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6-25 10:50 原文鏈接: 潛伏的水病:受飲水型氟中毒威脅人口高達8728萬

       盡管水病的治理從上世紀60年代就已開始,但時至今日仍有上億人口未擺脫威脅,水病仍是中國地方病治理的一大重點

      在高彥輝辦公室外悠長的走廊上,懸掛著多幅全國各類地方病的分布地圖,地圖上的綠色區域代表已控制病區、紅色區域代表未控制病區。多數地圖中,紅色區域明顯多于綠色區域。作為中國疾控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地氟病防治研究所所長,幾十年的朝夕相對令他閉上眼睛也能背得出地圖上的內容。

      和彩色地圖搭配的是黑白色調的病人照片。照片的主角多為老人和兒童,內容幾乎一致:呆滯的眼神、殘缺的牙齒、畸形的骨頭、消瘦的身軀。

      “這就是飲水型氟中毒的典型癥狀。”高彥輝指著地圖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僅這一類地方病就已覆蓋全國28個省份的1137個縣,受威脅人口高達8728萬,相當于四川全省人口總數。

      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目前列入國家重點防治的地方病有7種,分布在全國31個省份,受威脅人口多達4億。

      不過,情況正在好轉。

      國家衛計委在2014年向國務院報送的《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中期執行情況報告》顯示,飲水型氟中毒、飲水型砷中毒、水源性高碘甲狀腺腫三大水病的防治均取得積極進展,其中飲水型氟中毒治理的受益人口已達6600多萬。

      盡管如此,高彥輝仍坦言,“任務很重,壓力很大。”

      水氟病區:分布最廣

      在距離哈爾濱兩百公里外的吉林省乾安縣,因水致病表現得尤為突出。該縣在上世紀60年代曾流行一種兒童牙齒殘缺、老人駝背癱瘓的怪病,后被證實是飲水中氟含量超標所致。作為全國較早發現的飲水型氟中毒重病區,乾安高達86%的區域、71%的人口受此影響。

      多年的研究發現,飲水型氟中毒最典型的癥狀是氟斑牙和氟骨癥,病情嚴重者會出現骨頭畸形、癱瘓等癥狀。也正因此,該病在發現之初曾引發業內震驚,并受到國家高層關注。

      其實,早在乾安發現飲水型氟中毒之前,國內關于這類疾病的記載就已出現。1930年,外國傳教士Anderson等人報告了北京、太原附近共計507例牙齒斑釉的調查結果,這是國內已知關于地方性氟中毒(以下簡稱地氟病)流行病學的最早報道。

      1935年,國內牙科醫生周大成在遼寧湯崗子、熊岳、興城等溫泉地區開展氟斑牙調查,發現當地小學生的氟斑牙患病率高達80%以上;1946年,外國人Lyth報告在貴州威寧臨近云南昭通的地方有氟中毒病區,氟斑牙檢出率為72.3%,有典型氟骨癥患者。

      新中國成立后的50年代,國內學者在一些地區開展了地氟病流行病學調查,如醫學專家江惠貞報告的北京小湯山2000余人因飲水中氟含量過高導致氟斑牙情況等。

      到了上世紀60年代中期,國內地氟病病例報告不斷增多,更多的病區也開始被發現。吉林省乾安縣就是這一時期被發現并確認為飲水型氟中毒病區的。吉林省也于上世紀70年代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地氟病普查工作,發現11個縣市存在地氟病。隨后,飲水型氟中毒病區在國內被陸續發現。

      按照國家標準的要求,大型集中式供水水氟含量不能超過1.0mg/L,小型或分散式供水水氟含量不能超過1.2mg/L。高彥輝所在的全國地方病控制中心曾在2005~2008年對全國范圍內尚未實施改水的村進行高氟水篩查,結果發現3.7萬多個村水氟含量超標,其中水氟含量大于4mg/L的有2160個村,這類區域也被界定為飲水型氟中毒的重病區。

      “黑龍江吉林有些地方的水氟含量能高達17mg/L,超標16倍。”高彥輝說,隨著水氟含量的增加,發病率也隨之提高。以氟斑牙為例,水氟含量超過4mg/L時,患病率就會達到70%,甚至達到100%。

      公開資料顯示,全球超過2億人飲用氟含量超標的水,其中約8000萬人在中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受飲水型氟中毒危害最嚴重的國家。高彥輝說,中國的飲水型氟中毒病區主要分布在華北平原、松嫩平原、河套平原一帶,其中河南因人口眾多、區域分布廣而病情最嚴重。

