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6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第一屆理事會成立暨第一次理事會全體會在青島八大關禮堂勝利召開。
成立大會由科學技術部副部長侯建國主持。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王曉方簡要介紹了海洋國家實驗室建設進展情況。科技部副秘書長徐建培宣讀了第一屆理事會成員名單,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向中科院院士陳宜瑜、工程院院士管華詩、工程院院士唐啟升、中科院院士袁業立、中科院院士胡敦欣等五位特邀理事頒發聘書。
青島市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新起上臺致辭,對第一屆理事會的成立、對光榮當選為第一屆理事委員的各位委員表示熱烈祝賀,并表示,青島市作為副理事長單位,下一步將在陳宜瑜理事長的領導下,秉承“開放辦室、廣納資源、流動共享、協同創新”的理念,加大力度支持實驗室建設。中科院副院長、海洋國家實驗室理事會理事長陳宜瑜院士代表事會成員發表了講話,陳院士強調,發展海洋戰略,爭取早日成為海洋大國。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表示,如何將發現與總結,科學與應用有利結合,是成為海洋強國的光榮使命。
成立大會結束后,理事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中科院副院長,海洋國家實驗室理事會理事長陳宜瑜院士主持會議。會議明確了海洋國家實驗室理事會職責,并就海洋國家實驗室下階段的工作進行了部署,明確要求加快推進章程的擬定工作,進一步完善理事會運行機制建設,確保理事會的有效運行。堅持以深化改革為主線,堅持“開放、流動、合作、共享”的原則,將海洋國家實驗室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綜合性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開放式協同創新平臺。
此次理事會召開,標志著海洋國家實驗室建設試點工作的全面啟動。海洋國家實驗室自正式獲批以來,國家有關部委,山東省、青島市政府,相關科研機構和專家高度重視,在前期工作給予極大支持。如今,海洋國家實驗室已經蓄勢待發。這次會議后,海洋國家實驗室將在理事會的領導下,全面推進各項工作,基于海洋科學發展,著眼海洋事業未來,全力構建世界第七大海洋科研中心。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第一監測站,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各流域海域局生態環境監測與科學研究中心:為提高環境監測實驗室分析技術水平,按照《生態環境部2024......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各流域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環境標準樣品研究所:為......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生態環境局,各流域海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衛星環境應用中心、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國家環境分析測試中心、環境標準樣品研究所:為......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孫珍團隊與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姚永堅團隊合作,在南海洋殼結構與巖漿增生歷史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揭示了南海洋盆巖漿增生的時空分布新規律。相關成果發表在......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南海海洋所)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辦的“第二屆海洋內波與混合研討會”在廣州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南海海洋所研究員陳植武和蔡樹群作為共同召集人,邀請了中國海......
近日,為保障“海基二號”海上安裝和聯調期間的作業安全,基于國產GNSS浮標和自主海浪模式,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一所”)喬方利研究員團隊開展了南海流花海域涌浪監測與精細化預報工作,相......
日前,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觀測技術規范宣貫與應用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觀測技術規范》第一卷《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正式發布,包括了森林、草地、海洋、湖泊等不同類型生態系統以......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研究員王法明團隊與合作者在海岸帶互花米草入侵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首次系統評估了互花米草入侵對中國沿海泥灘地土壤有機碳儲量的影響。相關成果發表于《科學通報》(ScienceB......
近日,第三屆全國海洋科技名詞(海洋科學領域)審定工作啟動會在青島召開,會議由全國科技名詞委和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共同主辦,采用線上與線下同步進行的方式開展。這標志著海洋科學領域科技名詞的編寫與審定工作......
日前,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通信與定位技術創新團隊被授予第二十八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2023年,哈工程“星海1000”極地探測無人潛器深潛于北極冰蓋之下,我國科研人員首次清晰地觀測北極海冰冰底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