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11-28 15:39 原文鏈接: 追記于維漢院士:心系蒼生戰瘟神

    于維漢生前工作場景。 (資料圖片)

      鮮花欲淚,百葉低垂。11月25日上午,哈爾濱東華苑殯儀館哀樂陣陣。一位老人安眠于群芳素裹中,鮮紅的黨旗輕蓋身軀,各界人士送來的花圈拱衛著老人的遺像。人們痛惜哀悼的是為克山病的預防與治療工作作出杰出貢獻的哈爾濱醫科大學原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地方病學專家于維漢教授。

    主動扎根病區挑戰瘟神

      1953年冬天的一個晚上,在東北農村北安縣的一個小診所里,14歲的娃子用微弱的聲音對一名年輕的醫生說:“我死了,把我埋在媽媽的腳下吧!”剛剛送走了爸爸、媽媽、姐姐和大爺的娃子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等待著生命的終結。

      “不要怪叔叔無能,沒能留住你,叔叔一定會找到這個‘瘟神’!”年輕的醫生緊緊握著男孩的雙手,無力回天的愧疚讓他萬分痛苦。

      這名年輕的醫生就是于維漢,當時正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擔任內科主任的他,剛剛接到省委的指派,來到黑龍江省北部的克山、北安等縣參加克山病的搶救、調查研究。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克山病防治研究工作。

      克山病,是一種驟然發作,多在數小時或一兩日內死亡,死亡率高的疾病。據史載,克山縣張云輔屯在1935年冬因不明原因的惡疾死亡70口人,人們將這種病命名為克山病。20年來,每到冬季,當地都會有大批村民因克山病很快死去,村民們都害怕這個“瘟神”找到自家。控制和消滅克山病,成為新中國醫學界面臨的一項重大挑戰。

      眼看這么多病人在痛苦中死去,年輕的于維漢內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剛過而立之年的于維漢決心放棄舒適的城市生活,扎根克山病的多發區,直面瘟神、挑戰克山病。

      剛到病區時,于維漢還不完全認識克山病,又找不到可供參考的資料。于是,他在病區不分晝夜地診察搶救、掌握病情、積累資料。他常常趕幾十里、上百里路去病人家,顧不得暖暖凍僵的手,就跪在炕上為病人治病。為搶救重患,他常常幾天幾夜不休息,困了就蜷在病人身旁瞇一會兒,餓了甚至就用農民都無法下咽的餿飯、冷飯充饑。

      然而,由于沒有找到合適的藥物和搶救方法,即使到處奔波、搶救,效果卻很不理想,克山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這讓于維漢很苦惱。

      終于在1957年,經過反復推敲、探索,于維漢找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嘗試著用葡萄糖代替樟腦,采用亞冬眠適當補液的辦法搶救急癥病人,收到意外效果。1958年,他果斷地把100毫升葡萄糖和一個劑量的冬眠1號注射到重癥克山病病人的靜脈里,病人即刻消除了惡心反應,病情迅速好轉,心慌的病人臉上露出了笑容。

      從此,于維漢提出并應用于臨床的亞冬眠和適當補液療法,成為搶救治療急性克山病人的通用療法,急性克山病的治愈率由30%提高到95%,這是克山病防治史上的一大突破。緊接著,由陜西提出的大劑量維生素C靜脈注射療法也收到顯著療效。這兩項防治成果的推廣,使黑龍江乃至全國急性克山病的病死率驟然下降,從60年代初期起,基本解決了因急性克山病致死的問題。

     

    數十載春秋攻克克山病

      盡管病死率下降了,但于維漢仍執著地尋找克山病的防治辦法。1964年,于維漢在富裕縣建起了克山病防治觀測站,同年,中共中央北方地方病領導小組決定在哈醫大創建克山病研究室。

      每年的小年前后到次年3月份左右,是克山病的高發期,也是于維漢最忙碌的時候。從1953年到1985年32年間,于維漢有10多個春節在克山病重病區奔波,救治患者、調研。愛人生兩個孩子,他都沒在跟前,而在克山病區防治一線,哪里有克山病患者,哪里就有他。哪里有克山病病人死了,送葬隊伍里就有他的身影,而自己母親離世,于維漢卻沒能送一程。

      十年動亂期間,于維漢遭受迫害,蒙冤隔離18個月,1969年8月解除隔離后第二天,于維漢就奔赴病區開展克山病防治研究工作,這次在農村生活工作又是整整兩個年頭。他說:“我一生和農民有深厚感情,和黨有深厚感情。”

      圍繞克山病地區微量元素、蛋白質、維生素等與克山病的關系,于維漢對1.6萬人做了22年的綜合性研究,并系統地診治了6000多名克山病患者,主持500多例死亡患者解剖,做了5000多次動物實驗,取得了第一手資料。

      他發現病區居民膳食結構單一是引起克山病發生的重要因素,于是,他倡導用大豆及其制品改善病區居民膳食,取得了明顯的防治效果。隨著研究的深入,于維漢提出了“營養缺乏”學說。