      本刊記者獲得的內部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底,飲水型氟中毒病區分布于全國28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101434個村,其中重病區占9%,氟斑牙和氟骨癥病人高達2094萬。

      飲水型砷中毒:曾被低估

      就在飲水型氟中毒被大規模發現的20年后,相關部門于1980年在新疆奎屯市車排子農墾區發現了飲水型砷中毒病區,這在中國是首次發現。根據當時的資料,該地水砷含量均值為0.75mg/L,砷中毒患病率為46.4%,病區涉及204個生產連隊,受威脅人口約14萬。

      此后,內蒙古、山西等地也陸續發現飲水型砷中毒病區。按照最新頒布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飲用水中砷含量不能超過0.01mg/L。而在該標準頒布實施的2007年以前,國內飲用水執行的標準是水砷含量不超過0.05mg/L。也就是說,按照現行標準,當時的很多砷含量合格地區也是超標區。這就意味著中國飲水型砷中毒的病區曾被低估。

      2003年,中國疾控中心與中國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調查協作組聯合發布了一份《中國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調查報告》。報告顯示,飲水型砷中毒病區分布在全國8省40個縣區的1047個村,受影響人口高達234萬,高砷暴露人口達52萬。其中內蒙古為最嚴重的飲水型砷中毒病區,受影響人口高達103萬,高砷暴露人口達41萬,占全國的79%。

      報告還顯示,中國水砷含量最高的地區為內蒙古和山西,分別達到1.86mg/L與0.783mg/L。不過,當時執行的是舊版國標0.05mg/L的標準。如果按照0.01mg/L的新標準,當時在高危地區中排名最末的北京順義地下水砷含量也超標10倍,而排名第一的內蒙古更是超標185倍。

      2005年,中國疾控中心推測,全國有1470萬人生活在水砷超標地區,其中560萬人生活在高危地區。

      本刊記者獲得的內部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底,飲水型砷中毒病區分布在全國13個省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131個縣、病區人口約60萬,且在全國14個省發現生活飲用水砷含量超標,受威脅人口約為143萬。另外,全國有1960個村為高砷區,受威脅人口達到120萬。

      水源性高碘病:8年未變的數字

      與飲水型砷中毒同時被發現的另一類較少進入公眾視野的“水病”是水源性高碘甲狀腺腫。該病最早于1978年在河北省渤海灣海濱被發現;之后的1979~1986年,醫學專家經過廣泛的流行病學調查,最終確定這種地方性甲狀腺腫的病因是水中碘含量過高。

      按照中國標準,成人每天碘的生理需求量為120~150μg,孕婦或乳母為200~250μg,嬰幼兒為20~30μg,兒童為50~80μg,青少年為160~200μg。這些足量的碘通過食物、水進入人體,其中只有少部分為甲狀腺攝取,大部分經腎臟排出。一旦碘攝入量過多就會引發甲狀腺腫大。

      2005年,相關部門曾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水源性高碘病區調查。結果顯示,全國有129個縣的734個鄉鎮為病區,其中水碘含量在150~300μg/L的地區有488個鄉鎮、水碘含量超過300μg/L的地區有246個鄉鎮,總共受影響人口達到3098萬。

      而本刊記者獲得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水源性高碘甲狀腺腫病區仍分布在9個省的115個縣,受威脅人口約3000萬,這一數字與8年前相差無幾。

      水病治理:資金和管理是關鍵

      水病的治理與發現幾乎同步。

      1964年,乾安打成國內第一眼防氟改水井,嘗試通過改水的方式治理氟中毒。改水也自此成為“水病”防治最有效、應用范圍最廣的治理手法,沿用至今。

      1977年,黨中央把地氟病正式列為國家重點防治地方病,不僅要求各地查明飲水型地氟病病區分布范圍和病情狀況,而且確定了以改水降氟為主的防病措施。

      2000年以后國家開始逐漸加大對水病防治的資金投入。2001年,當時的衛生部、國家發改委、水利部等部門利用國債資金設立地方性氟(砷)中毒改水項目,共投入8.5億元資金解決西部8省及吉林、山西、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氟砷病區居民飲水問題,使371.63萬人受益。

