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4-10 14:42 原文鏈接: 歐盟牛奶配額終結中國乳業大可不必驚慌

      4月1日,歐盟推行了31年的“牛奶生產配額制”,終于畫上了一個句號。

       1984年,歐盟牛奶出現結構性過剩,產量超出市場需求,歐盟決定設立產量上限尋求供需平衡。在過去的三十多年里,對于此項制度,有人支持有人罵,可謂分歧不斷。

       歐盟委員會農業政策新聞發言人丹尼爾·羅薩里奧說,牛奶配額最初計劃只實施五年,后來有效期被推遲了好幾次,直至2003年才最后確定牛奶配額政策“軟著陸”期限為2015年3月底。

       那么,這項制度為何終止了呢?

       歐盟方面給出的官方解釋是:為了更靈活地應對市場需求變化,當地奶農理應從全球消費市場,特別是亞洲市場獲益。

       對此,《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了一位歐洲奶粉品牌在中國的代理商,他對歐洲乳業研究多年。“這些年歐盟牛奶產量和出口量相對穩定,但包括中國在內的需求量則迅速增加。”顯然,市場是政策調整的出發點。

       2013年國內進口工業原料奶粉(下稱“大包粉”)85.4萬噸,同比增長49.08%;2014年進口量達到105萬噸,同比增長22.95%。

       在這種市場誘惑下,歐盟成員國深受配額制的束縛。數據顯示,31年來,歐盟堅持嚴格的牛奶生產配額制,超出生產配額的國家必須向歐盟支付高額罰款。僅2014年,德國、荷蘭、波蘭、丹麥、奧地利、愛爾蘭、塞浦路斯和盧森堡等八個歐盟成員國因奶產量超出2013/2014年度配額,被強制支付4.09億歐元巨額罰款。

       隨著該項制度終結,歐盟的產能壓力也將得到釋放,那么,是否如同一股洪水涌入到中國來呢?國內乳業是否會面臨“狼來了”的威脅?

       多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乳業專家認為,長遠來說會有一些影響,但短期內還很難帶來很大沖擊。以國內進口的大包粉為例,80%來自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只有12%左右來自歐盟,按照2014年105萬噸來計算,只有12萬~13萬噸。

       上述歐洲奶粉品牌中國代理商介紹,在歐洲,因為文化和價值觀的原因,當地奶農即便看到市場需求增長機會,但在擴產方面也是很謹慎的,并不會因為暫時需求旺盛就花力氣冒風險去增加奶牛存欄數。

       事實上,大包粉并非想進入中國就可以進來的,也取決于國內乳企需求變化。

       目前乳企都面臨著庫存消化難題,因為其中大包粉是以往高價進口的,隨著原奶價格走低,每消化一公斤就意味著虧損。而消化進度還取決于市場終端,按照目前行業形勢,乳業專家王丁棉認為,“起碼要到下半年8~9月才有望消化得差不多。”

       此外,國內市場也充斥著大量進口液態奶,據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統計,2014年國內進口UHT滅菌奶的數量為29.5萬噸,同比增長70%。其中,60%以上來自歐盟,其余以新西蘭和澳大利亞為多。歐盟中,要數德國和法國進口奶為主。

       那么液態奶是否會在“配額制”取消后洶涌而來?有業內人士持悲觀態度,“價格已經從2009年的30元/升跌至如今的9元/升,在消費者消費意識逐步提高后,進口液態奶在‘新鮮’這個核心指標上缺乏競爭力,部分國內代理商也在虧損。”

       在嬰幼兒配方奶粉終端產品方面,來自歐盟的占比較大。2014年國內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12萬噸,其中約有7萬噸來自歐盟。但隨著國內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價格戰持續,尤其是新希望推出99元新西蘭原裝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后,來自歐盟的高價奶粉能否有更大發展空間,有待觀察。

       中國乳業俱樂部發起人雷永軍認為,“國內乳企經歷過2013年的原奶價格高低震蕩后,如今大多數企業的產品結構都已經調整到位;同時,國內很多企業也紛紛走出去布局工廠和奶源。”

       在雷永軍看來,歐盟牛奶配額制取消,對中國影響肯定是有的,但當前不會被打趴下;而這種制度的取消對中國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國內乳企可以有更多選擇和議價空間,如果進口量大增還可以倒逼國內乳業轉型升級,市場進一步規范。

    相關文章

    歐盟“反補貼調查”下,中國電動汽車仍受青睞

    據報道,歐盟委員會預計從7月4日起對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征收臨時關稅。自去年10月以來,歐盟一直對中國電動汽車開展“反補貼調查”,這被許多人批評為違反市場規則、搞貿易保護主義。與一些政客不同,歐洲商家和......

    新版《行業標準管理辦法》6月1日起實施

    修訂后的《行業標準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已由市場監管總局于2023年11月公布,將自6月1日起施行。《管理辦法》進一步嚴格規范了行業標準制定、實施和監督,明確了四類不應當制定行業標準的情形......

    規范成品油零售市場秩序綜合治理加油機作弊專項行動罰沒6.97億元

    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16日召開的綜合治理加油機作弊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針對人民群眾關注的加油站短斤少兩、偷逃稅等問題,2023年8月,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公安部、商務部、稅務總局等部門在全國開展為期一......

    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嚴厲打擊加油機作弊違法行為

    16日從市場監管總局舉行的綜合治理加油機作弊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國共查辦加油機作弊案件1249件,涉案金額20.02億元,罰沒金額6.97億元;查處稅費、加收滯納金、處以罰款......

    大型質譜儀激烈競爭下,擠出了什么藍海市場?

    自2022年以來,臨床質譜的火熱持續上演,至今已有近40起融資,億元級的數量曾一度超過50%,可見資本市場的熱捧程度,這其中包括聚光科技、凱萊譜、安益譜、清譜科技、天瑞儀器、西湖歐米、英盛生物、毅新博......

    國產生命科學儀器上市公司,為何陷入增長困境?

    最近在復盤國內科學儀器公司上市前后業績時發現:許多公司在上市后出現收入增速放緩,各項費用大增,營業利潤出現大幅下滑甚至虧損的情況,這里必然有競爭、大環境等因素帶來的客觀問題,但更嚴重的是:這些公司很可......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強化景區價格管理助力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為進一步規范旅游市場價格秩序,促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旅游市場健康發展和消費提質升級,今年以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強化景區價格管理,嚴格規范價格行為,加強景區門票、配套交通等服務價格的常態化監管,......

    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同志就《電力市場監管辦法》答記者問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了《電力市場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就此,記者專訪了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同志。問:請問此次修訂背景是什么?自2005年10月《辦法》頒布實施以來,在維護公平、公正的電力市......

    30萬億美元的潛在市場,合成生物學如何助力中國經濟新增長?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了一些新興產業,除了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等之外,生物制造、低空經濟是政府工作報告里首次提到的行業。“生物制造”并不是一個新概念,中美都很重視這個賽道的巨大潛力,比如美國此前出臺......

    預計500億美元市場|《中國合成生物產業白皮書2024》發布

    4月14日,“2024上海合成生物學創新峰會暨上海合成生物學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在上海市張江科學會堂召開。會上,上海合成生物學創新中心戰略發展委員會主席、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院長金勤獻,波士頓咨詢公司......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