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上周(6月7日)美國臨床腫瘤學會議六月落幕,在這一年一度的大會中,各大制藥企業紛紛曬出自己的明星產品。
相比之下,我國的抗腫瘤藥物研發力度較弱,進口抗腫瘤藥占據國內很大一部分市場。但是國際藥業巨頭并未止步,2015年3月,全球知名藥企百時美施貴寶和國內的再鼎醫藥有限公司宣布雙方達成戰略聯盟,在我國共同開發治療肝細胞癌制劑-布立尼布。美國禮來公司近日宣布和德國生物技術公司達成了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新型腫瘤療法。
上市公司當中,哪些醫藥公司在抗腫瘤藥方面有研發力量?在這個領域有較好的市場占有率?據《全球癌癥報告2014》顯示,全球癌癥病例將呈現迅猛增長態勢,由2012年的1400萬,將逐年遞增至2025年的1900萬,而中國新增癌癥病例高居第一位。我國的抗腫瘤藥市場目前有多大?華融證券醫藥行業研究員張科然就此進行了分析與解讀。
據張科然介紹,2014年大概規模是837.65億,2008年還只有289.86億,也即2008年到2014年基本復合增速在17%到18%。
國際藥業巨頭和國內醫藥公司的產品在這個領域的競爭度如何?張科然說,腫瘤藥物里化學藥類,我們國家遠遠落后于國際,這方面國家的醫藥企業只有仿制藥,以首仿為主的企業都很少。
近五年來,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復合增長率為7.6%,顯著高于全球藥物市場4.3%的平均增長率。國內企業有能力進行研發的企業象沃森生物和恒瑞醫藥,這幾年新產品有多少市場占有率?
張科然說,恒瑞最有研發實力,沃森因為主要做疫苗,所以在腫瘤藥物介入的方面也是剛剛開啟,所以它現在還沒有產品。主要恒瑞和海思科兩家,它們在化學仿制藥方面走在最前沿,市場占用率方面,恒瑞占比比較大。2014年它有一個重磅產品,阿法替尼獲批,它在國外市場是10億美金,現在它在國內報批的適應癥有兩個,一是胃癌,二是肝癌,這兩個適應癥在國內具有很大的前景,因為患者比較多。
靶向藥物是目前最先進的用于治療癌癥的藥物,是針對腫瘤基因開發的,能夠識別腫瘤細胞上特有的基因,可以阻止癌細胞的生長,是抗腫瘤藥重要發展方向。江蘇吳中有靶向藥重組人血管內皮抑素和恩度。海王生物有靶向藥凍干制劑研發和產業。研發藥物投入巨大,非常費時,這些企業在靶向藥物的投入上是否有市場回報?
張科然介紹說,目前來看還沒有一個真正成功的案例出來,研發畢竟投資期是相當長,而且投完之后不一定有結果。但是期待中國企業能夠走出來,現在阿法替尼就是其中一個。
生產抗腫瘤藥的上市公司當中,有幾家資本實力背景的公司,比如像“復興系”的復星醫藥,與國際醫藥企業聯手引進4個治療腫瘤和類風關單克隆抗體藥物,“華潤系”的華潤三九,公司持股83.68%的金蟾生化主要坐褥抗癌用藥華蟾素注射液,可用于中、早期腫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癥得治療。這些大資本支撐的上市公司在藥品研發、市場推廣當中,是否更有優勢?
對此,張科然表示肯定。因為藥物研發首先要有投入,投入沒有資本不行,資金實力排第一位,其次就是好的產品,才能變成收益。
在抗腫瘤藥研發方面,有的企業引入了中藥成分,海南海藥(000566)--抗腫瘤藥物系列中主導產品特素(紫杉醇注射液)是公司主要的盈利產品,國內抗腫瘤藥領先銷售額最高的就是紫杉醇。中藥抗腫瘤藥目前市場前景如何?