      2005年,國家正式啟動中央補助地方公共衛生專項資金地方病防治項目,每年投入數億元對包括三大水病在內的地方病進行治理,內容包括病情調查、防治措施落實、病人治療、健康教育、人員培訓等多方面。

      “十一五”期間,國家投資了1053億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項目,重點解決了水氟含量大于2mg/L、砷含量大于0.05mg/L的氟砷超標地區的農村安全飲水問題;“十二五”期間,國家繼續投資1555億元,解決2.9億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其中就包括所有地方性氟中毒病區。

      盡管如此,對于地方政府而言,水病治理仍面臨著資金不足的困境。以乾安為例,一口改水井的初期投資(包括打井、管道鋪設)最高達110萬元,最低也需20萬元,平均每口改水井需投資40萬~50萬元。

      按照王成海的說法,這筆資金中有70%來自中央飲水安全專項資金,其余的30%由省級政府和群眾自籌。但從他提供給本刊記者的一份改水工程投資報告不難看出,資金分配不均的情況非常普遍。該縣奈字井改水工程總投資59.23萬元,其中中央撥付18.1萬元,省級撥付22.34萬元,群眾自籌18.79萬元。

      在高彥輝看來,這是各地面臨的一個普遍現狀,“嚴重的病區大多也是貧困地區,基層政府根本無力進行地方病防控,只能依靠上級撥款進行改水,更別說群眾自己出錢改水了。”

      他舉例說,山西某地國家投資建了改水工程,管道也鋪設到了村口,但就是進不了每家每戶,“因為到各家的管道要村民自己掏錢鋪設,而村民沒錢。”

      更令人費解的是,某些地方為了一己私利,竟然企圖利用病情騙取國家資金。高彥輝說,河南某縣屬于病區,經過多年治理已取得良好成效,但在上報時卻刻意夸大病情。當地疾控中心負責人表示縣里領導要求這么寫,以爭取中央資金,后來在該負責人堅持下才被改正。

      一位要求匿名的地方病研究專家告訴本刊記者,水病防控另一個為人詬病的地方是多部門分工帶來的混亂。按照中央部署,衛計委、水利部、財政部、發改委分別負責改水工程的前期調查、選址施工、財政撥付、項目審批。

      這個體系中,理應在水病防控體系中扮演“前鋒”角色的衛生部門并不占據主動權,只能被動配合——改水工程中最關鍵的選址和施工也不是由專業的地質部門負責,而是由水利部門負責。

      “水利部門對于水質的好壞完全沒有把握,打出來的井往往是不合格的。”上述專家說,把原本應該由一個部門負責的改水工程交由幾個部門負責,不僅不會提高改水效率,反而給防控工作帶來麻煩。

      形勢依然嚴峻

      經過50年的治理,水病防治形勢已有大的改觀。《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中期執行情況報告》顯示,北京、內蒙古兩地因實施改水,已不存在水源地高碘病區;飲水型氟中毒的病區改水率達到82.3%,比“十一五”增加了7個百分點,受益人口增加了790萬;而飲水型砷中毒病區改水率更是高達93.6%。

      但同樣的數據也反映出水病治理依然面臨嚴峻形勢。本刊記者獲得的內部資料顯示,分布于全國9省份115個縣的水源性高碘病區中,有7個省份109個縣尚未開展專項降碘改水工程,占病區總數的95%,受威脅人口仍然高達3000萬左右。

      “降碘改水是防治水源性高碘甲狀腺腫的最有效方法,但有些地方并不采用這種方法,而是推廣治理成本更低的無碘鹽。”前述專家說,僅僅依靠食用無碘鹽并不能完全治理該病,“因為人體每天水的需求量遠遠高于鹽的需求量。”

      2012年的檢測結果顯示,山東、天津兩省市無碘鹽使用率在90%以上的縣均有高碘性甲狀腺腫病例發生,其中8~10歲兒童甲狀腺腫大患病率分別達到10.4%和10.2%。即使是那些推廣無碘鹽的省份,推廣力度也不理想。

      以水源性高碘病區最多的山東和河北為例,山東2011年無碘鹽使用率90%以上的病區縣有36個,占總病區比例為94.7%,而2012年這一數字僅為30個,比例也只達到78.9%,數字不升反降;河北2011年無碘鹽使用率90%以上的病區縣為18個,占總病區比例僅為60%,盡管這一數字在2012年上升到76.7%,但比例仍然過低。

