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培育出的大豆品種“東生10號”獲得農業部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頒發的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證書,這是該所培育的大豆東生系列品種中第四個獲得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證書的品種,審定編號:國審豆2014005。公告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2209號,證書編號:2014-1-93。
特征特性:“東生10號”是高油型中早熟春大豆品種,北方春播生育期117天,株型收斂,無限結莢習性。株高105.2厘米,主莖16.8節,有效分支0.8個,低莢高度14.6厘米,單株有效莢數37.1個,單株粒數85.6粒,單株粒重15.9克,百粒重19.5克,圓葉,紫花,灰毛。籽粒粗蛋白含量38.45%,粗脂肪含量22.06%。
產量表現:2011年和2012年參加北方春大豆中早熟組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190.1千克,對比照增產3.4%,2013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86.1千克,對比照增產3.0%。
栽培技術要點:1.一般5月上中旬播種,條播行距65厘米。2.畝種植密度,高肥力地塊15000株,中等肥力地塊17000株,低肥力地塊20000株。3.畝施腐熟有機肥900千克,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5千克作基肥,開花結莢期噴施葉面肥1-2次。
審定意見:經農業部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該品種符合國家大豆品種審定標準,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二積溫帶、吉林省東部山區、內蒙古興安盟中南部和新疆昌吉地區種植。大豆花葉病毒病重發區慎用。
在種業振興政策的強力推動下,我國轉基因產業發展進程持續加速。繼去年10月份27個轉基因玉米品種、3個轉基因大豆品種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后,4月8日再有99個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擬通過國審。財聯社記者梳理發......
大豆:千年傳承的營養瑰寶 大豆起源于中國,已有5000余年的種植歷史,是優質植物蛋白的重要來源,其蛋白質含量高達35%~40%,氨基酸模式接近人體需求,同時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及大豆異......
大豆是人類與家畜植物性蛋白質和油的重要來源。目前,利用分子設計育種策略加速大豆育種頗為重要,而揭示關鍵基因和大豆器官發育的調控網絡則對分子設計育種至關重要。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田志喜研究團......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李敬輝10月25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各地秋糧陸續豐收上市,逐步進入購銷旺季,農業農村部會同相關部門加強對今年秋糧收購形勢會商研判。近期,中儲糧在黑龍江等主產區也啟動了新季玉......
中新網天津10月11日電(孫玲玲劉峰奇)近日,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喻其林教授帶領學生創業團隊“顆碩一號”成功研發出大豆增產抗逆人工微生物菌劑。據悉,該創新菌劑能夠顯著提高大豆對鹽堿地的適應性和抗逆性,......
9月30日,記者從湖南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獲悉,日前,湖南省農學會組織了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柏連陽為組長的專家組,到長沙市瀏陽北盛展示基地,對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農業大學等單位培育的雜交水稻品種粒兩優......
近日,《自然—遺傳學》(NatureGenetics)在線發表河北農業大學張彩英團隊研究論文。該研究率先組裝高產優質抗病現代品種“農大豆2號”高質量基因組,在基因組水平發掘現代大豆育成品種特有結構變異......
9月12日,東北農業大學召開了“大豆生物育種與高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籌建工作匯報會。黑龍江省科技廳一級巡視員劉愛麗、基礎研究與實驗室處負責人盛黎明、副處長趙傳江,東北農業大學副校長劉竹青、科學技術處......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總部位于菲律賓的國際水稻研究所聯合多國科學家成功培育出一種蛋白含量近16%的低升糖指數(GI)水稻品種。研究團隊還借助遺傳學和人工智能技術,精確鎖定了賦予水稻低GI和......
科學家為保護水果和蔬菜免受氣候變化的影響開發的新品種植物讓消費者受益匪淺。圖片來源:美國科學新聞網站2023年,新西蘭T&G Global公司的Tutti蘋果在德國柏林果蔬展上驚艷亮......