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加爾維斯頓召開的2015 IHS全球石化大會上,IHS化學公司副總裁馬克·埃拉莫稱:“受產能增速超過需求的影響,全球基礎化學品市場正面臨產能逐步過剩的危險,甚至有可能出現嚴重過剩。調整產能投資使產能增速與需求增速相匹配,決定著市場是否會陷入產能嚴重過剩的困境。這將對整個基礎化學品行業的盈利能力產生直接影響。”
埃拉莫表示,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全球主要的基礎化學品需求出現大幅增長,但同時產能增速更快,市場已經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這將重塑全球基礎化學品生產的盈利格局,其中乙烯和乙烯基產品的利潤被看好,而甲醇盈利面臨挑戰。
埃拉莫表示,2010~2020年,全球將新增2.31億噸/年的基礎化學品生產能力,年均增速達到4%。對于乙烯、丙烯和甲醇這三大主要的基礎化學品來說,2015年后的產能增長將更為強勁,而對二甲苯和苯的增速將放緩。他指出,輕烯烴和甲醇主要的生產商正在尋求在低成本國家投資。
IHS化學預計,全球主要的6種基礎化學品甲醇、乙烯、丙烯、苯、對二甲苯和氯的需求將快速增長。其中,甲醇的需求增速最快。2010~2020年的年均增速將達到近7%,平均每年將增加480萬噸。而乙烯需求的年均增速為3.5%,每年新增560萬噸的需求。埃拉莫表示,這意味著到2020年全球將新增近6000萬噸/年的乙烯需求和近5000萬噸/年的甲醇需求。IHS化學預測丙烯需求將增加4800萬噸/年,年均增速為4.2%;氯需求將增加2800萬噸/年,年均增速為3.6%;對二甲苯需求將增加1900萬噸/年,年均增速為4.5%;而苯的需求將增加1500萬噸/年,年均增速為2.3%。
但是,雖然需求增長較快,產能的增長卻超出了需求的增長。北美、中國和中東正引領全球基礎化學品產能快速增長。尤其是北美,受頁巖氣繁榮的刺激,該地區的基礎化學品產能正在強勁增長。預測周期內全球新增甲醇產能將超過5000萬噸/年,其中北美地區將新增逾1700萬噸/年的甲醇產能。新增產能將是當前北美甲醇產量的逾6倍,從而將令北美重返全球甲醇生產大國的行列。此外,北美的乙烯產能也正在快速增長。陶氏化學負責原料、性能塑料和供應鏈的執行副總裁Jim Fitterling表示,2017年至2019年,美國將投產6套新建乙烯裂解裝置。一些化工巨頭正在利用北美地區廉價乙烷原料新建項目,擴大乙烯產量,陶氏化學是其中一家。其他計劃建設裂解裝置的企業包括Axiall、雪佛龍菲利浦斯化學公司、埃克森美孚化學公司、臺塑、殼牌化學、Occidental/Mexichem、Odebrecht、信越化學公司等。
IHS化學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機發生之前,基礎化學品供求平衡,但隨著金融危機發生,一些市場的需求出現萎縮。同時,一些地區的新增產能投產,導致了這些主要的基礎化學品供應出現過剩。埃拉莫表示:“甲醇市場的表現比較突出,當前全球甲醇產能過剩超過了50%。這意味著甲醇生產商正身陷產能利用率大幅下降和盈利能力低下的困境。”
IHS化學預測,2016年,全球甲醇產能過剩將降至40%,但是到2020年將再次攀升至逾50%。2008年之前,全球乙烯產能過剩率在5%以下,到2008年,受金融危機發生的影響,過剩率達到近15%,但是隨后過剩率開始下降。當前,乙烯產能過剩率已經降至10%以下,預計2020年前仍將維持較低的過剩率。2007年,全球丙烯供求是平衡的,基本沒有過剩,但是到目前過剩率已經接近于10%,2020年前雖然過剩率會有所增加,可能會維持在逾10%的水平。當前,全球氯產能過剩率已經超過20%,不過未來幾年將穩步下降,到2020年,過剩率將降至約5%的水平。
埃拉莫表示,在這6種主要的基礎化學品中,2020年前乙烯和氯的價格可能會出現大幅上漲,因為這兩種產品的產能過剩率較低,如果發生供應中斷或需求增長高于預期的話,那么市場供應將尤其緊張
2023年年底,MedtechInsight發布了2024全球醫療器械100強榜單,對全球頭部醫療器械企業從多個不同維度進行了排名,其中也包括IVD。本文數據主要來自MedtechInsight,只對......
各位會員:根據《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征集2024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的通知》要求,中國化學會面向全體會員和化學工作者啟動化學領域前沿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的征集工作。有......
1月28日,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與中化學建設投資集團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北京進行,雙方將圍繞甲醇產業、甲醇貿易、新能源及甲醇商用車推廣、產業園區共建等領域進行戰略合作,助力加快構建能源新發展新格局,增強......
12月20日,世貿組織電子商務談判召集方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發布新聞稿及三方部長聲明,宣布包括中美歐在內的90個世貿組織成員實質性結束部分全球數字貿易規則談判,并呼吁參加方盡快在2024年全面結束談......
巴西圣保羅大學天文學、地球物理和大氣科學研究所(IAG-USP)的科研人員研究了192顆與太陽相似的恒星樣本,發現行星的存在與恒星中低鋰含量之間存在相關性,這種相關性或有助于解釋為什么太陽的鋰豐度與其......
導讀“我們需要展示國際社會能夠傳遞并發出一個明確的信號,保持1.5°C在可觸及的范圍內。”COP28主席蘇丹·阿爾·賈比爾,2023年10月30日。在1.5°C之前,曾有2°C。1995年,政府間氣候......
2023年10月30日,騰訊公司“10年100億元資助基礎研究”的“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第二期名單發布,來自數學與物質科學、生物與醫學科學領域的46位科學家上榜,成為第二批“新基石研究員”。2023年第......
2023年10月19日-20日,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科學部在北京組織召開202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評審會議。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于吉紅院士出席會議并講話。化學科學部常務副主任楊俊林主......
近日,2023諾貝爾獎揭曉。能夠獲得這項一年一度的世界上最負盛名的科學獎項,是對獲獎者努力的最大認可。但是有研究發現,這種“認可”到得越來越遲了——幾乎一半的獲獎者從做出有諾貝爾價值的發現到獲得該獎項......
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東南大學十大科學與技術問題”啟動培育基金和江蘇省生物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自主課題的資助下,東南大學生物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青年教師張含悅與化學化工學院教授熊仁根合作在《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