      在長期防治實踐中,于維漢還找到服用毛地黃治療慢性、亞急性克山病的方法。經臨床治療,75%以上的患者心力衰竭可得到控制。其后,他又總結出服用毛地黃和改善膳食結構的結合療法,使克山病不但可以醫治,而且一些病人還可以根治。

      原來每年有千人發病死亡的黑龍江省,自1991年以來,已經10多年沒有急性克山病發生。

     

    沒有架子的院士博導

      彈指間,半個世紀過去,于維漢已經八十高齡,但是他仍然沒有放棄與瘟神的斗爭。他走遍了全國16個省、自治區的170個克山病病區縣,開展臨床診斷防治工作調查研究,培訓當地醫生;他掌握了克山病的流行病學特點、發病規律、臨床表現和病理改變,確定了防治措施。

      同時,于維漢在克山病的臨床診斷、分型等方面有重大建樹,制訂了我國統一的克山病診斷標準。

      由于防治研究克山病功勛卓著,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上,于維漢獲特殊貢獻獎;他負責的科研課題,有4次獲全國科技大會獎,4項獲國家醫藥衛生成果獎;他主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病與環境圖集》,為我國經濟發展、國防建設和地方病控制提供了堅實的科學依據。1997年,于維漢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于維漢院士的研究成果也引起了國際心肌病學者的關注。1979年以來,他先后15次赴日、美等國家參加國際會議和學術交流。1982年他應邀出席了在布拉格召開的第14屆世界內科學會議,被選為心肌代謝組執行主席。日本專家對于維漢的評價是:“像神一樣,非常了不起的一個人!”

      面對巨大的榮譽,于維漢一笑了之。當選院士后,國家每年給一定的補貼,他堅持不取分文。2000年,他提出設立“于維漢院士貧困大學生獎學金”,資助貧困優秀大學生。于維漢對待同事平易近人,從不擺院士架子。從家里到單位不過10分鐘的路,可他常常要走半小時,因為一路上跟他打招呼的人太多,大伙兒有什么難處也都愿意向他傾訴。

      于維漢的博士生、哈醫大二院心血管醫院院長于波說,老師平時一點架子都沒有,特別和藹,學生們常到老師家“蹭飯”。但在教學上,于維漢卻又十分嚴肅,他不是手把手、填鴨式地教,而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完成,買白鼠、籌備試驗器材、反復做試驗。如今,已是博士生導師的于波仍然傳習導師的這種教學方法。他永遠不會忘記,于維漢曾反復強調:“讀書,重要的不是博士學位這個結果,而是做學問的過程。”

      于維漢從教近60年,1978年起開始培養心血管疾病和地方病(克山病)的研究生,20多年來共培養碩士生38名,博士生32人。如今,于維漢培養的學生正在國內外科研機構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相關文章

    礦床地質學家常印佛院士逝世

    【礦床地質學家#常印佛院士逝世#】#光明追思#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的礦床地質學家,安徽省原地礦局副局長、總工程師、技術顧問常印佛,于2024年4月27日因病醫治無效,在......

    中國工程院院士程順和逝世,被譽為“南方麥王”

    “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誘惑,一定要踏踏實實搞研究,不斷提高小麥品質,為農民增收做點實事……”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物遺傳育種學家程順和一生致力于小麥研究,被譽為“南方麥王”。盡管獲得過大量獎項......

    哀悼!有機化學家、中科院院士陳慶云逝世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陳慶云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3年3月2日21時3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4歲。陳慶云先生是我國有機氟化學開拓者......

    著名高溫氣體動力學家吳承康逝世享年93歲

    我國著名高溫氣體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原副所長吳承康研究員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2月25日21時5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歲。吳承康先生是我國彈頭燒蝕防熱研究、低溫等離子......

    我國著名化學家唐有祺逝世

    我國著名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晶體與結構化學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中國共產黨黨員唐有祺先生,因病于2022年11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

    沉痛哀悼!軍事醫學與藥物化學專家陳冀勝逝世

    軍事醫學與藥物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冀勝,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0月19日在北京逝世。陳冀勝,1932年7月出生于天津市。1952年畢業于清華大學,獲學士學位。解放軍防化研究院技術一級、文職......

    計算力學專家張佑啟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從華南理工大學校友會方面獲悉,2022年9月23日,華南理工大學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佑啟在香港逝世,享年88歲。張佑啟校友是華南理工大學優秀人才的杰出代表,被學術界公認為有限元法的先驅者......

    沉重哀悼!變壓器制造專家朱英浩逝世

    變壓器制造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沈陽工業大學教授朱英浩,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9月1日在沈陽逝世。朱英浩,1929年5月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寧波。1952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曾任沈陽變壓器有限......

    坦克車輛設計專家王哲榮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坦克車輛設計專家、教授級高工王哲榮,因病于5月31日晚21時50分在北京301醫院逝世,享年86歲。王哲榮,1935年10月5日出生,河北省高陽縣人。1962年畢業于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

    天體物理學家周又元院士逝世

    一顆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周又元,因病醫治無效,于2021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周又元,1938年7月生于上海,196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