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海洋工程結構浪花飛濺區腐蝕控制技術及應用”課題驗收會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舉行。“現役海洋鋼結構浪花飛濺區腐蝕防護修復技術及工程示范”等6項課題全部順利通過驗收。
專家組現場考察了青島港和日照港示范工程,分別聽取了6個課題負責人的課題結題驗收匯報,審閱了相關文件資料和課題成果展示。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目6個課題提供的驗收資料齊全,完成了任務書所確定的各項任務,達到了任務書要求的各項技術考核指標,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其中,由中科院海洋所侯保榮院士等承擔的“現役海洋鋼結構浪花飛濺區腐蝕防護修復技術及工程示范”課題開展了耐海水礦脂膏防銹技術、高韌性防海水油性包覆纏帶、高強度易加工防護外套和高強度快速固化防護外套現場成型技術的研究,進行了海洋石油平臺浪花飛濺區不同鋼結構復層腐蝕防護與修復系統的優化設計和組裝工藝研究。研究人員自主研發了礦脂防蝕膏、礦脂防蝕帶和耐沖擊的防蝕保護罩,研制的礦脂防蝕膏和礦脂防蝕帶的防蝕效果優于國內外同類產品。同時,針對海洋環境中最為嚴重的鋼結構浪花飛濺區腐蝕行為,建立了浪花飛濺區鋼結構礦脂復層包覆防護技術。該技術表面處理簡單(St2級),施工方便,可帶水施工,既可適用于規則鋼結構的腐蝕防護修復,也可用于不規則復雜鋼結構的腐蝕防護修復。科研人員還完成了青島港液體化工碼頭鋼樁和寧波煤碼頭防撞樁共2200m2浪花飛濺區鋼結構礦脂復層包覆防護技術示范工程,完成了勝利油田2個采油平臺導管架鋼樁浪花飛濺區鋼結構礦脂復層包覆防護技術示范工程。該課題共申請發明ZL13項,已授權4項;受中國工業防腐蝕技術協會委托制定了4項企業標準;發表論文70篇, 被SCI、EI收錄21篇;出版專著2部,培養博士生11人,碩士生15人,博士后6人。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海洋工程結構浪花飛濺區腐蝕控制技術及應用”由中國科學院和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共同承擔,以我國海洋石油平臺、海港碼頭和跨海大橋等重大海洋工程設施為研究對象,通過科研院所和企業的聯合攻關,研究在役和新建鋼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設施的浪花飛濺區腐蝕防護與修復關鍵技術,研究先進實用的鋼結構設施浪花飛濺區的腐蝕監檢測技術和腐蝕安全性評價和壽命預測和數據仿真技術,從而顯著提高海洋工程重大工程設施的腐蝕防護和控制技術水平,建立海洋工程設施浪花飛濺區腐蝕風險評價標準和適用于海洋工程設施的通用防腐蝕保護技術產品和技術標準,為我國重大海洋工程建設和工程設施腐蝕控制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帶動一批相關海洋防腐蝕產業的發展。
該項目共設置六個課題,分別是現役海洋鋼結構浪花飛濺區腐蝕防護修復技術及工程示范,新建海洋鋼結構防腐蝕技術及工程示范,海洋工程鋼筋混凝土結構防腐蝕關鍵技術及示范工程,海洋工程結構腐蝕與防護的檢/監測技術及工程應用,海洋鋼結構腐蝕安全性評價和壽命預測技術,海洋工程結構腐蝕損傷數據庫與數字仿真系統。課題總經費4564萬元。
中國工程院院士高從堦、中科院資環局局長范蔚茗、科技部社會發展司徐俊,以及中科院沈陽分院和海洋所相關領導和專家出席了驗收會。
侯保榮院士介紹項目總體執行情況
驗收會現場
萬眾期待中,24年1月已經過去,但中科院預警名單依然沒有公布!官方并未說明延遲原因,但相比往年,今年的名單確實尤其讓人關注。因為23年國際期刊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動,這些是否會影響預警名單的制定尚未可知:......
根據往年經驗,一年一度的中科院預警期刊名單即將發布,官方回復也說明如此,最新名單將在明年1月份發布,即2周之后。但相比往年,今年的名單尤其讓人關注......回顧中科院《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至今已發布三......
根據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公眾號消息,從2023年開始,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不再統計撤稿論文的引用數據。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每年定期更新期刊影響力數據,年度發布。征訂單位用戶可......
7月22日,韓國SukbaeLee等人在arXiv上傳了兩篇論文,稱發現了“全球首個室溫超導材料”,名為LK-99,論文中給出了LK-99的合成方法,合成門檻很低。文章曝光后引起了大量爭論,因為很多小......
財聯社11月16日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11月14日至16日在黑龍江、吉林調研。在吉林,李強走進長春金賽藥業、長光衛星公司,詳細了解企業創新發展情況,勉勵他們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強人才......
LipidALL脂代謝會議由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稅光厚研究員發起,至今已在國內多個城市成功舉辦八屆。豐富的會議主題與優質的會議內容數年來吸引了超過數萬名各地科研人員參與其中,極大推進了脂質/代......
5月31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當天,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個人微信公眾號“饒議科學”發布《院士選舉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賄賂上交》一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饒議科學”該文稱:“中國科......
5月31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當天,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個人微信公眾號“饒議科學”發布《院士選舉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賄賂上交》一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饒議科學”該文稱:“中國科......
DNA究竟攜帶著什么?DNA序列信息如何解釋復雜的生命活動現象?5月26日,復旦大學慶祝建校118周年相輝校慶系列學術報告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生殖與發育研究院院長黃荷鳳從理論到實驗,再到臨床......
一次藝術家的碰撞會擦出什么火花?答案可能超乎你的想象。正如意大利現代藝術家洛倫佐·欽尼奇(LorenzoChinnici)與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李政道科學與藝術中心(以下簡稱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