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雜志8日發表的一項生態學模型研究顯示,氣候變化造成的物種種群破壞,最早或在這個10年內發生,并且會是“驟然”發生。但大規模、快速地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則有可能降低生態組合遭遇突然性破壞的幾率......
當地時間12月11日,美國《時代》周刊公布了該雜志2019年的“年度風云人物”,16歲瑞典“環保少女”格雷塔·通貝里被選中,成為迄今為止最年輕的《時代》年度風云人物。正如《時代》周刊所說的那樣,雖然格......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9年度報告》昨天正式發布。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的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2018年我國全面落實“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應對......
在各個國家即將加強其巴黎氣候承諾前夕,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一份新報告警告稱,除非2020年至2030年間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每年下降7.6%,否則全球將失去實現氣候變化《巴黎協定》規定的1.5℃......
11月27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26日發布新報告稱,為實現2015年《巴黎協定》設定的目標,即到2100年將全球升溫控制在工業化前2℃以內,在2020—2030年間,全球碳排放每年需減少2.......
世界氣象組織25日發布新一期《溫室氣體公報》,指出地球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再次刷新紀錄,溫室氣體水平持續增長已成長期趨勢,未來將導致愈發嚴重的氣候變化。二氧化碳是大氣中主要的長效溫室氣體,可在大氣中滯留......
隨著溫室氣體的排放,近幾十年來全球平均溫度也在不斷升高,但由于受到氣候系統內部變率的調制,全球不同地區的增暖情況存在明顯差異。例如,東亞地區近年來就表現出顯著的冬季降溫趨勢,并多次遭遇寒潮、低溫暴雪等......
湖泊是內陸碳循環的樞紐。溫度上升和富營養化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浮游植物大量滋生,這部分浮游植物自身分泌及死亡后釋放大量溶解性有機物(DOM)。這部分DOM生物可利用性強,在微生物等的作用下能快速礦化。......
湖泊是內陸碳循環的樞紐。溫度上升和富營養化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浮游植物大量滋生,這部分浮游植物自身分泌及死亡后釋放大量溶解性有機物(DOM)。這部分DOM生物可利用性強,在微生物等的作用下能快速礦化。......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不僅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積極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治理的責任擔當。畜牧業是我國非CO2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約占我國非CO2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