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記者從北京大學招生部門獲悉,北大擬聯合復旦、港大、人大、南開和廈大等國內八所名校,由北大統一命題,推出“自主招生八校聯考”,目前具體辦法尚在商討當中。不過,復旦大學昨晚表示,暫不對此事做回應,并稱在上海高中頗有影響力的自主招生“千分考”不會輕易取消。 業內專家分析,如果此次聯考成型,將和清華、交大等校的“六校聯考”相抗衡,成為中國高校自主招生最具吸引力的兩大陣營,這將有利于推進我國打破統一高考、實行自主招生的改革進程。 北大:頂級名校將分兩大陣營 這幾天,多個教育論壇上流傳一篇“八校聯考VS六校聯考 自主招生進入戰國時代”的帖子,眾多考生和家長對此熱議紛紛,并迫切希望知道消息的真偽。17日,記者從北大上海招生組負責人林純鎮教授處獲悉,這一消息屬實,北大正在和另外七所頂級名校討論此事,且已獲得各校的初步同意。其余七校分別為復旦大學、香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開大學和廈......閱讀全文
就在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引起社會熱議之際,北京大學官方網站于11月8日刊出《北大11位教授就本科招生致周其鳳校長的一封信》。在這封信里,11位北大教授建議,北京大學應當進一步加大招生改革力度,嘗試采用“高考成績與本校專家面試相結合”的招生選拔方式。北大校長周其鳳表示,“本人完
6月14日,在東南大學完成該校自主招生測試筆試的考生和家長一起聽取專業介紹。 6月14日,兩名江西籍考生拉著行李箱進入中國傳媒大學考點。 6月13日,直到走出中國人民大學自主招生筆試考場,北京考生羅知白緊張的心情才稍稍有些放松。 就在前一天,他還坐在清華自主招生的筆試考場上,以機考形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中國重點大學農村學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斷滑落。由于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農村教育已成為教育公平的短板。專家認為,加大重點高校招收農村生源的比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育公平,但并不能徹底解決短板效應 又是一年高考時。 據初步統計,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達970萬人,
191名北京考生通過了清華大學自招初審 本報訊(記者 雷嘉 李夢婷)高考結束了,但“學霸”們的征途還沒有結束。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選拔幾乎都從昨天開始啟動初試,清華、北大等名校更是“湊”在昨天一天進行。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今年北京共有191名考生通過了清華大學自主招生初審
又到一年高考季。 按照《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上海、浙江已率先啟動新高考綜合改革。目前,上海、浙江已經在試點基礎上完善了考試招生改革的方案。2017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個省市啟動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從今年起,還將有多個省份開啟改革進程。 2018年高考到來之際,我
又到一年高考季。 按照《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上海、浙江已率先啟動新高考綜合改革。目前,上海、浙江已經在試點基礎上完善了考試招生改革的方案。2017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四個省市啟動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從今年起,還將有多個省份開啟改革進程。 2018年高考到來之際,我
昨天(1月1日)上午,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同時進行2009年高校自主招生筆試,全國有7000多名考生參加了兩校的考試。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其他院校也將陸續在元旦期間開展自主招生的考試。 ■清華 報考情況 18
首次三大聯盟考試時間“大撞車” “北約”對霧霾對聯,“華約”講南北供暖 取消英語科目考試 3月16日上午,被稱為“北約”(北京大學等11所高校)、“華約”(清華大學等7所高校)、“卓越聯盟”(北京理工大學等9所高校)的三大自主招生聯盟的初試在各地同時開考。對對聯、講笑話成為考題
高考“大戰”剛剛落幕,多校自主招生考試便鳴鑼開考。 從上周末開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校自主招生測試相繼上演。依照教育部規定,今年將有90所試點高校進行自主招生,其中77所院校面向全國招生,13所院校針對本省市招生。上述高校需在6月10日至22日完成考核,確定入選資格考生名單、專業及優惠分
教育部“陽光高考”網公示的數據顯示,2012年,北大、清華、上海交大等高校擬錄取的保送生占本科招生計劃的10%以上,中國科技大學更是超過20%。與此同時,各地的保送生名額被“超級中學”所壟斷:今年河南省共有60名學生擬被保送到北大、清華,其中鄭州外國語學校占了35人;山東省有400余名高中生擬被
中國大學排行榜被報潛規則,傳成都理工大學以贊助費換取排名上升,排行榜公信力再遭質疑,究竟該如何保證排行的公正性?國外大學排行榜種類繁多、指標復雜、標準不同,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示?我們需要的又是什么樣的排行榜?《新聞1+1》為您解析。 演播室主持人(董倩): 歡迎收看《新聞1+1》。 什么是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不能不回望高考。 高考制度的恢復,讓“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曙光普照中國大地; 高考人才選拔機制,為改革開放注入生機勃勃的人才資源,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巨變的關鍵動力之一; 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逐步推開,牽引教育綜合改革“發動機”持續運轉,寫就一份份浸潤著改革精
