長了解最新動向,把握應對策略。 ”昨天,另一家在本市開展自主招生筆試輔導的培訓機構也宣稱,一旦確認復旦加盟“八校聯考”,該機構將免費為參加“千分考”培訓的學員提供最新針對“八校聯考”開發的全套課程資料,并承諾“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將關于八校聯考的政策信息、考試內容、考試題型、技巧等全部傳遞給大家。 ”
“自主招生聯考的這種變化,相對于統一高考來說,是令人驚喜的。 ”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教授分析說,這讓他想到了美國的SAT考試,SAT考試最初只是一種智力測驗,后來,哈佛大學把這個考試推廣應用于所有申請哈佛大學的學生。之后,在哈佛的呼吁下,越來越多的大學采用這一考試,作為申請入學的基本條件之一。“如果我國高水平大學聯考,能按照這一路徑發展,將有利推進我國打破統一高考、實行自主招生的改革進程。 ”
在熊教授看來,他十分樂于看到五校聯考變為“六校聯考”、甚至“十校聯考”的格局,更希望有其他聯考出現,諸如,某校退出某一聯考,加入另一聯考,或承認另一聯考的成績——將給考生提供更多的考試選擇,使“高水平大學聯考+自主招生”的高考模式走向成熟,真正打破一考定終身的高考格局。
“八校聯考”的消息傳出后,弄得考生們人心惶惶,熊教授也有自己的看法,“從教育改革來說,一項改革是應該提前至少兩到三年時間告訴公眾的,以便學生做好準備。”熊教授說,但現在的改革都比較倉促,弄得學生和家長普遍存在“改革焦慮”。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12日公布2023年度世界大學排名,中國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均位列排行榜前20名。躋身前100名的中國內地高校分別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12日公布2023年度世界大學排名,中國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均位列排行榜前20名。躋身前100名的中國內地高校分別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
10月11日,由“北京大學—字節跳動數字人文開放實驗室”研發的古籍數字化平臺“識典古籍”測試版正式上線。目前,該平臺涵蓋390部經典古籍,主要來自《四部叢刊》,共計3000多萬字,即日起向公眾免費開放......
北京大學自主設置“國家發展學”一級交叉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專家論證會于2022年9月22日在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舉行,北京大學副校長、教務長王博出席論證會并致辭。會議由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徐明主持。專家......
日前,上級決定,趙罡同志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國家監委駐清華大學監察專員;許慶紅同志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姜培學、王宏偉、李路明同志任清華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新任校領導簡介:趙罡趙罡,......
9月3日,清華大學官網“現任領導”一欄更新消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趙罡,已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一兵不再擔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官方簡歷顯示,趙罡,男,漢族,1972年1......
7月27日,北京大學官方微信公眾號刊文《辭去法國終身教職,他加入北大!》透露,青年數學家謝俊逸,已于2021年辭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的終身職位,同年秋天加入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
7月14日,科睿唯安公布了ESI從2012年1月1日到2022年4月30日的統計數據。ESI每2個月公布一次,均為上一次數據的基礎上增加2個月的數據,但是每年5月份會去除掉最舊一年的數據。這次公布的數......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595.shtm科技日報記者張蓋倫7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北京大學中俄數學......
7月11日凌晨,北京大學在論壇北大未名回應網友稱多次遭到北京大學醫學部教授洪某煉猥褻。回應稱,針對藥學院某同學舉報導師的情況,醫學部高度重視,已成立專項調查組,已完成初步調查。該同學的導師已報警,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