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干細胞是當前干細胞研究的熱點,它們可以分化成幾乎所有類型的細胞,進而形成各種組織和器官。因此,多能干細胞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在器官再生、修復和疾病治療方面極具應用價值。
維持和重編程多能性,是干細胞生物學和再生醫學領域最重要的問題。細胞多能性受到一些關鍵轉錄因子的控制,NANOG就是其中之一。NANOG能夠與OCT4、SOX2和其他多能性因子相互作用,在多能性維持中起著核心作用。雖然NANOG蛋白的生理作用已經被廣泛研究,但人們還不清楚它的生化和生物物理學特性。
加州大學的研究團隊獲得了人類NANOG同源異形域(homeodomain)與OCT4啟動子結合時的晶體結構,并在此基礎上找到了能夠促進干細胞自我更新和重編程的NANOG突變體。這一成果發表在三月三十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文章的通訊作者是著名學者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和Robert J. Fletterick。
山中伸彌教授2006年開發了將成體細胞重編程為誘導多能干細胞的方法(iPS),為干細胞研究領域帶來了一場革命。他因為這一成就獲得了201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這項研究中的晶體結構揭示了一些與DNA識別有關的氨基酸殘基,它們可能有著重要的功能。研究人員在此基礎上引入一系列突變,并對突變蛋白的生物學活性進行分析,最終鑒定了會影響蛋白-DNA互作、蛋白穩定性和小鼠ESC自我更新的關鍵殘基。
進一步研究顯示,突變NANOG L122A可以增強DNA結合的親和力和蛋白質的穩定性,促進小鼠ESC的自我更新,并且有助于從始發態多能性(primed state pluripotency)重編程到基態多能性(g ground-state pluripotency)。
這項研究為人們展示了關鍵轉錄因子的結構和生物物理學信息,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操縱干細胞的行為。
捷克馬薩里克大學中歐技術研究所的科研團隊發現了一種新的細胞分化基因表達機制。該研究項目名為“植物減數分裂的調控及其操作技術的發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科學》上。該團隊開發了一種獨特的方法,使用特殊顯微鏡......
癲癇是一種常見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具有高致殘率,易造成意外傷亡,解析其精準發病機制并研發新靶點治療藥物尤為迫切。經典癲癇發作理論主要聚焦于神經元的“興奮-抑制”失衡上,近年來研究發現“星形膠質細胞-神經......
葉綠體是植物和藻類細胞中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的細胞器。作為一種由兩層膜包被的特殊細胞器,葉綠體含有自身的基因組,且其表達是與核基因組的表達緊密協調的。葉綠體的蛋白質有兩種來源,有一小部分......
眾所周知,多細胞生物在發育過程中,存在著多種預定的、受到精確控制的細胞程序性死亡,例如細胞凋亡(Apoptosis)、程序性壞死(Necroptosis)、細胞焦亡(Pyroptosis),以及鐵死亡......
如今,肺癌在全球范圍內仍然是發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肺癌新發患者約220萬例,導致死亡患者約179萬例,但現階段針對肺癌的治療仍然面臨重大挑戰。近......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西班牙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細胞療法,用于治療一種目前幾乎沒有治療選擇的白血病類型。這種STAb-T細胞療法以STAb-T細胞為基礎,可能能夠用于治療化療或骨髓移植無效的T細胞急性淋巴細......
細胞不對稱性(也稱細胞極性)廣泛存在于動植物和微生物細胞中,其基本特征是母細胞在分裂前發生細胞極化,從而不對稱分裂生成兩個不同命運的子代細胞。細胞極性是生命世界產生多樣性的根本原因,在細胞生長、增殖、......
你想象中的細胞生物學課堂是怎樣的?用解說詞掌握基因概念,用結構圖了解染色體,亦或是顯微鏡觀看細胞組成?在她的課堂上,不僅可以收獲細胞生物學基礎知識,還可以探尋細胞中的“人性”光芒,在認識細胞的同時,形......
最近,南京醫科大學教授沙家豪、郭雪江與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秦燕合作,發現精子發生中的新型核糖體(RibosomeST)能夠產生精子特異蛋白組,揭示了男性生殖細胞特異性核糖體缺失對生育的影響。相關研究......
5月15日,廣西北部灣沿海地區首個生物細胞實驗室在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落成。包括“腫瘤生物細胞免疫治療”“NK細胞保健治療”兩項新技術。實驗室的落成,標志著欽州開啟生物細胞免疫治療的新時代,給癌癥患者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