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4-14 15:21 原文鏈接: 環境大數據互聯時代將到來

      近年來,互聯網為解決環境問題創造了前提條件。通過互聯網的應用,可以實現環境數據、信息等要素互通共享,從而推動環境問題得到整體有效解決。公眾輿論借助互聯網將對企業排污形成巨大壓力,督促其有效治污,也將推動環境改善因素由單一政府向全社會延伸。

      預計在互聯網的影響下,環保領域將迎來一個大數據互聯時代。

      線上線下有效互動

      環保物聯網覆蓋范圍將擴大,人人參與的大環境形成

      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建立起了污染排放監控體系,特別是對于國控、省控、市控重點污染企業。然而,這些數據的真實性、有效性、公開性卻一直受到不同程度的質疑。

      隨著信息技術日益完善普及,特別是新《環保法》的實施將為有力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提供重要法律支撐,使“線上數據+線下執法”的模式配合大有可為。在推動環境改善驅動因素由單一政府向全社會延伸過程中,環境相關信息及數據的價值將得到顯現。

      一方面,預計未來除現有重點污染企業之外,大量“漏網之魚”將逐步納入監測體系并進行全面監控,環保物聯網覆蓋范圍有望顯著擴大。而來自民間的環境信息也將通過移動互聯網等渠道大量涌現,使環境大數據具備堅實基礎。與此同時,實施數據打假及信息公開并為后續執法提供更強支撐。

      另一方面,預計未來建設環境監察移動執法系統的機構以及執法人員比例都將大幅增加,從而實現公眾、企業、執法單位從線上到線下的有效互動,形成人人參與的環保大環境。

      環境質量得到更多關注

      多渠道信息檢驗治污效果,排污企業將改變 “驗收導向”方式

      今年以來,無論政府層面還是公眾方面,在總量減排的基礎上,更多提出環境質量的改善。相關指標有望逐步取代單一的污染物減排數字,成為“十三五”以及未來中長期環境規劃的重要導向。

      因此,從多渠道獲得的環境質量數據,有望成為檢驗治污工程是否真實有效的關鍵考量。排污企業也將改變傳統“驗收導向”思維方式,更加傾向于選擇具備技術和資金優勢、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環境服務商。

      大數據來源有哪些?

      環境質量、污染源排放和個人活動信息將通過互聯網互通共享

      環境領域將迎來一個大數據互聯時代。若要全面呈現環境問題,尤其需要通過互聯網實現環境數據、信息等要素互通共享,從而推動環境問題得到整體有效解決。具體來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3種與環境相關的數據來源:

      第一,環境質量。這是指外部自然環境質量表征,典型數據信息包括大氣、地表水、水資源、土壤、輻射、聲、氣象等環境質量,通常由政府及有關部門(如環境保護部)公開其制作或獲取的環境信息。

      基于已經建立起來的以國控、省控、市控3級為主的環境質量監測網,形成信息公開機制,初步勾勒出了我國整體環境質量狀況。比如,全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時報(367個城市)、全國主要流域重點斷面水質自動監測周報(145個監測斷面)、全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空氣吸收劑量率(44個站點)等。

      第二,污染源排放。這是造成環境污染的核心原因,具體體現為廢水、廢氣、固廢、放射源等形式,主要包括污染源基本情況、污染源監測、設施運行、總量控制、污染防治、排污費征收、監察執法、行政處罰、環境應急等環境監管信息。

      《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中的排污數據及信息,將是政府監管以及公眾監督的重要前提與基礎。目前,各地正逐步落實環境保護部出臺的《關于加強污染源環境監管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以北京市為例,雖然已按季度發布國控企業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情況,而27家重點排污單位和上市企業僅于今年起初步實現自行監測信息對外發布,實時信息公開仍無法實現。

      第三,個人活動產生的與環境相關的數據信息,如用水量、用電量、生活中產生的廢棄物等。盡管這些數據擁有巨大的潛在價值,但其分布卻呈現天然的分散狀態,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普及應用正在使上述信息的收集利用變得可行。 作者為中信證券公用環保行業高級分析師

      相關報道

    為傳統環保企業開辟新渠道

    江蘇吳中建立環保產業O2O平臺

      記者日前獲悉,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將建立環保產業O2O平臺(即Online線上網店Offline線下消費電子商務平臺)。

      據了解,中能泰可網絡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將打造集環保產業的O2O全球展示交易、環保會展服務、環保技術交流、環保綜合服務、電子商務運營、人才培訓、倉儲物流、金融服務及其他配套服務于一體的大型一站式環保產業O2O平臺。O2O平臺是指把線下的商務機會與互聯網結合,為傳統的環保企業開辟新的市場渠道。

      截至目前,來自全國的50多家環保企業達成了初步意向。預計到今年7月,入駐的環保企業將達到2000家左右。未來,平臺還將聚集一批在綠色能源、綠色建筑、綠色交通、環境安全、環境治理、環境健康、清潔生產、新材料、資源循環利用、環境信息產業、環境綜合服務等領域具備先進技術和創新服務機制的企業和環保綜合服務機構。

    相關文章

    防治污染,讓微生物“吃掉”有害氣體

    常用的生物大氣治理技術主要有生物過濾、生物滴濾和生物洗滌3種。與其他有機廢氣處理技術相比,生物大氣治理技術具有安全性好、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對處理低濃度或生物可降解性強的有機廢氣效果較好。隨著我國工業的......

    量子信息未來產業科技園在合肥揭牌

    4月26日,第二屆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在合肥開幕。開幕式上,量子信息未來產業科技園正式揭牌。去年11月,科技部、教育部聯合發文批復未來產業科技園建設試點名單。其中,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

    審議通過《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方案(2023—2025年)》

    中國環境報報訊4月13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和《排污許可證質量核查技術規范》《排污單......

    中國環境報:到二○二五年,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

    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和信息化廳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要著重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

    中國環境報:到二○二五年,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

    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和信息化廳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要著重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

    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新應用市級典型案例分享

    2023年3月30日,生態環境智慧監測創新應用技術指導委員會在深圳組織召開生態環境智慧監測技術專題研討會(以下簡稱研討會)。在研討會上,部分試點單位分別結合各自工作實際,介紹了智慧監測優秀案例,分享了......

    《綠色數據中心政府采購需求標準(試行)》來啦!速戳全文

         財政部、生態環境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關于《綠色數據中心政府采購需求標準(試行)》的通知,要求采購人采購數據中心相關設備、運維服務時,按......

    中國已成為全球首個全面治理PM2.5污染的發展中國家

    中國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28日在北京對記者表示,2013年至2022年,中國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數下降了92%。十年間,中國實現了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空氣質......

    《農藥制造工業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國家標準首次發布

    我國是農藥生產和使用大國。農藥品種繁多,組成和結構復雜,農藥生產過程中污染物排放濃度高、種類多、危害大。有效防治農藥制造工業污染事關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糧食安全。日前,生態環境部批準發布了國家生態環......

    質譜技術使環境更美好,中國環境質譜大會華麗落幕

    2023年3月25日,由中國物理學會質譜分會主辦、山東科技大學承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環境化學學科支持的《中國環境質譜大會》在青島市順利舉辦。本次會議以“質譜技術使環境更美好”為主題,邀請國內質譜領域......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