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11-26 12:10 原文鏈接: 食品安全標準如何縮短“時差”?

    植物奶油風波折射監管滯后

      前些日子,食品中常見的植物奶油因被曝光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一時間成為眾矢之的。植物奶油危機生成后,衛生部隨即表示:相關部門已對反式脂肪酸進行管理,并將開展對反式脂肪酸的風險監測評估。這一事件,不禁讓人聯想起曾經的蘇丹紅、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門”,同樣先由媒體曝光披露危害,同樣事后才由相關部門表態制定標準。關乎無數人群健康安全的食品標準,為何總是在媒體曝光后才姍姍來遲?食品安全監管該如何完善,才能讓消費者吃得放心?

      研究滯后令標準“遲到”

       科技進步日新月異,食品品種也日漸繁多。作為工業時代的食品新品種,反式脂肪酸等物質的危害,近些年才被發現。中國疾控中心相關專家解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當植物奶油普遍應用時,人們尚未意識到反式脂肪酸的問題所在。直到近些年,它可能導致糖尿病、肥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危害,才逐漸為人們所熟知。至于蘇丹紅、三聚氰胺等食品添加劑,它們正式問世與發現危害之間,同樣存在一定的“時差”。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專家郭紅衛教授認為,新食品問世后,相關的健康研究本身就需要一段時日,迄今為止,反式脂肪酸是否對人體有害在學界仍存在一定分歧,少數專家還不認同這類觀點;將學界理論應用到實際監管之中,也需要一個時間段,這便導致標準制定總是晚一步。也有專家分析說,我國監管行政部門、學界專家溝通不足、交流不暢,令許多標準未能及時跟上,最終造成“有了結石寶寶才發現三聚氰胺,找到慢性病禍首才重視植物奶油”的尷尬境遇。

      監管不到位標準難制定

       據悉,我國專家在制定植物奶油標準前竟然發現:各種食品中到底含有多少植物奶油、多少反式脂肪酸,沒有任何權威部門做過統一檢測和調研。監管檢測漏洞多多,成為標準制定難的最關鍵原因。

       上海理工大學食品研究所所長徐斐分析,監管首先需要大量的調研工作,這方面我國做得較為欠缺,許多食品的成分調研并不細致,為之后的標準制定帶來重重阻礙。其次,監管手段過于單一、陳舊,常會使監管出現紕漏。以含三聚氰胺的奶粉為例,傳統檢測只查蛋白質,找不到什么差錯;如能查一查奶粉中的脂肪、乳糖等比例,三聚氰胺問題也就不難發現了。用“昨天”的標準來評判“今天”、“明天”的食品,待到發現問題再做補充,這樣的被動跟進,只能使標準制定姍姍來遲。再者,監管后的懲罰力度不夠,使標準制定的應有功效打了折扣。前不久,三聚氰胺“再出江湖”,令眾多消費者咋舌之時,還折射出食品添加劑標準未能“擲地有聲”,這也為之后制定標準帶來阻力。

      開展安全風險評估須置前

       確保食品安全,標準制訂該如何縮短 “時差”?怎樣才能讓標準及時更新、不至于造成嚴重的健康威脅?權威專家認為,針對新食品開展安全風險評估至關重要。具體說來,學術研究專家、行政部門間應多溝通,讓臨床新發現及時應用在標準制訂上,實現科學評價食品新添加劑,防患于未然。與之相匹配,監管部門的監管手段、監管范圍也應與時俱進,做到監管更周密、到位。

       令人欣慰的是,今年本市已在全國率先成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業委員會”,委員會將汲取過往經驗,著手開展對大米中的鎘成分、涼拌菜中的相關成分等進行安全風險評估,爭取早日制訂標準,保障消費者權益。

       郭紅衛教授補充,除了政府監管外,企業和消費者的知識普及、信息獲取,也是加強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環。比如,此次反式脂肪酸的利弊得到評估后,有關部門應即刻加強對企業、消費者的宣教。一方面,告誡食品企業不應完全以利潤為考量,更當兼顧人體健康;一方面,消費者也應有意識選擇少吃同類食品。消費者的科學選擇,反過來又可左右企業行為,最終為食品質量織起安全網。

    相關文章

    【最新更新】CIFSQ大會全體日程

    中國國際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大會(CIFSQ)匯集超過百名來自全球各地的演講嘉賓和眾多知名食品安全專家、行業領袖、科學家、學者和政策制定者。CIFSQ將嚴謹的科學研究、行業導向和全球視野融為一體,強調實......

    陜西國際標準化工作邁入快跑階段

    近日,首屆全國標準化知識競賽初賽結果揭曉。我省4.5萬人參加初賽。陜西代表隊以全國第四名的成績挺進決賽。“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開展的標準化知識競賽活動,為從業者普及了標準化理念和方法,有助于企業開展國際標......

    打假博主稱董宇輝帶貨有機土豆涉嫌虛假宣傳,與輝同行客服回應

    今日,打假博主@王海發文稱,董宇輝在木蘭圍場帶貨的一款土豆,誤導消費者是有機土豆,售價4.58元/斤,是普通超市價格的十倍,此外,與輝同行此次合作的供應商鑫達商貿公司認證的有機土豆產量只有32.38噸......

    《寧夏回族自治區奶產業發展條例》修訂通過,11月1日起施行

    10月14日,據寧夏人大網消息,修訂后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奶產業發展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修訂通過,將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條例》規定,禁止收購或者銷售下列生鮮乳:經檢測不符合健康標準或......

    粉絲、肉制品等摻雜使假,市場監管總局通報直播間抽檢情況

    近年來,生鮮電商、餐飲外賣、直播帶貨等食品新興業態蓬勃發展,為消費者帶來便利,但也不時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在京召開新業態新模式食品安全行政指導會,部署開展質量安全引領平臺經濟健康發展行動......

    江西:23批次“護老食品”抽檢不合格

    記者近日從江西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近期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了“護老食品”專項抽檢,截至目前共發現23批次不合格樣品。據了解,此次專項抽檢覆蓋江西省范圍內404家食品經營單位,其中包括141家養老機構......

    關于公開征集智能實驗室設備領域國家標準立項建議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及行業專家:為積極響應國家標準化戰略,推動智能實驗室設備領域標準化進程,促進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助力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5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公告(2024年第9號)成立全......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2023年廣東省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結果的通報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2023年廣東省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結果的通報粵府函〔2024〕219號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根據《廣東省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辦法》(粵辦函〔2024〕13......

    三門峽市科技局全力強化食品安全領域科技創新

    三門峽市科技局以提升創新能力為核心,大力開展科技項目攻關、創新平臺創建、科技人才引培等,堅持把食品安全科技創新作為科技惠民的工作重點,重研發、強轉化、抓示范,著力提升全市食品安全領域科技創新水平。一是......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1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11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4年第25號〕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650批次樣品,檢出11批次樣品不合格。產品抽檢結果可查詢https://spcjsac.g......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