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不能不回望高考。 高考制度的恢復,讓“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曙光普照中國大地; 高考人才選拔機制,為改革開放注入生機勃勃的人才資源,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巨變的關鍵動力之一; 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逐步推開,牽引教育綜合改革“發動機”持續運轉,寫就一份份浸潤著改革精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網站發布了柯炳生校長《關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幾點認識》(以下簡稱柯文)的文章,在目前“聯考”“四國殺”的混局中,人們聽到了一絲冷靜的聲音。有媒體認為柯文是在“炮轟”自主招生,實則不然。 柯文中有這樣一段文字:“中國農業大學作為一所‘985工程’大學,是完全具備自主招生資格
超級中學正壟斷一流大學生源,農村學生所占比例不斷下降 南京大學歷史系講師梁晨等人的研究結論,與普遍的社會觀感形成了反差。2009年1月4日,溫家寶總理也曾在科教領導小組的講話中指出:“有個現象值得我們注意,過去我們上大學的時候,班里農村的孩子幾乎占到80%,甚至還要高,
上周末,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在內的京內外數十所大學舉辦高招咨詢或校園開放日活動,近7萬名家長和考生奔走于各高校之間。北大、清華等高校也公布了各自的招生計劃,其中北大今年在京招生計劃與去年持平,清華在京計劃減招18人。港校學制增1年。北京警察學院在停招6年后,今年首次恢復招生。發布&
即將來臨的2018年高考,“00后”成為主角,975萬考生人數創下近8年高考新高。 繼去年“新高考落地元年”之后,高考改革正在各地持續推進,強調對學生綜合成績的評價,全面取消加分,多項改革舉措進一步推進高考的公平公正。強調綜合成績評價,人才選拔更多元 浙江省是去年全國首批兩個高考綜合改
自今年上半年《2011年高招調查報告》發布以來,有關高校生源危機的討論便持續不斷。不少專業人士認為,生源危機既讓一些學校面臨重組甚至破產的壓力,又是推進高考改革、促進高考公平的良機。 針對生源危機,學校、教育行政系統是否作好了相應的準備?這一危機對高校尤其是高職高專、民辦高校在高等教育管理制度
中廣網北京12月8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目前,自主招生正在火熱升溫中,全國目前80所擁有自主招生資格的高校中已有34所參與了相關的自主招生聯考,而擁有自主招生資格的農大并沒有參與其中。近日,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在學校官方網站發表《關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幾點認識》,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2018年的中國高等教育,您會選擇什么? 這并不是一個很好回答的問題,因為這一年中,高教界發生了太多形形色色的悲喜劇。這其中,有對高考恢復40周年的感慨,也有對學術造假行為的憤怒;有西湖大學成立時的希望,也有高校教師自殺事件背后的憂心忡忡…… 這是失望與希望交織、欣喜與憤
教育部關于印發《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教育廳(教委)、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職業教育局,各碩士研究生招生單位: 為做好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現將
教育部關于印發《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的通知 教學函〔2020〕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教育廳(教委)、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各碩士研究生招生單位: 為做好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現將《
3月11日,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做客“新浪嘉賓訪談”,以下為文字實錄: 主持人:各位新浪網友,歡迎您光臨新浪直播間,我們非常榮幸地請到了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先生。 顧秉林:新浪的網友朋友們,大家好,非常高興來到新浪,來和大家在一起對話,我希望能夠回答大家所關心的一些問題。&
本文是《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Forum文章“Predicament and outlook of China’s math education”的中文版本。 數學是科學的根基,也是理性思考的基礎。 如果一個社會擁有普遍較高的
多年來社會都在迫切呼喚高考改革。的確,高考已經是整個基礎教育的“指揮棒”,所謂應試教育,跟高考的“指揮”直接相關,人們渴望高考改革,是合理的,必然的。課程改革推行12年,進展艱難,“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大家都贊成,卻又難于實施。教師的無奈,也因為要面對高考這個巨大的現實。課改之前,很多學者猛烈攻
11月26日晚,清華大學宣布,其與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自主招生聯考時間定在2月19日。考生可同時申請兩所學校,如果初試成績沒有達到所申請學校的要求,還可以向第三所學校申請。 同時,北大11月26日宣布,山東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
3月下旬起,高校陸續公布2018年自主招生簡章,高等院校自主招生序幕拉開。相較往年,今年的自主招生有不少新特點,比如全力鼓勵“學生自薦”、“嚴懲造假”維護公平。自主招生,作為對現行統一高考招生按分數錄取的一種補充,正在為更多學子提供公平公正進入心儀大學的機會。 學生自薦 看重素質 2017年
今年7月底,北京某高中學生王瓊坐在一間110人左右的考場,參加強基計劃的筆試,身邊只有不到30個考生。偌大的教室,從未有過的空曠感,讓她感到些許不適。 這是一場全國范圍的“大面積棄考”考試,而王瓊的考場不過是其中一個縮影。 果不其然,不久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蘭
昨晚(11月22日)記者從清華大學獲悉,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三所名校正式加入清華大學發起的自主招生“自強計劃”。四所名校將共同從覆蓋全國592個國家級貧困縣的中學生中選拔家境貧寒而德才兼備的學生。 此前清華大學宣布,在2012年自主招生中啟動“新百年計劃”,包括針對家境貧寒而自
盡管爭奪高分考生已成為公開的秘密,但民眾對各高校生源狀況卻沒有一個全面系統的比較。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別敦榮等針對中國最好、最愛公眾關注的大學群體,在最新一期《清華大學教育研究》上發表了研究報告《2005-2010年“985工程”大學本科生源質量統計分析》。該研究報告的引人矚目之處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