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子午工程甚高頻相干散射雷達在海南空間天氣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通過現場測試、驗收。測試、驗收會議由子午工程項目建設工程經理部組織,子午工程副總師萬衛星擔任驗收專家組組長、寧百齊研究員擔任測試專家組組長。專家組由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空間中心、海南空間天氣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站等單位的專家組成,空間中心主任、子午工程總經理吳季出席了會議。
部署于海南空間天氣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子午工程甚高頻相干散射雷達是子午工程的重點監測設備,也是子午工程無線電監測分系統無線電雷達鏈的主要組成部分。該設備由中科院遙感技術重點實驗室承建,是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部專用于電離層不規則體探測的雷達設備,采用了國際先進的相控掃描技術,基于分布式波形發生、分布式信號處理平臺,具備先進的實時內定標能力、功能先進、控制靈活、易于功能擴展和規模擴展等獨特優勢。
評審會上,吳季強調了建設東半球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子午鏈項目的重大意義,同時指出自主研制電離層觀測設備的特殊意義。吳季對試驗隊勇于吃苦、樂于奉獻、團結協作精神進行了高度贊揚,同時對外協單位的精誠合作表示感謝,希望項目組繼續做好科學產出工作,充分發揮設備的科學價值,為相關領域專家取得更好的科學成果做出更多貢獻。
子午工程甚高頻相干散射雷達測試驗收評審會現場
電離層不均勻結構回波功率(時間-高度分布)
記者12日獲悉,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高佳維博士后與其合作導師戎昭金研究員、魏勇研究員等首次刻畫了火星電離層中的磁場和電流分布特征。相關研究論文近日發表在《自然·通訊》上。與地球一樣,火星也存......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重大設備之一的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首批科學探測結果今天(5月20日)發布。探測結果包括:從2......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今日發布太陽耀斑信息提示:北京時間2024年5月3日10時22分,太陽爆發了一個強耀斑(X1.6級)。該事件發生時我國處于白天,耀斑對我國上空電離層產生了影響。國家空間天氣監測......
“人類第一次對空間物理有直觀、切身實際的感受就是對極光的認識”。在北航,空間與環境學院的符慧山教授將一個個聽上去艱澀的物理名詞與我們熟悉的極光聯系起來,研究太陽、行星際空間、地球和行星的大氣層、電離層......
2021年五一假期后,吳俊偉又準備出趟遠門。他添置了件連帽的深色沖鋒衣,防風遮雨透氣,適合在高原穿著。吳俊偉的目的地,是位于海拔3830米的稻城縣噶通鎮,那里將建成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
11日,科技部官網公布《關于批準建設甘肅甘南草原生態系統等69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的通知》,經部門(地方)推薦和專家咨詢,科技部決定批準“甘肅甘南草原生態系統”等69個野外站為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
5月22日,中國氣象局聯合科技部、中國科協、湖北省政府主辦的2021年氣象科技活動周武漢主場活動與全國科技活動周同步啟動。除了在主會場武漢科學技術館的主題展覽外,全國范圍內還開展了野外科學試驗基地等科......
迄今為止,人類仍然在使用短波和中波進行通信,這要歸功于地球空間存在的比較濃密的電離層對這些波段人造電磁波的反射,使得電磁波無法逃出地球范圍。然而,就像一枚硬幣總有正反兩面,來自地球以外的中波和短波波段......
“蘭州地區是北緯40度和東經110度交匯節點,是子午工程的重點監測區域,建立國家子午工程將使蘭州大學半干旱氣候與環境觀測站(SACOL)從當前的地面和低層大氣觀測,向中高層大氣觀測擴展,將......
等離子體泡是赤道區域較為重要的電離層特征結構,其主要表現為日落之后F區底部密度較低、尺度較大的等離子體空腔結構。這種空腔結構會通過垂直漂移抬升至頂部電離層及更高高度,并在此過程中沿磁力線擴展到低緯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