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核子研究中心11月26日發表公報說,該中心進行鉛離子對撞項目不足3周,大型強子對撞機三大探測器實驗對宇宙形成之初可能存在物質的探測已有新發現。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公報說,在鉛離子對撞實驗開始僅幾天時,ALICE大型探測器已經發表兩篇論文。目前,ATLAS和CMS兩大探測器都首次直接探測到“束流淬火”現象。ATLAS探測器的實驗成果25日發表在美國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PRL)上,而CMS探測器的一篇論文也將發表。
大型強子對撞機對鉛離子對撞數據的收集將持續到12月6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研究主任塞爾希奧·貝托盧奇對“實驗如此快速獲得成果”表示驚奇。他說,大型強子對撞機三大實驗既合作又競爭,都想率先發表成果,這些成果將綜合分析,以得出完整結論。
本月8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大型強子對撞機進入鉛離子對撞實驗階段。據介紹,該項目主要目的之一是制造一個迷你版的“宇宙大爆炸”,以產生“夸克-膠子等離子體”。
宇宙形成之初,其環境熾熱且混亂,以至于夸克無法通過膠子在相互作用下構成質子和中子,即尚無構成“可見宇宙”的基本要素。在這種情況下,各種基本粒子只能在夸克和膠子構成的等離子體中自由流動,因此人工制造并研究“夸克-膠子等離子體”對于了解宇宙形成之初的狀態以及物質變化過程極其重要。
公報說,ALICE探測器的論文指出,鉛離子對撞所產生的粒子數比此前實驗有大幅度增長,論文還證實了由大型強子對撞機產生的等離子體是一種低粘度液體。ATLAS和CMS兩大探測器實驗發現,鉛離子對撞產生的粒子束流會在混亂環境中與高密度媒介發生反應,導致一種被稱作“束流淬火”的特殊現象,即粒子束流與高密度媒介發生反應導致其能量迅速降低。這一成果將有助于推進“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研究。
希格斯玻色子已成為揭示宇宙基本結構的重要途徑,精確測量到這種粒子的性質是物理學家測試標準模型最有力的工具之一。據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網22日報道。該機構的超環面儀器實驗(ATLAS)合作組報......
據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官網23日報道,近日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開展的測試中,鉛原子核被加速并發生了核子—核子碰撞,對撞能量創下5.36太電子伏特紀錄,為2023年以后開展的鉛—鉛對撞奠定了基礎。今......
歐洲因追隨美國的制裁步伐而遭到反噬,能源危機愈演愈烈,這給歐洲各國的社會生產和民眾生活帶來了方方面面的影響。據《華爾街日報》等媒體報道,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能源管理部門表示,歐洲能源危機可能對全球最大的粒......
據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官網近日報道,經過3年多維修和升級,世界上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王者歸來”。4月22日,兩束質子以4500億電子伏特(450GeV)的注入能量在LHC約27......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779.shtm科技日報北京3月18日電(記者劉霞)據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網站近日報道,該中......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目前處于長期停機狀態,正在進行大規模升級,無數科學家迫切期待“王者”早日歸來。據CERN官網近日報道,該機構管理層12日向理事會提交的新日程表顯示......
記者從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副教授張黎明處獲悉,他所在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LHCb團隊近日發現了第三種“五夸克”(pentaquarks)粒子。新結果有望進一步揭示夸克理論的諸多奧秘。此前,五夸克態......
大型強子對撞機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一直在進行原子核的加速,這也是人們有時會將這臺大型儀器稱為“原子粉碎機”的原因。北京時間8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7月25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
近日,我國科學家研究發現,納米羥基磷灰石在抑制鉛離子方面具有顯著作用,而相關抑制機制的研究有望推廣到其他糧食作物上。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環境科學·納米》雜志上。納米羥基磷灰石對鉛有較強的......
希格斯粒子是人類目前為止發現的首個自旋為零的基本粒子,在粒子物理標準模型(SM)中為所有基本粒子提供質量,其各項性質關系到粒子物理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大型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