據張科然介紹,中醫藥抗腫瘤藥物現在在市場方面占比比較低,但實際它的增速還是很快,像海南紫衫醇注射液,它在去年公司的銷售收入是2千多萬,這算很小的一個品種,最大的品種應該是腫瘤的一種輔助用藥,像益佰制藥的艾迪注射液,這個產品去年銷售收入過10個億。這幾個產品都是中成藥,還是有大品種,而且現在國家對中成藥的扶持力度在加大,在制藥和醫保方面給予了一定的傾斜。從未來來看,中藥抗腫瘤藥未來的市場前景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廣闊的。
在專利失效從而進行仿制藥方面,雙鷺藥業動作快,科倫藥業產品項目多,仿制藥能帶給企業多少業績增長空間?張科然說,其實在仿制藥方面只要是你第一個首仿出來,毛利也是相當大。以恒瑞為例,它的重點領域就是腫瘤,而且它以首仿為主,毛利率去年是82.38%,盈利能力不亞于原研的企業。
如果說用選股的思路來理解,像這些自主研發的企業,它們可能存在一些風險,還不如做一些仿制藥,而且我的動作還比較快,可能未來的空間更大一些。張科然說,因為做原研的像輝瑞、羅氏,它們在化學藥領域的研發基本了遇到瓶頸。之所以它們每一個重磅產品,專利一到期,股價就肯定大跌,就是因為新的產品沒有頂上來。
還有一些走的是引進藥品的路線。比如說安科生物引進抗腫瘤藥物,是一種復方抗腫瘤新藥。那么蓋有就是一致藥業(000028)子公司萬樂和全球第二大抗體類藥物生產企業簽訂獨家代理協議,將引入9個單抗類藥物,其中有4-5個抗腫瘤藥。這樣的代理給企業的盈利有多少?張科然認為,只要是一個重磅產品,可以給企業帶來一種顛覆性的影響和變化。比如安科生物引進的復方,原來化學藥是單方制劑,單方面已經評定了,所以這些醫藥巨頭都開始做復方的那一種制劑。替吉奧就開始走復方路線,這個藥是重磅產品,占收入比重會逐漸增大,有可能未來會替代其它一些占收比重大的品種成為占比最大的產品。
如果說投資者要在這個領域當中去截取個股,去挖掘投資機會,應該如何選擇?張科然建議,首先要選治療領域的大類,有三種類型的用藥可以產生大品種,排名第一的是腫瘤方向,第二是心腦血管,第三是糖尿病類。以抗腫瘤為例,重點的發展趨勢是向靶向藥物發展,那么在靶向藥物里選擇,有針對性的體驗,這樣出來的產品肯定是重磅產品。
新冠對于癌癥患者威脅尤其大。一方面,癌癥患者往往身體狀態不佳,被感染后出現重癥的風險更大,另一方面,新冠顯著影響醫療系統的正常工作,很多患者被耽誤治療。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感染新冠病毒也不一定總是壞......
12月2日從中科院蘇州醫工所獲悉,中美兩國研發人員最新制備出一種可以搭載化療藥物的新型納米材料。這給實現高效低毒的腫瘤治療帶來新希望。“這種納米材料在生物體內好比一個盡職的‘納米搬運工’。......
摘要在過去的十年中,人們從研究植物代謝組學到發現疾病的生物標志物研究,再到開發新的療法,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MALDI)成像技術已成為這些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MALDI技術通過提供對治療化合物及其......
利用CRISPR-Cas基因組編輯系統,現在可以對細胞中的基因進行精準地切割、修復甚至替換,這一技術已為治愈一系列罕見的遺傳疾病開辟了新的可能。因發現CRISPR基因組編輯系統的兩位科學家也在今年榮獲......
腸道是人體內最大的微生態系統,其微生物種類超過1000種,數量占人體總微生物量的78%。有趣的是,腸道粘膜集結了人體約60%~70%的免疫細胞,成為維護人體健康的天然屏障,也可謂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閻錫蘊院士團隊在《NanoToday》雜志在線發表了關于鐵蛋白藥物載體(FerritinDrugCarrier)藥物裝載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該......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納米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閻錫蘊團隊在NanoToday上,在線發表關于鐵蛋白藥物載體(FerritinDrugCarrier)藥物裝載方法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健康與醫學技術研究所研究院戴海明、聶金福團隊,在循環腫瘤細胞(CTC,CirculatingTumorCell)的富集和檢測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Bio......
藥物及診斷試劑的有效性評價和質量的精確控制是目前全球生物產業面臨的巨大挑戰之一,是企業研發的重點,是標準化工程化開發的前提。為推動體外診斷與藥物工程化發展,加強計量及分析表征技術對質量控制及標準化的支......
2020年伊始,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突然爆發并迅速席卷全球,引發了21世紀以來最為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危機。中國內地盡管疫情暴發較早,但在一系列積極主動的抗疫措施下,在數月內就對疫情進行了有效控制,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