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上午,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召開了“十二五”戰略規劃咨詢會。中科院副院長李家洋院士以及各兄弟院所領導為版納植物園發展提出諸多建議。
版納植物園主任陳進作了《“十二五”發展規劃》報告。他從版納植物園總體戰略、科技布局與戰略重點、創新活動的組織實施、發展中的人才與條件基礎、管理體制的改革創新等五個方面闡述了發展思路,并提出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以及今后的發展目標。
現場的各位專家分別從學科布局、資源爭取、管理機制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中科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局長張知彬以及原局長王貴海,昆明分院院長王慶禮,華南植物園主任黃宏文、武漢植物園主任李紹華、科學時報社社長劉洪海等均提出不少寶貴意見和建議。昆明植物所所長李德銖研究員指出,對于植物園、植物所這樣的單位而言,基礎性的支撐系統很重要(如標本館等),但是在當前的考評機制下,這些部門的人員處于劣勢。因此,如何改進考評體系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而昆明動物所所長張亞平院士則從如何依據自身的優勢爭取資源方面提出新的思路。
李家洋院士最后指出,在版納植物園這樣一個地處邊疆的單位,一定要抓住區域特征,發揮自身優勢,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相對容易產生突破性進展的問題上。
直播時間:2022年5月27日14:30—15:40直播地址:科學網新浪微博直播間主播:岳智慧/莫海波嘉賓:李劍武高級工程師/王力高級工程師/彭仕葵標本管理員活動簡介:通過直播的方式,與植物愛好者、科......
近日,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高級實驗師吳福川培育的紅花西番蓮四倍體品種“版納紅”通過西番蓮國際協會審核,獲得西番蓮新品種國際登錄認證。這是我國首個獲得西番蓮國際機構認可的西番蓮新品種。“版納紅”......
日前,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牽頭的“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華北平原小麥-玉米輪作區高效施肥技術研究與示范”經過5年的科學研究,已按期超額完成并通過驗收,該課題成果可使每畝農田......
二氧化碳(CO2)是公認的溫室氣體,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與氣候變化之間存在緊密的相關性。重建古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不僅能夠反映地質時期的古環境和古氣候情況,還能為未來的氣候變化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利用植物葉片......
胡蜂屬于肉食性昆蟲,作為捕食者,其采集活動與胡蜂個體的學習記憶能力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這一方面是為了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另一方面是因為胡蜂需要記住被捕食對象與巢址之間的路線和被捕食者如蜜蜂的具體位置,......
中國西南部的云南具有極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以常綠闊葉林為優勢的多種植被類型。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朱華等人利用多個1公頃樣地資料,研究了三個主要的常綠闊葉林植被的植物區系組成、物種多樣性、......
蘭科石豆蘭屬(Bulbophyllum)是一個大屬,全球有超過2200種以上,中國大約分布有150種,熱帶非洲、亞洲及南美是石豆蘭屬的分布中心。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標本館高級工程師李劍武在20......
1月3日,為期4天的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建園60周年紀念暨系列學術活動舉行。版納植物園園主任陳進表示,60年來,版納植物園在科學研究、科普教育等方面的成果卓著。在國內率先......
建立在長春高新北區的囊體材料加工基地2008年開始,二氧化碳基聚氨酯研究在長春應化所啟動。經過5年時間探索,研究成果走向中試,并于今年開始工業放大。二氧化碳基聚氨酯研究的推進,只是十年間長......
2018年7月31日,受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委托,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大鼠等基因工程動物人類疾病模型研究與服務體系構建”(2015BAI08B00)項目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