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將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位能等)以氫為媒介存儲、運輸和轉化可實現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構型。當前95%以上的氫氣來自于化石燃料,而水作為氫的重要來源之一,從其提取出來的氫的總能量是地球化石燃料熱量的9000倍。將水電解制氫涉及兩個重要的基本反應,即陰極水的還原和陽極水的氧化。然而,反應動力學的限制要求提供高于理論分解電壓的過電壓來加速兩極反應,導致嚴重的電能損失。一些貴金屬如鉑、氧化釕、氧化銣等能有效地降低反應活化能壘,提升反應速率,但是昂貴的價格限制其在電解水工業中的規模化使用。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俞書宏研究組發展了一步法合成技術,成功實現了二硒化鈷和二硫化鉬材料的“化學嫁接”,研制了具有析氫性能接近貴金屬鉑的水還原高效復合催化劑。該研究成果發表在1月14日出版的《自然·通訊》上。

      該研究組運用一步法所制備的二硒化鈷/二硫化鉬復合催化劑表現出優異的水還原催化活性,在0.5 M H2SO4電解質中交換電流密度達到7.3×10-2 mA cm-2(起始電勢-11mV,塔菲爾斜率36 mV/decade)。研究發現,此兩種材料的復合在界面處形成了新的鈷-硫化學鍵。一方面,鈷與硫的配位能夠調節二硫化鉬的電子結構,降低其對氫的吉布斯吸附自由能,從而增強其活性邊位點對氫中間產物的吸附,增強其反應動力學;另一方面,硫與鈷的相互作用也帶來電催化協同效應,使得原本具有一定水還原性能的二硒化鈷的活性進一步增強。該研究組進一步與清華大學教授李雋領導的研究組合作,通過DFT計算發現,這種新型復合催化劑上氫的生成僅需克服1.13 eV(30.7 kcal mol-1)的能量,很容易通過提供較小的過電位達到。實驗和計算結果表明,在該復合催化劑上的水還原是一個吸附氫結合脫附控制的反應過程。同時,該復合催化劑還展現了優異的穩定性能,有望取代鉑成為新一代廉價的氫電極材料。

      近年來,該研究組圍繞新型非貴金屬氫電極材料和氧電極材料的設計,在電解水用新型非貴金屬電極材料的設計和制備技術方面上取得一系列進展。開展了基于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研制新型非貴金屬氫電極材料和氧電極材料的研究,通過合理的化學“嫁接”手段,選擇廉價的材料和利用材料協同增強效應,為設計和制備非貴金屬新型復合催化劑提供了新途徑,有望為電解水工業提供新型、廉價、高效、持久的水還原和水的氧化反應電催化劑。

      該研究組早期研究還發現,將他們發現的具有層狀結構的二硒化鈷-有機胺復合納米帶(J.Am.Chem.Soc. 2009, 131, 7486–7487)與氧化鎳納米顆粒“嫁接”,也能實現優異的“協同增強”效果。在這種復合催化劑中,氧化鎳能有效的打開表面吸附水的O-H鍵,產生吸附氫,而二硒化鈷能及時結合生成的吸附氫形成氫氣分子。實驗結果表明,通過復合能獲得1.4×10-2 mA cm-2的交換電流密度(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8546-8550)。

      此外,該研究組在設計新型非貴金屬水電解陽極材料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進展。因涉及四電子反應,水氧化相對于水還原(二電子反應)是一個更復雜過程。在水電解池中,氧電極相對于氫電極有更大的過電位需求,導致主要的電能損耗。研究人員在國際上率先發現,廉價的二硒化鈷自身具有內在的水氧化活性。通過引入新的功能性材料能調節該材料的金屬催化活性中心的電子結構,優化其對氧中間物的吸附鍵能,大大增強氧電極的反應速率。例如,引入四氧化三錳和二氧化鈰,可制備四氧化三錳/二硒化鈷(J.Am.Chem.Soc. 2012,134,2930–2933)和二氧化鈰/二硒化鈷(Small 2015, 11, 182-188)復合材料,在0.1 M KOH電解質中氧化水的塔菲爾斜率分別為64 mV/decade和44 mV/decade,其中二氧化鈰/二硒化鈷的催化性能甚至超過了商業二氧化銣電催化劑。而將高比表面、高導電性的石墨烯與二硒化鈷復合后得到的復合催化劑的塔菲爾斜率為40 mV/decade,在336 mV過電位下的TOF值為0.03565(二氧化銣為0.01724),展現了優異的水氧化反應動力學特征(ACS Nano 2014, 8, 3970-3978)。

