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防治在2013年、2014年已連續兩年被列為河北省政協1號提案,今年提案將重點關注什么問題?記者日前從河北省政協了解到,今年河北省政協將“加強生態建設,改善生態環境”列為1號提案。
京津冀同處水資源嚴重短缺的海河流域,海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資源量為370.4億m3,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276.0m3,僅是全國平均值的13%,不及國際上公認的人均1000m3缺水標準的1/3,甚至比不上以干旱缺水著稱的以色列。
針對水資源嚴重匱乏的狀況,河北省政協委員、石家莊經濟學院水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許廣明提出,河北省石家莊、保定、邯鄲、唐山均由于城市供水而集中超采地下水,形成有一定規模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南水北調實施以后,城市水資源問題可以得到有效緩解,停止或限制城市集中開采地下水成為可能。
許廣明建議,利用地下水降落漏斗建立地下水庫,把當地地表水源和南水北調剩余水作為地下水調蓄水源,進行人工地下水調蓄,使城市集中開采形成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得以恢復,使含水層得以涵養,并將其作為未來經濟發展的后備水源和應急水源。
河北省農業用水占總用水量的70%以上,解決農業用水問題是解決河北省水資源問題的關鍵。許廣明提出,開展農業節水和典型區水資源調控,在有條件的地區,積極推動工程節水步伐,因地制宜地推廣高效農業灌溉節水技術,加強農藝節水措施。在沒有條件的地區,積極推廣藁城小畦灌溉經驗,將農業灌溉量控制在灌溉定額之內。在農業用水產生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區、深層地下水嚴重超采區,放棄冬小麥、夏玉米等高耗水作物種植,擴大優質果菜、花卉、食用菌、藥材、優質牧草等種植面積。黑龍港地區,在引黃補淀工程沿線,利用古河道帶作為儲水空間,開展地下水調蓄,農灌期開采地下水,豐水季節引黃河水補給地下水,實現地表水、地下水聯合調控,達到既保障農業灌溉用水,又能保護地下水環境的目的。
河北省政協委員、石家莊經濟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研究所所長欒文樓呼吁,各級政府要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擺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大力普及土壤保護知識,了解土壤被污染的危害性,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切實解決農業土壤環境問題,盡快遏制土壤污染擴大的趨勢。
欒文樓提出,由于河北省大部分污水處理廠未對重金屬進行處理,造成局部地區重金屬污染。環保部門應制訂規劃,逐步將污水中的重金屬含量監測和處理納入日常工作中。
欒文樓建議,控制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量,減少硝酸鹽、氟等污染物的面源性污染。由于土壤污染具有隱蔽性、危害滯后性和突發性,應建立對重點污染區域土壤的長期監測和預警研究機制。
欒文樓建議,整合省內研究力量,確立有針對性的土壤污染修復技術重大研究計劃,并在技術集成示范的基礎上開展推廣應用。
長期以來,對農村環境污染問題重視不夠。如何還原農村自然生態?河北省政協委員、衡水市政協副主席趙新愛建議,逐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農村環境監控體系,拓展環保部門向鄉、鎮和村、組延伸,充分發揮鄉、鎮政府和村、組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加強農村環境執法機構隊伍的建設,提高農村基層環保隊伍行政執行能力,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強化對一些領導干部以及農村基層干部的生態和環境意識的教育,發揮政府在提高法制意識方面的示范作用。
趙新愛提出,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建立農業生態補償、投入機制。加大環保財政投入,設立農村環保專項資金,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鼓勵引導農戶采用現代生產方式,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廣有機農業和生態農業,把農業生產、農村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資源的培育與高效利用融為一體。
“推進農村城鎮化,改變傳統農村的生產、生活模式,進一步發展綠色清潔能源的開發建設。”河北省政協委員田詠建議,全面落實發展綠色清潔能源的各項政策,走規模化的能源開發建設道路。按照節能環保的政策要求,建立秸稈收購儲存點,合理布局;對秸稈收購、存貯設備給予補貼;政府應采取多種措施,鼓勵、倡導多種渠道收購秸稈和壓塊,用于沼氣生產和冬季替代燃煤取暖。
田詠提出,堅持規劃引領,集中建設一批示范性的有機農業、生態小區和節能工廠。由高水平專業設計機構編制生態能源鄉鎮總體規劃及各專項規劃,因地制宜、循序漸進地指導生態能源鄉鎮建設。在示范區核心半徑范圍內選擇部分示范性農田果園、居住小區和用能企業作為推廣重點,集中建設一批示范性的有機農業、生態小區和節能工廠。選取經濟基礎較好、班子隊伍團結的村莊先行試點,采取財政補貼方式,結合生態文明鄉村示范建設,打造生態能源示范村,并根據試點情況逐步推廣。
