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點實驗室對于光伏行業具有開創性的重大意義。中國光伏有望借此結束當前研發落后于生產的現狀,躍上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的新層次,在日益激烈的以“技術為王”的世界競爭中站穩腳跟。
記者近日通過采訪了解到,對于我國光伏產業未來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目前已經分別在兩家落戶企業――保定英利集團和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完成設計招標,進入基礎設施建設階段。
兩家企業主管實驗室項目的負責人在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分別表示,實驗室按計劃將在2011年11月左右竣工并投入使用,重點放在原始創新、行業基礎和共性技術研究。中國光伏有望借此結束當前研發落后于生產的現狀,躍上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的新層次。
在河北省保定高新區,記者看到,在與英利三期廠區隔街而鄰的工地上,建筑地基的土建已經基本完成。一年以后,一座計劃投資5.6億元、建筑面積60800平方米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將從此拔地而起。
“目前實驗室大樓的設計招標已經結束,廣東一家設計單位的方案被我們采納。”英利集團首席技術官、實驗室項目負責人宋登元博士向記者展示了實驗室設計藍圖:一座以黑色為主色調、充滿現代感的大型建筑。他表示,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是集高水平科研項目研發、人才培養、學術交流、成果孵化為一體的重要基地,代表行業最高研發水平。同時,這也是落實國家“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加強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成果轉化”等政策的具體體現。
針對實驗室未來的重點和方向,宋登元表示,中國光伏在應有技術和大規模生產上,并不落后于世界。但是在最基礎的前沿研究和最具原始創新的idea(創意)方面,有較大差距。原因之一便在于,作為新興產業,之前國家對于太陽能光伏原始創新和基礎研究領域的支持并不充分,因此當行業迅猛起步發展時,這方面的欠缺便逐漸顯現出來。而單靠企業在短時期內很難有能力彌補這一差距。
“所以實驗室的意義與整個行業息息相關。它實際上是國家牽頭建立起的一個開放的研發平臺。通過原始創新、技術孵化、成果應用轉化等方式,用技術去支持全行業的發展,參與國際競爭。”宋登元說。
對于之所以將實驗室定名為“國家光伏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宋登元表示,這是科技部專家組對英利在硅材料技術方面所具優勢的肯定,但材料不會是實驗室未來唯一的研究重點。
在與河北保定南北相望的江蘇常州,另一家獲得建立國家重點實驗室資格的光伏企業――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亦將實驗室的建設排在了企業發展日程表的最前列。一路負責實驗室的申報、答辯以及日后建設與運行的天合光能技術副總裁黃強告訴記者,天合會盡一切努力,將把國家重點實驗室,做到世界一流。
“對于實驗室的先期建設投入,我們保證對科技部許諾的不低于2.3億。而今后每年天合都將拿出企業銷售收入的5%作為研發經費。這在2010年意味超過5億的科研投入。隨著銷售收入的增加,這個數值未來會更大。”黃強說。按照既定規劃,天合國家實驗室主體建筑將達4層,分別進行可靠性測試、晶體組件、電池等項目研究。除了支持功能的工作人員,整個實驗室的主體研究隊伍將達到120人左右。
在黃強看來,能夠爭取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落戶,證明了天合具備成為行業領軍企業的實力與資格――在世界著名管理咨詢公司PRTM公司所作的2010光伏企業持續競爭力排名中,天合位列世界第二。“關鍵性共性技術,是影響全行業未來發展的技術。能夠承擔這種研究任務的,必須是擁有全面自主創新實力的龍頭企業。”他說。
黃強表示,按照科技部的意見和要求,天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將積極承擔橋梁的作用,致力于挑戰、解決光伏行業關鍵和共性基礎技術問題,建立起一個能夠不斷整合行業技術創新成果和能力的平臺。實驗室將從“高性價比電池材料、高性價比電池、高效高可靠組件、智能和建筑一體化組件和系統”四個研究方向,圍繞太陽能光伏科技發展中急需解決的一系列和“高效低成本”相關的核心問題,有針對性地選擇關鍵性和普遍性難題,開展學科前沿的應用性基礎研究和國家目標的產業化前瞻性的基礎研究。同時,力爭通過3年努力,依托企業現有基礎,結合江蘇及華東地區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密集的優勢,通過聚集和培養優秀的科學家和工程實踐專家,完善實驗室現代化和先進研究開發等手段,建立一個世界一流水平、體制機制創新的太陽能光伏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在我們的三顧茅廬之下,德國FraunhoferISE實驗室、日本產業綜合研究所、美國喬治亞大學、歐盟聯合研究中心等世界著名科研院所的專家,已經加入到天合實驗室專家委員會。”黃強自信地表示,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世界頂級專家匯聚到實驗室來。
“我只對他們說了一句話――想創造中國光伏的歷史,請加入我們。”
4月14日上午,安徽省科技廳召開全省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工作座談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姚群出席會議并講話,各市科技局分管負責同志及創新平臺建設工作的科室負責人和廳相關處室、直屬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姚群強調......
近日,安徽首批國家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項目“高速公路滑坡災害智能監測預警技術研究與示范”正式啟動實施。2022年,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項目需求后,長三角地區多家單位揭榜提......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等文件要求,現將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優秀學術/技術帶頭人項目擬立項項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3年4......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創新人才。4月15日至16日召開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是我國面向國際科技創新和國際人才交流的國......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強化目標導向,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發揮科技型骨干企業引領支撐作用,營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成長......
4月17日,由湖南光召科學技術基金會、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和湖南師范大學共同主辦的“厚德載物,求真創新”第四屆光召論壇在湖南師范大學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岳良,湖南......
4月15日,由廣東省科協、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市場監管局、團省委和云浮市政府聯合主辦的第38屆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云浮市伊頓實驗學校舉行。本屆大賽以“創新·體驗·快樂·成長”為主題,共吸引省內......
包信和院士在調試氣氛掃描隧道顯微鏡。謝震霖攝江俊(右)和團隊在調試機器化學家的操作精度。張大崗攝王博在觀察多孔材料晶體。北京理工大學供圖加強基礎研究,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迫切要求,是建設世界科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967.shtm......
3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發布新能源裝備科技創新重大示范工程技術榜單,通過“揭榜掛帥”方式組織全國范圍的優勢創新資源解決關鍵技術難題。內蒙古發布新能源裝備科技創新重大示范工程“揭榜掛帥”技術榜單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