      基于在節能增效新型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電極材料領域的系列工作,該研究組應邀為英國皇家化學會《化學會評論》撰寫評述,綜述了該研究領域取得的進展并展望了基于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設計高效能量轉換材料的前景(Chem. Soc. Rev. 2013, 42, 2986-3017)。

      

    MoS2/CoSe2水還原電催化劑 (a),極化曲線 (b) 及反應機理 (c)

    相關文章

    環境部同意13家企業2024年度含氫氯氟烴和氫氟碳化物生產配額調整

    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同意阿科瑪(常熟)氟化工有限公司等13家企業2024年度含氫氯氟烴和氫氟碳化物生產配額調整的復函。阿科瑪(常熟)氟化工有限公司,阿科瑪(常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中化藍天氟材料有限公司......

    黃麻納米纖維涂層實現水果綠色保鮮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可降解材料開發與利用創新團隊聯合湖南農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等,利用麻類天然生物質材料,研制了一種黃麻納米纖維本征保鮮涂層,并成功應用于香蕉和芒果的貯藏,......

    工信部:今年前4月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保持增長態勢

    工信部7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2024年1-4月全國鋰離子電池行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2024年1-4月,我國鋰離子電池(下稱“鋰電池”)產業保持增長態勢。根據鋰電池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1......

    一場技術革命正在上演,誰將接棒鋰電池?

    在澳大利亞雅拉山谷中,一場電池技術革命正悄然上演。這里,鈉離子電池為住宅樓和商業企業提供穩定的電力支持,邁出可持續電池應用的重要一步。鋰電池幾乎憑借一己之力成為影響人們生活最廣泛、最深遠的科技之一,但......

    華中科技大學研發微型傳感器,可注入體內并降解

    據華中科技大學6日消息,由該校集成電路學院、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教授臧劍鋒領銜的團隊,研發出可注射超凝膠超聲傳感器,這種用水凝膠材料制成、如一粒芝麻大小的傳感器注入體內后,不僅可以自行降解,還能把精確......

    華理研究團隊在異相單原子催化領域獲新進展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員趙杰課題組,在異相單原子催化領域中取得新進展,展現了異相單原子催化在有機合成中的潛力和前景,相關研究發表于《美國化學會志》。......

    華理研究團隊在異相單原子催化領域獲新進展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特聘副研究員趙杰課題組,在異相單原子催化領域中取得新進展,展現了異相單原子催化在有機合成中的潛力和前景,相關研究發表于《美國化學會志》。......

    鋼研納克:公司部分分析儀器也可應用于航空航天材料檢測

    鋼研納克6月6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主要開展金屬材料檢測相關業務,檢測能力包括航空航天所涉及的金屬等材料;公司部分分析儀器也可應用于航空航天材料檢測。關于鋼研納克:鋼研納克檢測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

    水分解生成活性氧能誘導癌細胞焦亡

    韓國蔚山科學技術院5月31日表示,該機構化學系研究組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研究論文,闡述了一種利用水分解生成活性氧殺死癌細胞的新方法。研究組在實驗中注意到,癌細胞膜氧化時,會產生細胞焦亡過程。細胞焦亡......

    2024年夏季(第九期)電子順磁共振波譜高級研討班第二輪通知

    作為波譜學的重要分支,電子自旋的直接表征工具,順磁共振波譜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電子順磁共振波譜學在物理、化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醫學和環境科學等領域,取得了許多令人矚目的研究成果,......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