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11-29 16:03 原文鏈接: 小學生調查發現市場上九成鮮蘑菇被增白劑污染

      蘑菇一直被認為是富含營養的健康食品,但最近一名小學生調查發現,如今市場上的鮮蘑菇超9成都被熒光增白劑污染,長期吃這樣的蘑菇將對人體造成多種危害。

      調查蘑菇的孩子是阜外一小六年級學生張皓,他是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科學探究班”的小學員,實驗是在農大的微生物實驗室做的,由校外專家――農大農學院高衛芳博士指導,使用的方法是實驗室常用的檢測熒光增白劑的方法:暗室中紫外線條件照射觀察熒光。

      張皓一共選擇了16種消費者常吃的食用菌樣品,包括口蘑、金針菇、白靈菇、平菇、香菇、草菇、花菇、雙孢菇、木耳等,采樣地點既有超市、商場,也有大型批發市場。產地既有北京本地的,也有來自福建、臺灣的。樣品中還有兩份標注“有機”的以及兩份干蘑菇。

      實驗表明,除一份“有機金針菇”樣品和兩份干蘑菇外,其他樣品都檢出含有熒光增白劑。也就是說,93%的鮮蘑菇都被熒光增白劑污染了。熒光增白劑主要殘留在菌傘邊緣和菌柄根部。干蘑菇樣品中的熒光增白劑殘留量幾乎為零,原因是干貨中沒有水分,保質期長,不需要用熒光增白劑保鮮。

      對比不同地點購買的食用菌檢測結果,市中心區域大型超市購買的鮮食用菌,熒光增白劑殘留量較小,而偏僻區域購買的同品種散裝食用菌殘留量較大。

      張皓還設計實驗模擬了商販用熒光增白劑浸泡蘑菇的過程,通過與實驗數據對比,發現商販們浸泡蘑菇的濃度在0.01克/升左右,有的甚至達到了1克/升。這甚至大大超過了熒光增白劑在印染行業中的使用標準。試驗中張皓還發現,有些蘑菇被污染的途徑是通過包裝塑料袋。一些塑料袋本身不合格,含有過量熒光增白劑,運輸途中用這些塑料袋裝蘑菇,蘑菇就會被污染。

      如何挑選食用菌

      張皓總結了一些食用菌購買技巧。

      看顏色:含有熒光增白劑的食用菌,表面白亮,有水洗的感覺,在陽光下可產生紫色熒光,運輸過程中的損傷部位顏色變化不明顯;不含熒光增白劑的食用菌,菇面白色或白中稍微帶黃,損傷處顏色深黃。

      摸表面:含有熒光增白劑的食用菌,表面滑爽、手感好,有濕潤感;不含熒光增白劑的食用菌菇面發澀,摸上去比較粗糙、干燥。

      聞氣味:選擇沒有發酸發臭的。

      孩子做了質檢部門該做的事

      荷塘月色:孩子童言無忌,相關部門可以站出來否定啊!

      Fantasy:為什么相關部門沒有檢測出來,卻讓孩子檢測出來了?

      泰山小樹:食品安全之所以引起孩子的關注,只能說明有關部門不作為。

      大灰狼:孩子的肩膀擔不起如此沉重的責任,主管部門是干嗎吃的。

      蔣有三:六年級的孩子做了質檢部門該做而沒做的事情,可悲!

      彩虹花朵:科學不分老幼。

      海客:這個結果是在意料之中的。孩子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之中,所以了解一下是必要的。

      留香 乖仔:孩子開始關注自己的健康。

      李幾招:相信而且佩服。二代有希望。

      簡:相信孩子的結果,從小學會保護自己。

      哀:這也算是一種實踐,總比成天在家在學校讀死書強。不要小瞧了孩子,他們所能承受的比我們認為的遠要多得多……

      海燕:孩子們越早知道社會的險惡現實越好,這對于他們自我保護有好處。

    相關文章

    工程院院士李玉:端牢“蘑菇飯碗”

    第一屆菌物科學與工程國際大會19日在吉林長春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菌物學家李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要把“蘑菇飯碗”牢牢端在中國人自己的手里,繼續推動食用菌價值研究向前發展。此次會議......

    《食品用益生菌通則》團體標準實施

    6月16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制定的《食品用益生菌通則》團體標準正式實施。該標準中對益生菌和食品用益生菌作出明確定義,益生菌為當攝取足夠數量時,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活的微生物;食品用益生菌為可用于食品中......

    2020年版中國藥典四部:3202聚乙二醇殘留量測定法

    本法系依據聚乙二醇與鋇離子和碘離子形成復合物(1:1),用比色法測定聚乙二醇含量。測定法取供試品適量,用水稀釋,使蛋白質濃度不高于1%,即為供試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1.0ml,加入0.5mol/......

    現實生活中的名偵探?小學生看地圖助警方一臂之力

    浙江海鹽的一名小學生看地圖時意外發現地圖有點不對勁由此牽出了一起大案近日,由浙江省海鹽縣人民檢察院辦理的被告人王某、何某、戚某等七人侵犯著作權罪、假冒注冊商標罪一案在嘉興市南湖區人民法院一審開庭審理。......

    國家食用菌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島津示范實驗室揭牌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2021年4月24日,河南大學國家食用菌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島津示范試驗室揭牌儀式在河南開封隆重舉行。河南大學副校長闞云超教授、國家食用菌加工技術研發專業中心主任康文藝教授、中心副主......

    青海食用菌高原設施及仿生栽培技術推廣示范成效顯著

    近日,青海省科技廳組織專家對青海大學承擔的青海省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食用菌高原設施及仿生栽培技術推廣示范”進行了驗收及成果評價。專家組一致認為,項目進一步熟化了羊肚菌設施栽培、仿生栽培和工廠......

    中國藥典2020年版四部通則2331二氧化硫殘留量測定法

    本法系用酸堿滴定法、氣相色譜法、離子色譜法分別作為第--法、第二法、第三法,測定經硫黃熏蒸處理過的藥材或飲片中二氧化硫的殘留量。可根據具體品種情況選擇適宜方法進行二氧化硫殘留量測定。......

    扒一扒“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那點事

    近日,由小學生研究抗癌獲獎引爭議一事引發出來的“學術腐敗”問題引發社會關注,由此牽涉的武漢又有2名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獎一事也有了最新調查結果,武漢科協表示小學生研究抗癌系獨立完成,這次是真的了?又有......

    研究癌癥獲獎小學生父親發聲明道歉并提出上交獎項

    針對孩子陳某某參加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獲獎項目“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一事,當事人父親陳勇彬在科學網(科學網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中國科學......

    小學生研究基因獲獎受質疑網友稱科研水平與博士相當

    7月12日,一則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的信息,在社交媒體中廣為傳播。有網友指出,這樣的科研水平,遠遠超出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