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研究中,152人被分成了10人一組,在組里,關于使用一種抗菌劑的風險的信息從一個人傳給下一個人。這條信息的內容隨著通過這個鏈傳遞而變得越來越不準確,而風險的程度被放大,這提示公眾關于危險事件的風險觀念可能受到社會網絡的影響。
一項研究發現,使用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PET)和對位于免疫細胞的細胞表面蛋白具有特異性的抗體片段,能夠讓曾經被免疫細胞包圍的腫瘤局部化,讓小鼠癌癥模型的腫瘤生長免疫應答非侵入式可視化成為可能。
對新西蘭的一個巖石灘涂區超過20年的物種演替的一項研究發現,物種群落經歷了幾個周期性物種演替,并且穩定的與混沌的群落動態交替出現,這提示生態系統可能在物種豐富性方面維持持續的變化,并且在自然系統中表現出了溫和的混沌性非平衡態物種動態。
對來自9個國家的726人的一項研究和對關于32個國家的5340人的一項研究的重新分析發現,目前人口的祖先來自許多國家的移民的國家比文化上均一的國家更重視面部表情,與均一的文化相比,在非均一文化中,微笑很可能履行了不同的社會與情緒功能。
一項研究發現,球形核酸與金的納米顆粒結合起來,用乳膏應用與皮膚上,可以選擇性地減少糖尿病小鼠的GM3S合酶靶標的表達,并且促進傷口愈合,這提示球形核酸可以穿透皮膚并且影響基因表達,而不需要轉染劑。
關于植物對干旱響應的一項研究發現,在脫水期間測量植物水壓屬性發現了木質部脆弱性的變化以及氣孔調節策略,它們描述了植物的不同的干旱響應的特征,而且可能幫助預測多樣的植物群落對干旱環境的脆弱性。
對關于質體復雜進化的研究的一項綜述提示,真核生物進化的內共生與水平基因轉移沒有被充分理解,并且基因轉移機制很可能導致了比此前認識到的更復雜的真核生物系統樹。在質體的進化中,內共生藍細菌逐漸把基因轉移給了真核宿主細胞的核,并且逐漸失去了獨立生存的能力。
從1996年到2011年這一海洋溫度上升了1攝氏度、輻射能量增加、硝酸鹽濃度減少的時期里,對委內瑞拉中北部沿海附近的Cariaco 海盆的浮游植物物種穩定性的一項研究,揭示出了浮游植物適應了海洋溫度和輻照度變化,但是沒有適應營養性的硝酸鹽濃度變化,這提示目前的氣候變化模型可能沒有準確預計氣候變化對浮游植物群落的影響。
對河流洪水的一項研究發現了洪水脆弱性的全球減少,這反映在了一部分人與財產暴露在這類事件中的死亡率與經濟損失之中,低收入國家的脆弱性程度接近了相對低脆弱性的高收入國家,這提示未來洪水造成的損失的風險可能通過有效的洪水適應策略加以控制。
一項研究發現,微生物活動減少的鈾的同位素特征有別于非生物減少的鈾的特征,這提示鈾同位素特征可以開發成一種鑒別地質記錄中的微生物活動的工具。
一項研究發現,對99具人類骨骼的骨盆形狀、頭圍以及身材的一項研究揭示出了更可能生出大頭嬰兒的大頭女性擁有形狀適應大頭嬰兒的產道。
一項研究發現,一種稱為旋蒴苣苔(Boea hygrometrica)的葉片與根完全脫水也能生存的植物的基因組草圖,揭示出了該物種獨有的大量基因,它們在脫水期間轉錄,還揭示出了5S rRNA的基因的擴張可能讓植物在再水化期間迅速合成蛋白質,而ELIP族基因的擴張可能在脫水期間保護光合作用機制免受損傷。
9月16日,生物活性分子與成藥性優化全國重點實驗室在廣州正式啟動建設。據悉,該重點實驗室是暨南大學首個全國重點實驗室,由天然藥物化學家、暨南大學副校長葉文才擔任主任,擁有固定研究人員155人,其中國家......
【引言】生物顯微鏡是一種用于觀察生物切片、生物細胞、細菌以及活體組織培養、流質沉淀等的精密光學儀器。它還能夠觀察其他透明或半透明物體、粉末和微小顆粒等物體。生物顯微鏡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最早由荷蘭人列......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生物與化學交叉研究中心朱正江研究員團隊在AnalyticalChemistry雜志在線發表了題為“AllCCS2:CurationofIonMobilityCollisio......
近日,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與廣西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員在生物學期刊《生態與進化》上刊發論文,發表了一個目前已知為我國橫斷山區所特有的苦苣苔科植物新種“黃鸝馬鈴苣苔”,為我國的苦苣苔科植物又添加了新成員......
植物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通過根系分泌多種化合物,從而影響鄰近植物生長發育的現象,被稱為植物化感作用。早在2300多年前植物學作為一門學科建立之初,亞里士多德的學生、“植物學之父”提奧弗拉斯特就觀察到化......
菊科植物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和超強的環境適應性,常被視為在進化上最為成功的植物,但是其背后的分子遺傳機制尚不明確。近日,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楊效曾團隊和北京大學李磊團隊在權威期刊《自然·通訊》上發表題為“Co......
——分論壇、質譜應用實操培訓及學術沙龍2023年7月17日,由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教聯合體、分析測試百科【安特百科(北京)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天津市首屆生物及臨床質譜論壇”在天津順利......
——天津首屆生物及臨床質譜主題分論壇及企業衛星會主題分論壇本次分論壇包括血藥濃度、藥物基因檢測、臨床與質譜、合成生物學、整合醫學、臨床多組學6大主題論壇。分論壇分別由生物醫學、臨床質譜等相關行業高尖端......
喀斯特碳酸鹽巖在垂直方向上經過強烈的溶蝕作用,使得降水通過巖石的裂隙分散入滲,形成以峰叢為主的巖溶地貌。巖溶作用使得喀斯特坡面土層淺薄,持水能力較差,加之沿坡發生土壤侵蝕,導致自下而上的巖土結構、水分......
7月17日,由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教聯合體、分析測試百科網[安特百科(北京)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委員會和天津市分析測試協會指導,全國衛生健康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