“1公頃森林每年可滯留灰塵36.4噸,1公頃闊葉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1000千克、釋放氧氣730千克。”河北省政協委員、河北省林業廳廳長王海洋介紹,加快林業建設,增加森林覆蓋率,對于改善生態環境、減輕自然災害、防止水土流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目前,河北省人均森林面積為1.1畝,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2,森林覆蓋率在全國排第18位,單位面積森林蓄積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3。森林資源集中分布在承德區域,有80多個縣(市、區)森林覆蓋率不到10%。
王海洋建議,加大造林綠化力度,大力實施綠色河北攻堅工程,強力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太行山綠化、沿海防護林等重點工程。著力建設京津保平原生態過渡帶,突出抓好生態廊道、城區周邊、生態公園、湖淀周圍、機場周邊、環京津生態林帶等主要區域規模化連片植樹造林,打造集中連片、相互貫通的大型城市森林帶,構建京津冀城市群森林圈。正確處理“政府要綠”和“群眾得利”的關系,將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有機結合,突出抓好優勢果品基地建設,打造一批特色優勢產業群和產業帶。
河北省公路、鐵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河北省政協委員、石家莊林業局局長楊建秋提出,建設全省公路、鐵路綠色通道,可在高速公路、鐵路、國道、省道兩側各建設30米~50米寬綠化林帶。通過打造以公路、鐵路為骨架的綠色長廊,構筑河北省網格式綠化大框架,形成一道道靚麗的綠色風景線。
楊建秋認為,河北省地貌類型多樣,是國際公認的北方落葉果樹最佳種植區。大面積發展林果基地,既可改善生態環境,還可為群眾增加收入。應在環京津、環省會、環中心城市周邊,建設一批集生態文化、旅游觀光于一體的果品采摘觀光園區。
8月11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防汛救災暨災后重建”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7月27日至8月2日,受臺風“杜蘇芮”影響,河北省遭受了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雨洪水災害。截至8月10日,全省因災死亡29人......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多地迎來了連續強降雨,除了降雨之后高溫濕熱天氣對水質的影響,伴隨強降雨而來的還有洪水造成的災區水源中的泥沙量增多,在這種情況下,災區人民的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如何保障洪澇災害后的......
一項地球科學研究指出,地球早期的甲烷形成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容易也更普遍。研究結果顯示,溫暖環境和光驅使的反應或許能在無需高壓和高溫的情況下,在全球含水環境中產生甲烷。這些反應可能影響了生命出現前的大氣......
2023年7月3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8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生態是統一的自然系統,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有機鏈條,必須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體現的是思維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深刻轉變治理水土流失是一道世......
“結合‘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的實施,以化工、有色金屬行業企業為重點,實施100個土壤污染源頭管控項目。”在2022年4月的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土壤司司長蘇克敬給出了這樣的訊息。土壤污染源頭管控......
近日,美國地質調查局一項新研究顯示,近一半美國自來水樣本中包含有毒的“永久化學品”,廣泛接觸此類物質可能帶來嚴重健康風險。這項研究對來自全美700多個住宅、企業和飲用水處理廠的自來水樣本進行檢測,以查......
百年老道外,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較早開發的老城區,滄桑與機遇并存,問題與挑戰并存,曾有著諸多難以破解的環境問題,也曾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諸多有效的生態環境治理方法,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哈市道外生態環境局有效......
熱帶森林貢獻了全球約1/4的陸地碳庫和1/3的初級生產力。研究熱帶森林樹木生長對環境變化的響應,對于模擬和預測全球碳循環動態頗為重要。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熱帶地區的大氣水汽壓差(VPD)普遍升高,可......
7月的燕趙大地,綠意蓬勃,活力奔涌。工地上、車間里、碼頭上……一個個懷揣夢想的人,一幕幕火熱的生產圖景,共同構成了河北省這個夏天最美的音符和樂章。7月17日—22日,科技日報記者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