      更嚴重的天津,2011年無碘鹽使用率90%以上的病區縣占到50%,2012年已經下降到零。即使是防治時間較長的飲水型氟中毒和飲水型砷中毒情況也不理想。內部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底,水氟病區改水工程的正常使用率僅為87.52%,尚未達到《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要求的90%以上的正常使用率。

      內蒙古、黑龍江、吉林、云南、寧夏5個病區改水率在80%~90%的省區,改水工程正常運轉率僅在66.39%~87.40%之間,飲水型氟中毒的重病區河南改水率只有64.58%,正常使用率也只有73.83%。

      而飲水型砷中毒病區在2011~2012年新增的43個改水村中,改水工程正常使用率僅有67.44%。“跟十一五相比有了改觀,但還遠遠不夠。”上述專家說,有些地方改了水,但沒有發揮任何作用。

      當然,也有一些地區并不適合改水。高彥輝說,以河北、天津、山東為代表的華北地區原本以地表水為水源,現在轉而用地下水為水源,但地下水都是高氟水,“基本打一口井出一個病區,那當地就只能利用后期的水處理工藝來降低氟含量。”

      即使是像乾安這樣已實現100%改水的地方,因某些地區水氟含量回升也需上馬水處理工藝,目前該縣的多個村子都已上馬簡單的自來水處理工藝。外界普遍認為,隨著“十二五”期間國家在農村地區推廣自來水,這些地區的水病防治形勢會更加樂觀。

      “水病的治理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千萬不能松懈。”上述專家說,因水病多為慢性病,影響時間較長,“某些地方并未真正意識到其危害,在治理上并沒有足夠重視。”

    相關文章

    科學家在印度洋熱量存儲格局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所長王凡團隊聯合中科院大氣所在印度洋熱量存儲格局研究中取得新進展,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氣候學報》雜志上。  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海洋吸收了全球變暖93......

    快速了解河水氯離子含量上限

    淡水中氯離子的濃度上限為200ppm......

    用什么儀器測元素含量?

    多元素分析儀器......

    一文了解牙膏中糖精鈉含量的測定

    本標準規定了牙膏中丁磺氨鉀和糖精鈉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譜測定方法。本標準適用于牙膏中丁磺氨鉀和糖精鈉含量的測定。標準鏈接:https://www.antpedia.com/standard/7917230......

    土壤干物質含量一般多少

    英國標準學會,關于土壤干物質含量一般為多少的標準BS7755Sec.3.1-1994土壤質量.化學方法.通過重量法以質量為基礎的干物質和水含量的測定標準下載:https://www.antpedia.......

    3分鐘了解測抗壞血酸氧化酶含量

    酶活性以酶活單位(酶活單位為lmin氧化1g還原性抗壞血酸的酶量)表示,即酶活單位/g鮮重。常用的測定方法是碘量法,這是一種經典的方法,所用儀器簡單,準確性高;二是分光光度法,這種方法靈敏度和準確性高......

    華人最愛的Costco鈣片竟被檢測到不合格!魚油造假!

    最近,華人們總喜歡瘋搶的Costco鈣片又出事了!最近發布的一份檢驗報告指出,Costco常見的鈣片品牌Kirkland(柯克蘭)、Vitafusion等大牌鈣片中鈣或VD含量統統不合格。直接看圖:這......

    天津將對152家泳池開展檢查多家泳池浸腳池水余氯不足

    隨著氣溫的持續升高,游泳場所逐漸成為市民避暑納涼、休閑健身的好去處。為進一步規范全市游泳場所的經營行為,防止介水傳染病傳播流行,保障市民的身體健康,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印發2018年衛生計生......

    酸奶未標乳酸菌含量超市被判賠償

    邱某在某超市購買了一盒三元牌“黃桃益菌多”牛奶,因該產品標簽特別強調乳酸菌,但未標明其含量并違法添加雙歧桿菌、宣稱功效,他將該超市訴至法院,要求退還貨款并賠償。北京晨報記者昨天獲悉,通州法院一審判決被......

    食品中粗纖維的測定

    一、目的與要求:l、了解與掌握植物類食品中粗纖維含量的測定方法與原理。二、原理:在硫酸作用下,樣品中的糖、淀粉、果膠質和半纖維素經水解除去后,再用堿處理,除去蛋白質及脂肪酸,遺留的殘渣為粗纖維如其中含......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